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教师尊严研究:回顾与前瞻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o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论的产生主要是基于实践的需要,加强教师尊严研究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树立尊严观,捍卫教师的尊严。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尊严问题的研究持续升温,已然成为教育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拟对国内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尊严研究成果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回顾,对未来的中小学教师尊严研究进行前瞻性分析。
  一、关于教师尊严内涵的研究
  按国内学术界一般的研究规范,概念的界定是研究的前提和起点。从目前研究来看,学者对教师尊严的概念有多重理解,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教师尊严的“教师自尊说”。这种观点认为教师尊严主要指教师自尊,即教师自己尊重自己。如,有人认为教师尊严是“一种最基本的自我尊重””。有人从心理学角度认为教师尊严即“教师自尊意识的确立与强化”[2]。
  2.教师尊严的“教师地位说(教师身份说)”。这种观点认为教师尊严主要是指教师独立、不可侵犯的身份和地位。如,有人认为“尊严,《辞海》释为:’庄重而有威,使人敬畏’或’独立而不可侵犯的地位和身份’。我们所称的教师尊严是以上二者的结合义。”[3]有人从社会学角度认为教师尊严是“教师作为‘个体我’在与他人建立的社会关系中获得价值承认和尊重,并由此形成在人们心目中那种令人尊敬、敬仰的地位或身份,亦可称为教师的社会尊严”[4]。
  3.教师尊严的“教师社会状态一精神意志说”这种观点认为教师尊严是一种不可剝夺、不容侵犯的社会状态和精神意志。如,有人认为中小学教师尊严是“中小学教师所应拥有的一种神圣,不可侵犯、剥夺和侮辱的社会状态和精神意志”[5]。
  4.教师尊严的“教师品格修养说”。这种观点认为教师尊严是指教师的品格和教师的修养。如,有人认为,“教师的尊严不应依附于地位、权力、财富以及表面的威严和强势,而在于他的品德、修养、才识和意志。”[6]
  应该说,上述研究者对教师尊严的定义研究有一定的合理性,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教师尊严的真实内涵。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上述教师尊严的界定还存在一些不足:没有揭示出尊严、教师尊严的本质属性和核心特质。透过上述定义,我们很难发现“教师尊严”与“人的尊严”的根本区别,特别是从界定方式来看,上述教师尊严的定义大多从字典辞书中尊严的定义,或者从“人的尊严”的定义推导而出,显得牵强,且缺乏针对性。
  二、关于教师失去尊严的原因研究
  1.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政府的财政投入、社会舆论等方面,其存在的问题导致教师失去尊严。有人认为:“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办学体制的日趋多元化,学校的生存压力加大,导致学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但这些做法是以牺牲教师尊严为代价的。”[7]有人认为:“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刺激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思潮的高涨,使得师生关系蜕变为赤裸裸的利益交换,使教师尊严丧失。”[8]有人认为:“在靠利益粘合的社会,’有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用钱的多寡衡量社会地位的高低,而我国教师待遇相对偏低,社会对教师赋予重任,要求教师’这群马儿’跑,又不给’这群马儿’草,教师因此而缺乏受尊的底气和实力。”[9]还有人认为:“教师待遇偏低、教育的行政化危害着教师尊严。”[10]也有人指出:“由于现代社会理性和科技文化的过度张扬,现代学校教育也随之全方位受到科学化和技术理性化的影响,教师职业被简化为知识、技能的简单传递,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背离了教师对惬意与幸福的应然追求,无法真正体验到本应体验到的个体尊严和幸福。”[11]
  2.文化因素。有人认为:“教师经典隐喻(’蜡烛论’‘工程师论’‘园丁论’‘桶论’)将教师的道德形象上升到了极致而严重忽视了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当人们对教师过高的期望没有得到实现时,教师职业的价值就势必遭到人们的贬斥,使得教师工作的价值得不到人们应有的尊重和认可,最终导致教师尊严处于被遮蔽的状态。
  3.教育行政部门因素。有人认为:“一些形式化却没有满足教师实际需要的培训,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乡村教师的尊严。教育管理上对城乡教育的两种态度更造成了乡村教师尊严的损失。乡村一些年轻干部在教师面前趾高气扬;个别地方可以投巨资建设校舍、改造危房、桌椅更新,却对教师的福利设法拖延;不少部门未经周密考虑就任意给乡村学校和教师发指令。
  4.学校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的管理制度、校长的工作方式等方面,其存在的问题导致教师尊严的丧夫。如,有人指出:“学校的一些领导没有深入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只是机械地、教条地体现自己的教学理念、管理理念的’新’和’现代性’,不顾一切,甚至以教师的尊严为代价。”[14]
  5.教师自身因素。主要是指教师本人不自重,不懂得自尊而导致自身尊严的丧失。譬如,教师给学生下跪事件即反映出教师的不自重,导致教师自身失去尊严。[15]
  客观上讲,上述原因分析兼顾了社会、学校、教师等方面,是比较合理的。不过,上述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没有揭示出教师失去尊严的内在过程和机制。如,从应然上讲,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理应履行服务教师的职责,然而,在中小学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为什么教育行政部门屡屡侵犯教师的尊严?教育行政部门到底是如何让教师失去尊严的?再如,教师为什么自己不尊重自己?教师自己到底是如何失去尊严意识的?等等。第二,没有将学生、家长视为教师失去尊严的影响因素。在很多时候,正是由于学生及其家长对教师的恶劣态度才导致教师尊严丧失的。第三,没有将师生关系视为教师失去尊严的影响因素。教师尊严的丧失,很多时候是由专制型、放任型的师生关系造成的。
  三、关于实现与维护教师尊严的路径研究
  1.教师个人的主观努力。如,有人认为:“教师尊严的实现应靠师德、师艺、师爱。”[16]有人认为,“智慧”“研究”“精神生活”“自我更新”“自我实现”让教师能够真切享受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有人认为:“教师的言传身教、高尚人格情操是教师获得尊严的第一要素。”[18]有人认为:“教师的尊严来自于专业成长。”[19]还有人认为:“教师自尊自重,方可赢得尊严。”[20]   2.学生。有不少人认为,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21]
  3.社会的尊重。有人认为:“重拾教师尊严,除了教师自身要功夫过硬之外,最根本的就是要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吸引真正优秀的人才,同时去行政化,还教师以教育的自由。”[22]也有人认为:“只有全方位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让乡村教师更有尊严、更有体面,中国的乡村教育才有希望。”[23]还有人提出:“法治让教师职业更有尊严。”[24]
  4.既需要教师的个人努力,又需要社会的尊重。有人认为:“教师尊严的维护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首先是靠教师的主观努力,即认真履行教师的义务,充分行使教师的权利,有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甘为人梯的精神。其次是国家、社会和学校提供的有效保障。”[25]有人认为:“在社会上,要通过落实教育法、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弘扬中华民族素有的尊师重道传统来维护教师的尊严;在学校内部,则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来维护教师的尊严。具体说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树立现代教师观,科学地评价教师;维护正常的教师角色状态,维护教师的良好社会形象;实施依法治教战略,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26]有人认为:“教师的尊严源于教师个体价值的实现带来的自尊和他人、社会对他们的尊重。”[27]有人认为:“一个人或一个行业的斯文、尊严主要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教师’斯文’形象的重塑,仰仗于国家对师范教育的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的大力投入,也依赖于良好的社会氛围。”[28]有人认为,中小学教师尊严的守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即民主主义的学校管理制度、专业权力的法律保障、自由主义视野中的教师自治、价值理性下的尊严回归。[29]
  实际上,中小学教师尊严的维护和保障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和条件,难以一概而论,在更多的时候需要多方努力,既需要政府的法律保障,也需要社会对教师的尊重,还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和争取。
  四、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尊严研究的反思与前瞻
  总体上看,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尊严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为我们研究教师尊严问题提供了基本的研究方向、论域和参考框架,这说明教师尊严研究的论域已基本形成。不过,我们发现上述教师尊严问题研究在总体上还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没能准确界定中小学教师尊严的定义,没有全面揭示出教师尊严的内涵。已有的教师尊严定义的研究,虽突出了教师尊严的社会属性,但忽视了教师尊严的其他属性,如教师尊严的权利属性和道德属性等。正因为既有的研究对教师尊严的内涵缺乏充分的阐释,才导致教师尊严的研究缺乏针对性和学理性。
  第二,缺乏对中小学教师尊严的类型研究。已有的教师尊严研究,仅从宽泛的层面展开研究,没有对教师尊严的类型进行深入研究。正是因为对教师尊严的类型缺乏研究,才导致教师尊严问题的分析框架无从谈起,从而使整个教师尊严的研究显得分散和凌乱。
  第三,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绝大部分的既有研究成果停留在经验总结层面,缺乏系统、学理的分析和提炼。如,一些中小学教师虽对教师尊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这些看法仅仅是他们对自己教育教学的一些感悟和反思,缺乏严密的逻辑论证。
  第四,研究主题比较分散,缺乏研究主线。已有的教师尊严研究,主题并不集中,较为零散,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研究主线,呈现出碎片化的研究态势。现有的教育学术界关于此主题的研究,多数只是从一个方面或某一视角来论述,缺少整体性、专门性的论述教师尊严的论著和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上面我们列举了教师尊严研究的诸多不足,并不是要说明既有的教师尊严研究成果一无是处,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而是为了说明教师尊严问题研究的复杂性、艰巨性、紧迫性和挑战性。
  展望教师尊严问题的研究前景,从学理角度进行审视,笔者认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尊严研究急需开展如下学术研究工作。
  第一,重新界定中小学教师尊严的定义和内涵。没有对原有教师尊严定义的深刻反思,就不会有新的教师尊严定义的诞生。既有的教师尊严的定义研究,忽视了教师尊严的独特性含义。因而,对教师尊严的界定,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有:教师尊严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尊严?教师尊严的表征形式、类型有哪些?“教师作为教师的尊严”与“教师作为人的尊严”“教师作为公民的尊严”之间有何根本差别?等等。
  第二,加强教师尊严的理论基础研究。教师尊严研究不可随意妄为,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由此,必须思考的问题有:教师尊严研究的理论基础有哪些?这些理论基础是否具有合理性、合法性?哪些学科可以为教师尊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什么?等等。
  第三,加强教师尊严的类型学研究。教师尊严如何分类是一个非常难的学术问题。无疑,依不同分类标准和参照标准,教师尊严可以有不同类型。如,以“教师”作为参照标准,教师既可作为个体而存在,也可作为群体而存在,那么,相应地教师尊严就可分为“作为个体的教师的尊严”和“作为群体的教师的尊严”。上述思考提供了一些借鉴,但到底该如何给教师尊严分类,还需要教育学界进行深入的研究。
  第四,加大教师尊严的跨学科研究力度。特別提出教师尊严研究要加大跨学科的研究力度,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尊严”一词歧义丛生,较为抽象,涉及权利、身份、制度、自由、价值等诸多领域。这客观上要求研究者要跳出教师尊严研究的狭小天地,拓宽教师尊严研究的学科视野,注重与其他学科尊严问题研究的融合、对接。
  第五,加大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力度。理论的产生主要是基于实践的需要,加强教师尊严研究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树立尊严观,捍卫教师的尊严。这就要求研究者更加关注教师尊严的当代内涵和时代价值,关注教师尊严与学生尊严、学校尊严的内在关联,最终形成契合中国中小学教育实际的教师尊严理论并切实对教育实践发挥指导作用。   第六,加大国外中小学教师尊严的研究成果的引介力度。西方的中小学教师是否也存在尊严问题?他们是如何认识、理解和分析教师尊严问题的?西方社会是如何捍卫教师尊严的?等等。在这一方面,教育学界要加大引介力度。
  参考文献:
  [1]云衡.培植和维护教师的尊严[J].上海教育科研,1986(4):41.
  [2][4]肖丹.教师尊严的内涵及性征厘定[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3):21-25.
  [3][25]于占才,王振甲.人民教师的职权与尊严[J].黑龙江教育,2001(4):20-21.
  [5][29]自青.论中小学教师尊严的缺失与守护[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4.
  [6]王秀琴.教师的尊严[J].教书育人,2010(8):34-35.
  [7][14]郝宵风.“以生为本”与教师尊严[J].内蒙古教育,2005(9):40-42.
  [8]刘娟,崔澜.学校教育中师生人格尊严及其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54-57.
  [9]张翔.教师何以尊严——基于工具理性的师道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3(11):25-28.
  [10][22]杨林柯.重新寻找教师的尊严[N].中国教师报,2015-01-07(8).
  [11]白亮,万明钢.论教师有尊严的幸福教育生活何以可能[J].教师教育研究,2016(4):8-13.
  [12]刘冬梅.“教师经典隐喻”文化背景下的教师尊严观[J].教育科学论坛,2011(6):55-56.
  [13]储朝晖.保障尊严是给乡村教师最美礼物[N].中国教育报,2015-09-11(2).
  [15]麻守仕.“跪”走的是教师的尊严[J].甘肃教育,2011(11):21.
  [16]金铁铭.浅谈教育者的尊严[J].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04(11):45.
  [17]李伟平.享受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J].江苏教育,2005(14):3.
  [18]徐九云.教师的尊严在思想[J].四川教育,2007(23):28.[19]杜志民,张晓川教师的尊严来自于专业成长[J].教书育人,2015(7):21-22.
  [20]冀永敏,霍庆.教师自尊自重,方可赢得尊严[J].教书育人,2015(7):20.
  [21]李镇西.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N].中国教育报,2008-09-16(12).
  [23]张立美.乡村教师有尊严乡村教育才有希望[N].青岛日报,2015-06-11(8).
  [24]秦平.法治让教师更有尊严[N].法制日报,2015-09-10(1).
  [26]张爱国.全社会都必须维护教师的尊严[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0(5):8-9.
  [27]陈思.找到教师尊严的内在源泉[N].中国教育报,2013-09-18(10).
  [28]赖配根.为教师留住斯文和尊严[N].中国教育报,2013-06-07(3).
  [付辉,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
  责任编辑|李敏
其他文献
2012年4月18日,中钢协对重点大中型钢企统计,今年一季度,这些钢铁巨头由主业亏损变为全行业亏损,这是10年来的第一次。
2012年7月13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介绍201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6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6%,扣除价格因
学生自主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学校应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每位学生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浙江省兰溪市实验小学在学生自主教育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探索出“快乐小义工”这一德育微形式。快乐小义工以发现身边的现实问题为起点,以岗位服务为中心,以自主管理、人人参与为手段,让学生经历实践操作、发现问题、交流体验、感悟提升的过程,进而获取特定的知识和技能,习得良好的情
Vortx 4D环境模拟器是一款在家庭或办公室等舒适的环境中重建虚拟环境的智能产品。它能智能分析虚拟世界里的实时环境场景,将屏幕中的環境效果转化成现实的感觉,比如风、热和冷,用户能真实地感受到这一切的环境。Vortx 4D环境模拟器是游戏爱好者发明创造的,也是为了游戏爱好者而发明的,所以用户可以轻松将其与电脑连接,插入接口就可使用,简单方便。
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有益尝试,教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探索,方能走在改革的前列。教师还要精诚合作,发
近一阶段,界首市住建委和工程质量监督站集中10天时间,对全市所有在建的公共建筑工程和居住建筑工程建筑节能应用情况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建筑节能应用工作的健
四川省广元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于2014年引进"共创"课程。课程开展五年多来,收获了学生们的肯定和喜爱,究其根本,乃是因为"共创"课程的内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且课程中的每个
目的:观察鼻咽癌高转移细胞5-8f的顺铂敏感性受Serglycin稳定干扰的影响,并对干扰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方法:建立Serglycin稳定干扰的鼻咽癌高转移细胞株,分为三组:实验组5-8fKDA
张育花,浙江省杭州钱塘新区教师教育学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杭州市教坛新秀,《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专家,高级教师。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一直是教师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目标设计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脱离课标、相关纲领性文件和教材;二是忽视不同年级教材主题螺旋上升的特点;三是忽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影响;四是对目标的重要意
目的:探讨外周血D-乳酸检测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上的价值。方法:通过对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及外周血D-乳酸检测,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D-乳酸水平在乳腺癌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