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思维,是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它强调开拓性和突破性,在解决问题时带有鲜明的主动性,这种思维与创造活动联系在一起,体现着新颖和独特的社会价值,它是创新人才智力结构的核心,是社会乃至个人不可或缺的要素。地理教学中最高层次的能力培养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地理学科是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知识的边缘与交叉学科,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在进行地理学科知识教学时有利于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具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独特优势。地理课堂教学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主阵地,在地理教学中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开启学生的创造灵感和火花,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大胆解决地理问题、勇于创新的品格,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一、营造宽松课堂氛围,让学生敢创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身心放松,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可以得到扩充。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平等的对话者,尊重学生人格,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以一颗真爱之心对待学生,宽容、理解和信任学生。同时,教师要带着微笑走进课堂,用亲切的话语和适当的幽默让课堂其乐融融。在宽松的课堂氛圍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宽松感、安全感、愉悦感、新奇感和成功感,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机智。宽松的课堂氛围还表现为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即自由发言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发言,畅所欲言。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还可以大胆设想提出疑问,甚至能够产生独特见解。
  二、创造思维空间,让学生想创
  有句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多大,学生的创造空间就有多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自我解缚,摈弃旧有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减少“模仿”他人,减少与众人“雷同”的思想与活动,汲取新的营养,创造性地使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探索使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满足学生对教师、对课堂的心理预望,让学生感觉每节地理课都是新的,并对之充满期待。而在每节课的过程中,每个环节、每个问题的设置都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创造性火花为核心,让学生充分感觉到一切是那么的出其不意,一切又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例如,在学习《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时,笔者让学生以《我是洪灾》为题做不限时演讲。学生的热情立刻就被激发起来,他们细致研究教材,积极查阅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经历和大胆想象,声情并茂把洪灾的发生、危害和治理措施全部讲出来,直到下课铃响,学生还兴致不减,并对下节课充满了期待。同时,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依据地理教学内容,经常提出一些“假设”性的课题,例如:“假如地球不自转……”“假如黄赤交角为零……”“假如地球的能源耗尽……”,这些“假如”思考,能够促使学生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大大激起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三、关注细节,及时捕捉学生的创造火花
  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一种开放的、灵活多变的思维活动,它的发生伴随着“想象”“直觉”“灵感”之类的非逻辑,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中可能迸发出创造火花。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避免仅关注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和解题技能的掌握,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运用逻辑思维,提高直觉顿悟能力,并及时捕捉学生的创造性灵感,热情鼓励他们进行创造,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创造潜力,从而树立信心,勇于创新。如在讨论“中国能源短缺问题的解决途径”时,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提出用可燃冰作燃料;有的提出在汽车上装有一种动能和电能转换装置;有的提出在机动车上装太阳能电板……虽然有些办法暂时还难以实现,但这些想法还是得到了教师的鼓励,借此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索热情,更主要的是促使了学生大胆想象,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抓住时机,教给学生思维创新的方法,让学生会创
  依据高中新课程标准设置的地理新教材,给教师留下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抓住时机,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是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首先,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使用要避免单一化,要善于将各种版本教材结合起来。尤其是对地理案例和地理材料的使用,争取将最新颖最时尚的地理素材展示给学生,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和思维冲击。其次,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的机会,避免思路的僵化,有艺术地进行课堂提问。问题的设置应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分析要突破思维定式,摆脱传统束缚,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重视时间和空间的组合,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要敢于大胆假设,从而有所突破。同时也要注意培养收敛思维能力,注意正向与逆向、主向与侧向、形象与抽象、直觉与逻辑、本位与换位等思维的结合,让学生在多种思维的碰撞中擦出创新的灵感,逐渐提高创新能力。再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给学生进行一些创造性思维训练。例如,发散思维训练、推测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等。
  五、养成教育,让创造成为一种习惯
  高中学生具有富有想象力、冒险精神和勇于求新求异、求变求索的特征,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由课内扩展到课外,由课堂扩展到日常,要重视课外活动,跳出学习,让学生多实践。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规定了很多实践性强的专题探究活动,地理教学本身也有大量的实践余地。例如:高中地理教材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内容中农业区位因素、人类活动地域联系、人口与环境等章都要求学生亲身实践才能理解和掌握。地理实践固有特性之一是创新性强,创新机会多,创新余地大,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之外的地理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有所创造,从而把有目的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教育内化成学生的一种创新习惯,并最终发展成为创新能力。
  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键是教师要勇于更新教学观念,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框框”和“程式”,有独立性,有献身精神,善于观察和分析,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有意识地开展创造性思维教学活动,开发学生智力,造就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周宏,高长梅.创造教育全书(下卷)[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4]李桂兰,姜红娟,龚国成.21世纪创新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新概念(中册)[M].通辽: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正> 全世界范围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数量正在节节上升。WHO预测到2020年,COPD将排名世界致死性疾病第三位和致残性疾病第五位。美国统计学家估计:患COPD的患者有1
为了创制小麦抗病、优质育种的重要中间材料,加速丰产、优质、综合抗逆性好的小麦新品种选育进程,以抗赤霉病小麦品种苏麦3号和优质面包小麦安农94212、扬麦158等为亲本配置杂
为应对江苏“五严”新政“减负增效”命题,我校致力于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自主探究模式的探索,一度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导学案编制模式。其栏目包括:高考目标定位、知识体系构建(以填空题形式呈现知识框架)、问题探究、实战演练。其主导思想是让学生在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过程中提升学科思想,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和自主展示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能独立对历史问题提出看法。  但在日常的自主探究课堂中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