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自产的石油总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自身的需求,我国对国际石油的依赖将会越来越大,可是世界石油的储存量和开采量也是有限的。为了保障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寻找我国石油供应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刻不容缓。因此我们提出了两条可行之路,一是发展科学技术,充分的利用现有的石油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二是开发新的可替代能源,减少经济发展对石油的依赖性。
关键词:石化产业 能源短缺 应对之策
在石化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自产的原油已经不能满足国内炼油石化业的需求,全球原油供应也即将迎来长期短缺的时代。近年来,全球原油价格都在不断的攀升,专家预测未来的石油供需关系,单价回落的可能几乎不存在,原油单价将居高不下。寻找一条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石油之路,保障国内石油持续供应,改善国内炼油石化产业的现状,促进我国石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一、日渐扩大的石油供需矛盾
近年以来,国内对石油的需求量也在逐年攀升,并且有越来越快的趋势。据相关资料表明,1985年我国的石油消费量是91.69Mt,而到2004年的时候我国的石油消费总量就达到了312.0Mt,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就增长了将近3个百分点。2004年以来这种增长态势愈加严重,2012年我国国内的石油消费总量将近5亿吨之多。有专家预测,照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的速度来看,国内石油消费总量这种高速激增的态势将会愈演愈烈,几乎看不到回落的希望。
虽然国内石油消费总量在高速攀升,但是要在短期内大幅度的提高国内的石油产量是有着极大的困难的。2008年全国油气资源评价项目办公室发表的最新评价结果显示,国内石油的远景资源总量是1086亿吨,但是可采集资源总量却只有2012亿吨,国内石油开采量已进入了一个平稳增长的时期,截止到2030年国内石油的年平均产量将保持在2亿吨的水平。照我国现在的石油年需求量来看,国内石油的供需之间的鸿沟将会越来越大,我国在未来20年的时间里平均每年将有超过50%的石油需求量需要依靠进口。
根据近年来各大国际媒体的报道来看,国际石油的供应情况也是不容乐观的。截止至2004年,全球已知的可以采集的石油储存量是174.3Gt,如果照这个数字计算的话,现有的已知的石油资源总量是能够达到世界近期需求的标准。不幸的是,2004年之后的几年,全球原油市场单价不断的大幅度上升,到2010年的WTI原油价格已经达到了87.53美元每桶。这就说明,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石油需求的总量也在不断的攀升;可是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随着开采力度的加大,将会越来越稀少,所以全球石油的供应必将会面临长时间短缺的问题,只是早来或者晚来的问题。对此世界各大石油组织都有对这一现象的到来进行了预测,最悲观的是伊朗高层石油官员,他认为2007年后全球石油供应将会短缺;最为乐观的是大石油公司的能源经济学家,他预测要到2025年之后才会出现全球性的石油短缺。不管是悲观的还是乐观的预测,全球性的石油供求危机都将会长时间的影响世界的经济发展,寻找世界石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势在必行,已经刻不容缓。
二、面临石油短缺的应对之策
解决这种不可再生的能源的短缺问题,其核心就是“开源”“节流”。具体的方案就是以下两方面,一是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二是寻找开发可替代的新能源。
1.科学利用现有资源,避免技术性浪费
我国现有的炼油系统大致可以分为燃料油和润滑油、石蜡两个系统,全球的主要炼油技术大致可以分为加氢裂、加氢精制和催化裂化两大类。我国内现有的技术大部分偏重于氢化工艺,仅仅只是加工了原油而已,而世界炼油工艺的使用却偏重于催化裂化,更注重的渣油的充分利用。我们需要提高的就是对渣油、蜡油的加工技术,以达到对石油能源利用的最大化。
对于渣油、蜡油的加工工艺的正确选择,直接影响到对石油资源的利用率,特别是在中质和重质原油占石油产量的比重得到提升的现状下表现更为明显。脱碳和加氢两种工艺是加工蜡油和渣油的主要技术,但是脱碳工艺在操作的过程中成本比较高,而且对资源的利用率也不如加氢工艺高,因此,从充分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加工渣油和蜡油的时候应该尽量使用加氢型技术。在改进加氢型技术的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1增加催化剂的分子灵活性,尽量使其可以再高速、低温、和有压力的情况下能够正常反应,以求成本的最小化。
1.2加大轻油和中间镏分油选择的宽度以及目标产品的收益率灵活性的调整。
1.3增大增产尾油当做乙烯原料的中压加氢工艺的技术水平,尽量选用BMCI值较高的蜡油作为原材料 ,尽量保持尾油的高收率。
2.开发可再生、可替代的新能源,减少对石油能源的依赖性
世界上现有的可再生能源分别是水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这些可再生能源中能直接生产出替代石油产品的就只有生物质能。而我国地大物博,并且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就原料而言并没有什么问题,难得是这些资源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分布上都及其分散,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的时候不仅要注意技术上的飞跃,更要创作一个合理的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模式。
我国技术人员已经掌握的技术有纤维素乙醇和生物柴油这两个技术,我们只需要找到一个将这种技术产业化的生产模式即可,这就要求我们慢慢的进行探索和实验,提出一个最佳的经济开发模式来指导我国生物质能源的有效开发利用。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研发出新的技术,利用生物质生产出更多的化学用品以应对未来能源战争中那些不可预知的问题。
三、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经济的飞速发展将会使国内石油供需的矛盾愈见加大,中国石油对国际石油的依赖也会越来越大。因此新技术的开发和可替代能源的出现,是解决未来国内石油短缺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志成.浅论石油资源短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32):254.
[2] 陈舜尧,陈祖规.我国石油资源短缺问题及对策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3):62-64.
[3] 惠晓永.如何在石油集输生产过程中实现节能减排[J].中国科技博览,2011,(33):15-15.
[4] 王秀杰,陈轶嵩,徐建全等.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1):29-35.
关键词:石化产业 能源短缺 应对之策
在石化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自产的原油已经不能满足国内炼油石化业的需求,全球原油供应也即将迎来长期短缺的时代。近年来,全球原油价格都在不断的攀升,专家预测未来的石油供需关系,单价回落的可能几乎不存在,原油单价将居高不下。寻找一条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石油之路,保障国内石油持续供应,改善国内炼油石化产业的现状,促进我国石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一、日渐扩大的石油供需矛盾
近年以来,国内对石油的需求量也在逐年攀升,并且有越来越快的趋势。据相关资料表明,1985年我国的石油消费量是91.69Mt,而到2004年的时候我国的石油消费总量就达到了312.0Mt,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就增长了将近3个百分点。2004年以来这种增长态势愈加严重,2012年我国国内的石油消费总量将近5亿吨之多。有专家预测,照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的速度来看,国内石油消费总量这种高速激增的态势将会愈演愈烈,几乎看不到回落的希望。
虽然国内石油消费总量在高速攀升,但是要在短期内大幅度的提高国内的石油产量是有着极大的困难的。2008年全国油气资源评价项目办公室发表的最新评价结果显示,国内石油的远景资源总量是1086亿吨,但是可采集资源总量却只有2012亿吨,国内石油开采量已进入了一个平稳增长的时期,截止到2030年国内石油的年平均产量将保持在2亿吨的水平。照我国现在的石油年需求量来看,国内石油的供需之间的鸿沟将会越来越大,我国在未来20年的时间里平均每年将有超过50%的石油需求量需要依靠进口。
根据近年来各大国际媒体的报道来看,国际石油的供应情况也是不容乐观的。截止至2004年,全球已知的可以采集的石油储存量是174.3Gt,如果照这个数字计算的话,现有的已知的石油资源总量是能够达到世界近期需求的标准。不幸的是,2004年之后的几年,全球原油市场单价不断的大幅度上升,到2010年的WTI原油价格已经达到了87.53美元每桶。这就说明,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石油需求的总量也在不断的攀升;可是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随着开采力度的加大,将会越来越稀少,所以全球石油的供应必将会面临长时间短缺的问题,只是早来或者晚来的问题。对此世界各大石油组织都有对这一现象的到来进行了预测,最悲观的是伊朗高层石油官员,他认为2007年后全球石油供应将会短缺;最为乐观的是大石油公司的能源经济学家,他预测要到2025年之后才会出现全球性的石油短缺。不管是悲观的还是乐观的预测,全球性的石油供求危机都将会长时间的影响世界的经济发展,寻找世界石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势在必行,已经刻不容缓。
二、面临石油短缺的应对之策
解决这种不可再生的能源的短缺问题,其核心就是“开源”“节流”。具体的方案就是以下两方面,一是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二是寻找开发可替代的新能源。
1.科学利用现有资源,避免技术性浪费
我国现有的炼油系统大致可以分为燃料油和润滑油、石蜡两个系统,全球的主要炼油技术大致可以分为加氢裂、加氢精制和催化裂化两大类。我国内现有的技术大部分偏重于氢化工艺,仅仅只是加工了原油而已,而世界炼油工艺的使用却偏重于催化裂化,更注重的渣油的充分利用。我们需要提高的就是对渣油、蜡油的加工技术,以达到对石油能源利用的最大化。
对于渣油、蜡油的加工工艺的正确选择,直接影响到对石油资源的利用率,特别是在中质和重质原油占石油产量的比重得到提升的现状下表现更为明显。脱碳和加氢两种工艺是加工蜡油和渣油的主要技术,但是脱碳工艺在操作的过程中成本比较高,而且对资源的利用率也不如加氢工艺高,因此,从充分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加工渣油和蜡油的时候应该尽量使用加氢型技术。在改进加氢型技术的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1增加催化剂的分子灵活性,尽量使其可以再高速、低温、和有压力的情况下能够正常反应,以求成本的最小化。
1.2加大轻油和中间镏分油选择的宽度以及目标产品的收益率灵活性的调整。
1.3增大增产尾油当做乙烯原料的中压加氢工艺的技术水平,尽量选用BMCI值较高的蜡油作为原材料 ,尽量保持尾油的高收率。
2.开发可再生、可替代的新能源,减少对石油能源的依赖性
世界上现有的可再生能源分别是水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这些可再生能源中能直接生产出替代石油产品的就只有生物质能。而我国地大物博,并且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就原料而言并没有什么问题,难得是这些资源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分布上都及其分散,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的时候不仅要注意技术上的飞跃,更要创作一个合理的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模式。
我国技术人员已经掌握的技术有纤维素乙醇和生物柴油这两个技术,我们只需要找到一个将这种技术产业化的生产模式即可,这就要求我们慢慢的进行探索和实验,提出一个最佳的经济开发模式来指导我国生物质能源的有效开发利用。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研发出新的技术,利用生物质生产出更多的化学用品以应对未来能源战争中那些不可预知的问题。
三、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经济的飞速发展将会使国内石油供需的矛盾愈见加大,中国石油对国际石油的依赖也会越来越大。因此新技术的开发和可替代能源的出现,是解决未来国内石油短缺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志成.浅论石油资源短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32):254.
[2] 陈舜尧,陈祖规.我国石油资源短缺问题及对策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3):62-64.
[3] 惠晓永.如何在石油集输生产过程中实现节能减排[J].中国科技博览,2011,(33):15-15.
[4] 王秀杰,陈轶嵩,徐建全等.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1):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