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课堂上,阅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言语表现素养、写作素养的手段与过程。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活用到写作中去,进一步实现从“会读”到“会写”的转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他们步入生活的表达力。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对比阅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启写作的思维之窗。
关键词:写作本位;对比阅读;写作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7B-0083-03
“写作本位”读写观是由著名语文教育家潘新和先生提出的,它是对传统的以读促写的“阅读本位”读写观的重构。该理念认为阅读的唯一目的应是指向言语表现、指向写作,写作被看作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呈现形式。在语文课堂上,阅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言语表现素养、写作素养的手段与过程,是将阅读中学到的活用到写作中去,从“会读”到“会写”的转化过程,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他们步入生活的表达力。
对比阅读,就是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甚至相反的两篇或多篇文章(或语段)对照着阅读,通过辨析其异同,发现其共性和个性特征,以加深认识和理解的阅读方法。笔者觉得,学习语文,不能止于理解,在“写作本位”读写观影响下,我们还要向前更进一步,学习运用,学会写作。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对比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开启写作思维之窗。
一、与原文对比,学习立意
我们知道,有些课文编进教材是被改编了的。为什么要改编呢?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这个问题,就能体会作者的原意、编者的用意和我们写作应如何立意。苏教版六年级(上)的《鞋匠的儿子》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林清玄的原文《鞋匠的儿子》以“批评、讪笑、毁谤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台阶”为结尾,这是作者写作本文的原意,告诉人们应宽容、智慧、自信地对待恶意的批评,它不能阻挡你前进的脚步,甚至会成为你成功的铺路石。苏教版在编辑时加了第六节。编者为什么要添上这部分?作者的用意又是什么呢?
通过这一对比阅读、思考,学生明白了原文的主旨只是展示林肯的人格魅力,告诉我们要胸襟宽广和自信豁达。而这篇课文所在的单元是名人风采,作者添加这一段,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林肯,了解这个“鞋匠的儿子”伟大的成就。
通过这一结尾的不同,学生感悟到作者之意、编者之意,对文章的立意有了更为清晰的理解。
二、与错例对比,学习选材
写作是一项思维活动,有时我们及时捕捉到学生典型的错误,就可阻止一系列错误的出现,从而教给学生正确的写作思维方式。
教学《我不期望回报》这首小诗,在有感情地朗读之后,我问同学们:这首诗弘扬的是一种什么精神,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奉献”。接着,我让学生品读第二节,体会湖水和堤岸的关系,山岭和青草的关系,学生都能感受到堤岸之于湖水、青草之于山岭的奉献精神。然后,我起头,让学生接着说:“如果你是蓝天,我乐意是——”,学生有的说:我乐意是装点你的白云;有的说:我乐意是陪伴你的小鸟。之后,我提高难度,出示:“如果你是——,我乐意是——。”有一个同学说:“如果你是大树,我乐意是点缀你的绿叶。”我发现了问题,赶紧组织学生讨论:这样的比喻对不对,为什么?经过讨论,学生再次明确了“你”“我”是两种不同的事物,而不是一个事物的整体和部分,要说出两个事物之间相依相存的关系。我请同学们放眼大自然,思考哪些事物之间是这样的关系,终于,学生新颖的创意就出来了:如果你是大树,我乐意是滋养你的泥土;如果你是夜空,我乐意是点缀你的繁星;如果你是鲜花,我乐意是映衬你的绿叶……
错例与例文的对比,让学生准确认识到要选择的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写出了深情流畅的诗章。
三、不同描写的对比,学习顺序表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指出:要“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作者安排了两次外貌描写,第一次:“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第二次: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为什么要把两次外貌描写分开来写?两次外貌描写可以交换顺序吗?
课堂上我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大家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明白作者这样写,一是因为表达顺序是由远而近的观察,观察点不同,描写的内容当然也不同。二是两次描写传达出的情感也不一样,第一次是对游览区一位普通清洁工人的描述,朴实精瘦。而第二次的描写表现了老人乐观矍铄的特点,作者对老人的敬仰之情暗含在外貌描写之中。
《最后的姿势》一文中,有四次环境描写,教学时可以把它们找出来并引领思考:四次环境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分开来写,可不可以集中一点?学生在这样的写作思维引导下,明白了环境描写推动了事情的发展,而且和人物活动穿插着写,对人物起到了侧面烘托的作用。这样的思考讨论,有助于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
四、不同文体的对比,体会语言特点
六年級(上)有两篇说明文,第五单元的《麋鹿》和第七单元的《大自然的文字》。对于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教学这两课的时候应有不同的目标。第一次可以将重点落在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上,第二次则更多地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性。为了让学生对此有深刻的认识,笔者觉得最好还是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
《麋鹿》是一篇说明性的科普文章,语言准确、简明、生动。“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区区12个字就把麋鹿的特点介绍清楚了。这种高度概括性的语言简直就是一种艺术,要让学生细细品味。另外像课后练习中的说说“放养”“饲养”“陆续”“相继”的细微区别,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用词的准确性,并加以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写作本位;对比阅读;写作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7B-0083-03
“写作本位”读写观是由著名语文教育家潘新和先生提出的,它是对传统的以读促写的“阅读本位”读写观的重构。该理念认为阅读的唯一目的应是指向言语表现、指向写作,写作被看作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呈现形式。在语文课堂上,阅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言语表现素养、写作素养的手段与过程,是将阅读中学到的活用到写作中去,从“会读”到“会写”的转化过程,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他们步入生活的表达力。
对比阅读,就是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甚至相反的两篇或多篇文章(或语段)对照着阅读,通过辨析其异同,发现其共性和个性特征,以加深认识和理解的阅读方法。笔者觉得,学习语文,不能止于理解,在“写作本位”读写观影响下,我们还要向前更进一步,学习运用,学会写作。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对比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开启写作思维之窗。
一、与原文对比,学习立意
我们知道,有些课文编进教材是被改编了的。为什么要改编呢?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这个问题,就能体会作者的原意、编者的用意和我们写作应如何立意。苏教版六年级(上)的《鞋匠的儿子》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林清玄的原文《鞋匠的儿子》以“批评、讪笑、毁谤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台阶”为结尾,这是作者写作本文的原意,告诉人们应宽容、智慧、自信地对待恶意的批评,它不能阻挡你前进的脚步,甚至会成为你成功的铺路石。苏教版在编辑时加了第六节。编者为什么要添上这部分?作者的用意又是什么呢?
通过这一对比阅读、思考,学生明白了原文的主旨只是展示林肯的人格魅力,告诉我们要胸襟宽广和自信豁达。而这篇课文所在的单元是名人风采,作者添加这一段,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林肯,了解这个“鞋匠的儿子”伟大的成就。
通过这一结尾的不同,学生感悟到作者之意、编者之意,对文章的立意有了更为清晰的理解。
二、与错例对比,学习选材
写作是一项思维活动,有时我们及时捕捉到学生典型的错误,就可阻止一系列错误的出现,从而教给学生正确的写作思维方式。
教学《我不期望回报》这首小诗,在有感情地朗读之后,我问同学们:这首诗弘扬的是一种什么精神,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奉献”。接着,我让学生品读第二节,体会湖水和堤岸的关系,山岭和青草的关系,学生都能感受到堤岸之于湖水、青草之于山岭的奉献精神。然后,我起头,让学生接着说:“如果你是蓝天,我乐意是——”,学生有的说:我乐意是装点你的白云;有的说:我乐意是陪伴你的小鸟。之后,我提高难度,出示:“如果你是——,我乐意是——。”有一个同学说:“如果你是大树,我乐意是点缀你的绿叶。”我发现了问题,赶紧组织学生讨论:这样的比喻对不对,为什么?经过讨论,学生再次明确了“你”“我”是两种不同的事物,而不是一个事物的整体和部分,要说出两个事物之间相依相存的关系。我请同学们放眼大自然,思考哪些事物之间是这样的关系,终于,学生新颖的创意就出来了:如果你是大树,我乐意是滋养你的泥土;如果你是夜空,我乐意是点缀你的繁星;如果你是鲜花,我乐意是映衬你的绿叶……
错例与例文的对比,让学生准确认识到要选择的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写出了深情流畅的诗章。
三、不同描写的对比,学习顺序表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指出:要“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作者安排了两次外貌描写,第一次:“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第二次: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为什么要把两次外貌描写分开来写?两次外貌描写可以交换顺序吗?
课堂上我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大家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明白作者这样写,一是因为表达顺序是由远而近的观察,观察点不同,描写的内容当然也不同。二是两次描写传达出的情感也不一样,第一次是对游览区一位普通清洁工人的描述,朴实精瘦。而第二次的描写表现了老人乐观矍铄的特点,作者对老人的敬仰之情暗含在外貌描写之中。
《最后的姿势》一文中,有四次环境描写,教学时可以把它们找出来并引领思考:四次环境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分开来写,可不可以集中一点?学生在这样的写作思维引导下,明白了环境描写推动了事情的发展,而且和人物活动穿插着写,对人物起到了侧面烘托的作用。这样的思考讨论,有助于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
四、不同文体的对比,体会语言特点
六年級(上)有两篇说明文,第五单元的《麋鹿》和第七单元的《大自然的文字》。对于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教学这两课的时候应有不同的目标。第一次可以将重点落在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上,第二次则更多地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性。为了让学生对此有深刻的认识,笔者觉得最好还是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
《麋鹿》是一篇说明性的科普文章,语言准确、简明、生动。“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区区12个字就把麋鹿的特点介绍清楚了。这种高度概括性的语言简直就是一种艺术,要让学生细细品味。另外像课后练习中的说说“放养”“饲养”“陆续”“相继”的细微区别,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用词的准确性,并加以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