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简介
陶思炎:1947年3月出生于南京,先后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并任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研究方向为民俗学、民俗艺术学、民间信仰、文化遗产保护等。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应用民俗学》《中国祥物》等10余部学术著作。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中国民协和江苏省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2001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4月,被国务院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来到东南大学采访陶思炎教授。一如之前我们的想象,陶爷爷身上昭显着“长者风范,大师精神”,他的人生经历,他的谆谆教诲,都让我们铭记于心。
一
陶爷爷对我们说,他是老南京人,出生在秦淮河畔,从小在老城南浓厚的民俗氛围中长大。每逢春节等重大节庆日或者庙会,他都会跑到夫子庙或城隍庙,看灯,看各种玩具,看杂耍表演,流连忘返,乐此不疲。由岁时节令而衍生的孩童的游戏,陶爷爷也都兴致勃勃地一个不落:春天的时候,登上雨花台放自己亲手扎的彩纸风筝;白雪皑皑的正月里,与邻居的小伙伴们一起,提着蛤蟆灯,或者是拖着兔子灯,成群结队地在街巷里巡游……南京的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民俗的一部分,深深地融入了他的骨血里。
但从事民俗研究并不是陶爷爷一开始的职业,他是在不断地选择和调整之后,才最终确定了这条人生道路的。最初,陶爷爷作为工农兵学员,被保送到南京工学院,即今天的东南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扬州的建筑设计室,曾经设计过办公楼、教学楼等建筑,但他还是从心底里喜欢文科。于是,1978年恢复高考的时候,他便重新做了一次选择,考入了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陶爷爷原来有较好的外语基础,他决心发挥自己的优势,专攻外国文学。在大学的前三年里,他阅读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并做了大量的笔记,但到了大四时,他的想法又发生了变化。随着对外国文学领域的深入了解,他发现,由于自己对外国的历史和人文都不太熟悉,因而在本土环境下研究外国文学,总是跟在别人后面,接受二手资料,终究难以深入,难以领先,这样下去的话,充其量只能成为一个二流的学者。于是,他开始将眼光转入比较文学领域,想在中外文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经过一番思考,他选择从中外神话入手,研究神话的比较方法,完成了毕业论文《比较神话研究法刍议》,将中外神话进行对比,发现和总结其中的某些规律。由于论文题目在当时非常新颖,加之陶爷爷将他非常扎实的外国文学基础、古文考证功底,以及严谨的逻辑思辨能力都融贯在论文中,使得论文非常成功,当年就被收入《全国大学生毕业论文选编》和《中国文学年鉴》,并被多次转载,甚至还被日本西南学院大学选入教材。
二
从毕业论文开始,陶爷爷对神话有了深入的了解:原来中国神话并不只是一则则或传奇或灵异的故事,虽然看起来每则神话都没有多少内容,具有简单性和片段性,但实际上它们是中国远古人类的创作,内涵非常深奥,和西方神话相比毫不逊色。于是,陶爷爷决定专攻中国神话研究,先后发表了十几篇关于中国神话的重要论文,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在学科分类上,神话属于民间文学,而民间文学又归于民俗学这个更大的门类。陶爷爷向我们详细地解释说,民俗学研究的是人们传统的生活习惯,既包括物质上的东西,如服装、建筑、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等等;也包括精神类的东西,如信仰、忌讳、避讳、巫术,等等;还包括动态的、行为性的东西,如过年过节时的一些活动;当然还包括语言方面的内容,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谜语、笑话等通常被看作是民间文学的东西。因此,陶爷爷的研究领域,也自然地从神话扩大到了民俗学。
1987年,北京师范大学率先在全国招收民俗学博士。陶爷爷以建筑学和文学双学士的学历报考,并凭借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师大,进入被称作“民俗学之父”的著名学者钟敬文先生门下学习。在北京读博士期间,陶爷爷极为勤奋刻苦,每天都泡在图书馆里看书、写作,连周末和寒暑假也不例外,长城、十三陵、卢沟桥这些北京标志性的名胜,他一个都没去过。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陶爷爷便完成了博士学业,成为了中国第一个民俗学博士。他的毕业论文《中国鱼文化》后来公开出版,《人民日报》(海外版)整版选登了该书的若干章节,《读书》等刊物也发表了评论文章。
完成博士学业后,陶爷爷回到母校东南大学工作,并继续自己的研究,先后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出版了《风物探幽》《中国纸马》《中国镇物》《中国祥物》《应用民俗学》《中国都市民俗学》等著作,在学术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在东大,他先后任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除此之外,他还担任了中国神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等社会职务,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断地贡献着力量。
2011年4月,陶爷爷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从温家宝总理手中接过聘书的那一刻起,他便成为了迄今为止中央文史研究馆最年轻的一位馆员。
三
虽然陶爷爷取得了非常多的成就和荣誉,但最让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授业恩师的肯定。陶爷爷的博士导师钟敬文先生对门下弟子要求极为严格,从来不当面夸奖学生。读博期间,每当陶爷爷向钟老汇报学业时,钟老总是指出他的疏漏之处,并提出一些建议让他参考。毕业七八年之后,一次,陶爷爷去北京参加一个国际性的研讨会,恰逢钟老在座,于是他过去跟老师问好。钟老将他介绍给身旁的季羡林先生,并对季先生说:“他在南京干得不错。如果我们的学生都像他就好了。”得到了钟老的当面夸奖,并且是如此高的评价,让陶爷爷一时间既惊讶又感动。
感怀恩师之余,陶爷爷也不忘对我们进行教诲和鼓励。他以自己为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就,需要早早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有了理想目标之后,人就不迷茫,有干劲。就算之后根据实际情况要对自己的最初目标进行调整,之前付出的努力、得到的经验,也可以成为下一个目标的储备资本。
另外,在少年时期,一个人可以尽量广泛地发展自己的兴趣,不要故步自封。如一开始学习的建筑学知识,对他在民俗建筑方面的研究帮助就非常大。再如,早年间,他写论文和著书的时候,要用到图片,可是有的文物是不能拍摄的,当时又不能上网,只能靠手绘,于是,他具有的素描功底便派上了用场。陶爷爷说,理科和文科是有相通之处的,学理科的人要同时学好文科,学文科的人也要同时学好理科,这样才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成绩,不至于因无知而犯错。
陶爷爷还建议我们,可以多看一些杂书,比如一些有关旅游和各国历史的书,这样可以在点点滴滴中积累对世界的认识。读书的时候,还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要多写些感悟,不要因为怕辛苦,就不做这些事。“年轻人不要怕吃苦。”陶爷爷强调说。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采访接近了尾声。我们在和陶爷爷的交谈中获益匪浅,在和他告别之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东南大学。
小记者采访感言
石岳川(南京市树人国际学校):“心中要有远大的理想。”“年轻人不要怕吃苦。”陶爷爷的教诲我铭记于心。
林凯雯(南京市六合区横梁初级中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陶爷爷不仅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更是一位可敬可亲的长者。
李志清(南京市六合区横梁初级中学):“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陶爷爷的人生经历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李思仪(南京市六合区横梁初级中学):通过采访陶爷爷,我懂得了:一个人要较早树立一个较高的目标,并为之奋斗,才能获得一个成功的人生。
陶思炎:1947年3月出生于南京,先后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并任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研究方向为民俗学、民俗艺术学、民间信仰、文化遗产保护等。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应用民俗学》《中国祥物》等10余部学术著作。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中国民协和江苏省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2001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4月,被国务院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来到东南大学采访陶思炎教授。一如之前我们的想象,陶爷爷身上昭显着“长者风范,大师精神”,他的人生经历,他的谆谆教诲,都让我们铭记于心。
一
陶爷爷对我们说,他是老南京人,出生在秦淮河畔,从小在老城南浓厚的民俗氛围中长大。每逢春节等重大节庆日或者庙会,他都会跑到夫子庙或城隍庙,看灯,看各种玩具,看杂耍表演,流连忘返,乐此不疲。由岁时节令而衍生的孩童的游戏,陶爷爷也都兴致勃勃地一个不落:春天的时候,登上雨花台放自己亲手扎的彩纸风筝;白雪皑皑的正月里,与邻居的小伙伴们一起,提着蛤蟆灯,或者是拖着兔子灯,成群结队地在街巷里巡游……南京的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民俗的一部分,深深地融入了他的骨血里。
但从事民俗研究并不是陶爷爷一开始的职业,他是在不断地选择和调整之后,才最终确定了这条人生道路的。最初,陶爷爷作为工农兵学员,被保送到南京工学院,即今天的东南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扬州的建筑设计室,曾经设计过办公楼、教学楼等建筑,但他还是从心底里喜欢文科。于是,1978年恢复高考的时候,他便重新做了一次选择,考入了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陶爷爷原来有较好的外语基础,他决心发挥自己的优势,专攻外国文学。在大学的前三年里,他阅读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并做了大量的笔记,但到了大四时,他的想法又发生了变化。随着对外国文学领域的深入了解,他发现,由于自己对外国的历史和人文都不太熟悉,因而在本土环境下研究外国文学,总是跟在别人后面,接受二手资料,终究难以深入,难以领先,这样下去的话,充其量只能成为一个二流的学者。于是,他开始将眼光转入比较文学领域,想在中外文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经过一番思考,他选择从中外神话入手,研究神话的比较方法,完成了毕业论文《比较神话研究法刍议》,将中外神话进行对比,发现和总结其中的某些规律。由于论文题目在当时非常新颖,加之陶爷爷将他非常扎实的外国文学基础、古文考证功底,以及严谨的逻辑思辨能力都融贯在论文中,使得论文非常成功,当年就被收入《全国大学生毕业论文选编》和《中国文学年鉴》,并被多次转载,甚至还被日本西南学院大学选入教材。
二
从毕业论文开始,陶爷爷对神话有了深入的了解:原来中国神话并不只是一则则或传奇或灵异的故事,虽然看起来每则神话都没有多少内容,具有简单性和片段性,但实际上它们是中国远古人类的创作,内涵非常深奥,和西方神话相比毫不逊色。于是,陶爷爷决定专攻中国神话研究,先后发表了十几篇关于中国神话的重要论文,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在学科分类上,神话属于民间文学,而民间文学又归于民俗学这个更大的门类。陶爷爷向我们详细地解释说,民俗学研究的是人们传统的生活习惯,既包括物质上的东西,如服装、建筑、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等等;也包括精神类的东西,如信仰、忌讳、避讳、巫术,等等;还包括动态的、行为性的东西,如过年过节时的一些活动;当然还包括语言方面的内容,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谜语、笑话等通常被看作是民间文学的东西。因此,陶爷爷的研究领域,也自然地从神话扩大到了民俗学。
1987年,北京师范大学率先在全国招收民俗学博士。陶爷爷以建筑学和文学双学士的学历报考,并凭借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师大,进入被称作“民俗学之父”的著名学者钟敬文先生门下学习。在北京读博士期间,陶爷爷极为勤奋刻苦,每天都泡在图书馆里看书、写作,连周末和寒暑假也不例外,长城、十三陵、卢沟桥这些北京标志性的名胜,他一个都没去过。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陶爷爷便完成了博士学业,成为了中国第一个民俗学博士。他的毕业论文《中国鱼文化》后来公开出版,《人民日报》(海外版)整版选登了该书的若干章节,《读书》等刊物也发表了评论文章。
完成博士学业后,陶爷爷回到母校东南大学工作,并继续自己的研究,先后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出版了《风物探幽》《中国纸马》《中国镇物》《中国祥物》《应用民俗学》《中国都市民俗学》等著作,在学术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在东大,他先后任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除此之外,他还担任了中国神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等社会职务,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断地贡献着力量。
2011年4月,陶爷爷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从温家宝总理手中接过聘书的那一刻起,他便成为了迄今为止中央文史研究馆最年轻的一位馆员。
三
虽然陶爷爷取得了非常多的成就和荣誉,但最让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授业恩师的肯定。陶爷爷的博士导师钟敬文先生对门下弟子要求极为严格,从来不当面夸奖学生。读博期间,每当陶爷爷向钟老汇报学业时,钟老总是指出他的疏漏之处,并提出一些建议让他参考。毕业七八年之后,一次,陶爷爷去北京参加一个国际性的研讨会,恰逢钟老在座,于是他过去跟老师问好。钟老将他介绍给身旁的季羡林先生,并对季先生说:“他在南京干得不错。如果我们的学生都像他就好了。”得到了钟老的当面夸奖,并且是如此高的评价,让陶爷爷一时间既惊讶又感动。
感怀恩师之余,陶爷爷也不忘对我们进行教诲和鼓励。他以自己为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就,需要早早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有了理想目标之后,人就不迷茫,有干劲。就算之后根据实际情况要对自己的最初目标进行调整,之前付出的努力、得到的经验,也可以成为下一个目标的储备资本。
另外,在少年时期,一个人可以尽量广泛地发展自己的兴趣,不要故步自封。如一开始学习的建筑学知识,对他在民俗建筑方面的研究帮助就非常大。再如,早年间,他写论文和著书的时候,要用到图片,可是有的文物是不能拍摄的,当时又不能上网,只能靠手绘,于是,他具有的素描功底便派上了用场。陶爷爷说,理科和文科是有相通之处的,学理科的人要同时学好文科,学文科的人也要同时学好理科,这样才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成绩,不至于因无知而犯错。
陶爷爷还建议我们,可以多看一些杂书,比如一些有关旅游和各国历史的书,这样可以在点点滴滴中积累对世界的认识。读书的时候,还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要多写些感悟,不要因为怕辛苦,就不做这些事。“年轻人不要怕吃苦。”陶爷爷强调说。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采访接近了尾声。我们在和陶爷爷的交谈中获益匪浅,在和他告别之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东南大学。
小记者采访感言
石岳川(南京市树人国际学校):“心中要有远大的理想。”“年轻人不要怕吃苦。”陶爷爷的教诲我铭记于心。
林凯雯(南京市六合区横梁初级中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陶爷爷不仅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更是一位可敬可亲的长者。
李志清(南京市六合区横梁初级中学):“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陶爷爷的人生经历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李思仪(南京市六合区横梁初级中学):通过采访陶爷爷,我懂得了:一个人要较早树立一个较高的目标,并为之奋斗,才能获得一个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