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个中真意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段导入】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本国的功臣,可是他們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玻恩的研究生。玻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玻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节选自杨振宁《邓稼先》)
  【阅读心得】
   所谓对比,就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事物的几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认清本质、辨别是非的一种写作方法。在写作中,作者往往把事物、现象或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写作,有利于充分展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及感染力。
   在《邓稼先》一文中,作者站在民族历史、科学发展的角度,对邓稼先予以了高度的评价。文章在刻画人物时采用了多种方法,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文章的第三部分。作者巧妙地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对比,从自己的工作经历中引出被称为“美国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这一人物,镜头式地突出了其“锋芒毕露”的一面——会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予以纠正,从侧面凸显了邓稼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的那种奉献精神。
   具体操作时,同学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用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主题
   余秋雨的《都江堰》就是这样。文中,作者依次以修建时间之比,“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规模之比,“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社会功用之比,“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文明特征之比,“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进行多方面的对比,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都江堰的褒扬之情和对长城的贬抑之意,进而凸显了都江堰的伟大。
   二、运用对比烘托表达爱憎情感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将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与三味书屋单调枯燥的生活进行对比,体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思想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制度的憎恨。
其他文献
我出生于西安,但这里并不是我的故乡。在我的记忆中,我的老家东北沈阳给了我快乐的童年。②  老家有一个后院,里面种了各种蔬菜:土豆、西红柿、黄瓜、茄子……每年夏天回去的时候,正是西红柿和黄瓜成熟的季节。我肚子空的时候,便去后院揪个西红柿,或挑一根黄瓜,用冰凉的井水冲一冲,吃起来贼爽。后院里还有几棵果树,一棵苹果树,一棵杏树,一棵桃树。苹果的脆、杏儿的酸、桃子的甜,刺激着我的味蕾,至今让我回味无穷。③
期刊
雪花是有内涵的。它不像雨那样总是用声音来倾诉自己的心情,而是静静地,静静地,从天而降,不留一丝痕迹,向我们表达了内心的素洁和清静。难怪诗仙李太白这样赞颂它:“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   2020年的第一场雪,你是否感受到了?  说文解雪   在《说文解字》中,已经有了“雪”字。许慎把“雪”解释成“凝雨说物者”——“凝雨”,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雪是水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成的晶体;“说”是“悦
期刊
【作家介绍】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本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的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
期刊
【习作展示】   雨静静地下着,仿佛是天空在与大地对话。   窗外飘散着几丝云烟,映衬着行人花花绿绿的雨伞。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味,我和外公外婆相对而坐在饭桌边。   筷子叩击着碗盘,发出清脆的回响。淅淅沥沥的雨为我们的对话拉开了序幕。   “多吃点儿菜。”满头银发的外婆打破了这可怕的沉默,顺手夹了些菜放在我碗里。“谢谢。”我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些什么,可惜脑海里已没有了下文。我默默地埋下头继续吃饭。
期刊
【作文二】  提及我的表哥,我内心真是五味杂陈,有钦佩,有遗憾,但更多的,还是感动……   他3岁身患渐冻症,但内心并未被病患的阴霾笼罩。他学会弹电子琴后,去公园义演,将募集到的钱捐给了白血病儿童;后来,肌肉萎缩无法弹琴,就去咖啡馆驻场,在生命的最后,还想着为社会做一些贡献。他9岁坐上轮椅,不想成为大家的累赘,便努力学会照顾自己;刻意减少上厕所的频率,只为不麻烦周围的人。   表哥在29岁的时候走
期刊
【课内选段】   1.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了杰里和爸爸的喊声。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   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
期刊
【片段撷英】  1.我来到爸爸床前一看,爸爸果然老老实实地躺在那里,嘴却好像在动,走近一听,才发现爸爸在背英语单词。我对爸爸说:“您不服从妈妈的‘命令’,我告诉妈妈去。”说着,就要往外走。爸爸急忙拉住我:“我昨天才背好的单词,谁知睡了一觉,就全忘了。我再背背,你千万不要告诉你妈妈。她已经很辛苦了,别再让她为我操心了。”我听着这诚挚的话语,只好答应了。可一见爸爸那疲劳的样子,马上改口道:“您也太辛苦
期刊
我叫李菁菁,浙江绍兴人,今年十三岁。我们一家人相亲相爱,爷爷奶奶健在,就连九十五岁的老太太都健朗得很,可谓是和美团圆之家。   别看我现在是个文静的小女生,小时候真可算得上是个假小子。整天疯疯癫癫的和小伙伴们在外面玩,直到妈妈来叫我,我才不情不愿、大汗淋漓地回家。   上小学一年级时,我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你看,那只小手把笔捏得紧紧的,像是怕谁偷了去似的,使劲儿在纸上一笔一画地写着,纸张的背面
期刊
所谓一线串珠法,就是指在记叙文的谋篇布局中,以一条主要线索贯串全文,把一些相对分散、独立的材料串联起来,使之相辅相成、彼此烘托,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的写作方法。   記叙类文章的行文,除了以具体事物为线索外,还可以考虑以人物为线索,以感情为线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主题为线索等。在具体写作中,有时会设置一条线索,并围绕其来组织材料,一唱三叹,反复吟咏,缀合成篇;有时会设置两条线索,
期刊
【文题亮相】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请以“这样的人让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1.題目横线处应填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   2.“这样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人,比如你的同学、邻居,也可以是陌生的人,比如路人、新闻报道中的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某一类人。   3.“这样的人”应该是具有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