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学生需求的视角对英语教学进行分析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学习者的基本学习情况、个体愿望、学习过程需求和学习环境需求四个方面调查了解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需求,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使大学英语教学满足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需求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8-0072-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3.018
1 . 引言
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著名学者王守仁在 《全面、准确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文中指出《课程要求》基本的出发点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要转向学习者,要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然而,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仍存在着学生出勤率低、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堂参与不积极的现象。笔者认为要使大学英语教学满足学生的需要,就必须从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大学英语教学。Widdowson(1981)指出,需求是“外语学习者为真正习得一门语言所必须要做的事。”Long(2005: 1)也指出,在外语教学领域,需求分析的重要性等同于医生对病人开处方前的诊断。笔者认为,基于学生的角度对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进行分析,有以下意义:①需求分析能保证大学英语课程始终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服务;②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学习效率;③通过个人需求分析,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的策略和方向。
2 . 研究方法
2 . 1 研究问题
(1)大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需求是什么?
(2)基于需求分析理论,有哪些措施可以改进大学英语教学?
2 . 2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河南省某三本院校大二的205名学生,涉及的专业包括会计、金融学、旅游管理、金融(保险方向)、财务管理。2012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有着自己的看法和需求。因此,调查这批学生的需求能够真正了解他们对大学英语学习的需求。
2 . 3 研究工具
本研究依据陈冰冰构建的学生个人需求分析模型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学习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班级、高考英语成绩,目前课外学习英语的时间以及目前的英语水平;第二部分为学习者个体愿望;第三部分为学习过程需求,第四部分为学习环境需求。
2 . 4 问卷回收
学生问卷于2013年10月对学生所在班级发放调查问卷并当场收回问卷。在调查问卷发放前,笔者向他们解释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有的问卷在30分钟内完成。
3 . 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5份,问卷全部收回,回收率100%。除去5份不合格的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7.5%。下面笔者将对调查问卷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3 . 1 学生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学生高考成绩在60~130之间,其中以90~110分居多,占到了总数的73%。72.5%的学生每天课下学习英语的时间不到1个小时,这与大纲要求的学习时间相去甚远。对于目前的听力水平,有40%的学生选择的是能跟上老师用英语授课,29%的学生选择的是能听懂听力教程大部分内容,仅有7%的学生选择的是能听懂VOA special English,这一项对学生听力水平有较高要求。对于目前的口语水平,有60%的学生选择了可以用简单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22%的同学选择能用英语就一般话题展开讨论,16%的同学选择了能和外国人进行一般交谈,仅有2%的同学选择在复杂的社交环境中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关于阅读水平,45%的同学选择了能读懂词汇量较小的文章,选择能读懂大学英语课本上的文章为31%,21%的同学选择能读懂普通的英语文章,仅有3%的人选择能读懂大部分英语文章。至于写作水平,37%人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书面交流,58%的人选择就某一话题表达自己的基本观点。能用英文撰写一般的论文摘要和能用英语撰写本专业的学术论文仅为2.5%。对于目前英语学习中的困难,排在前三位的是听力(45%)、口语(22.5%)和阅读(15%)。
调查结果分析:大多数学生目前的听说读写水平都已经达到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的一般要求,但很少有同学达到较高要求或者更高要求。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学习中最大的困难为听力和口语。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但对听力和口语的重视程度却不够,而且大多数学校并没开设听力和口语课,再加上学生平时缺少对这两方面的练习,所以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都比较薄弱。
3 . 2 学习者的个体愿望
关于最想提高的英语技能,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口语(53.5%)、听力(51.5%)和翻译(22.5%),其次是词汇(19.5%)、写作(17%)、语法(10.5%)和文化背景知识(4.5%)。对于英语学习动机,为以后工作、学习而学习英语的人为125人,占62.5%;通过考试的为55人,占27.5%;为兴趣而学的人仅为8.5%。
调查结果分析:虽然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都比较薄弱,但学生学习的愿望还是比较强烈。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学生之所以想提高自己的口语、听力和翻译水平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三项技能会对他们的就业和工作有帮助。这与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关系。从我们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是工具型动机。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动机为考证(四、六级证)和求职、出国而非出于个人兴趣和爱好。学生学习英语的外在动机大于内部动机。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以后找工作所需而非出于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 . 3 学习过程需求
关于学习策略,课后通过自己感兴趣的其他方式,如看电影、听歌的最多,为46.5%人。利用课堂时间按照课本进度和课堂教学学习的为38.5%,采用做练习题和其他方式的同学为15%。关于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选择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同学占到了受访学生总数的73.5%。对于如何提高自己英语水平,73.5%的学生选择记忆单词,51%的同学选择练习听力和练习口语的同学占到51%和42%。
调查结果分析:超过半数的学生还是利用传统的学习策略学习英语,这说明学生还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先进的学习策略学习英语。而学生学习英语所用的策略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学习英语的效果。而不管学生的英语程度如何,大多数的学生对英语学习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这就有利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采用正确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3 . 4 学习环境需求
3.4.1 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模式
有63%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是帮助者和指导者;15%的同学认为应是动机激发者;20%的学生选择的是学习协助者和传授知识者,仅有2%的同学选择的是培训者的角色。关于老师的授课方式:48.5%的学生选择的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35.5%的同学选择了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网络教学为主和其他方式为16%。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为师生互动(62.5%);其次为教师讲解为主(18%)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11%);选择网络教学为主和其他方式为8.5%。
调查结果分析:能够给学生帮助和指导的教师最受学生的欢迎,因为这样的教师更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还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学生并不喜欢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也是造成大学英语课堂气氛沉闷不活跃和课堂活动参与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师生互动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更加希望教师用英文教学。
3.4.2 课堂参与度
超过半数的学生(63.5%)很少参与或不参与课堂活动;选择有时参与以及选择积极参与的学生为35.5%。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活动类型为小组活动(47%),其次为角色表演(30%),独自学习(14.5%)和结对子(8.5%)。
调查结果分析:学生不愿意参加或很少参加课堂活动一方面是由于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不佳,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但学生喜欢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3.4.3 课程设置
6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英语选修。希望开设的英语选修课依次为:英美影视和歌曲(46%);商务英语(41%);英美文化(40%);英美语音或交际口语(39%),专业英语(25%);英美文学(16.5%);科技英语(7.5%)。
调查结果分析:大多数学生认为应该开设英语选修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社会对大学生外语能力的要求已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的趋势,用人单位也要求大学毕业生能不借助翻译人员用专业英语进行交流。课程设置必须根据学生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行不断的调整以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4 . 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学生是教学和学习的主体,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真正需求的基础上。只有了解学生的需求,大学英语教学才会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通过本次调查,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满足学习者的需求,特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4 . 1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英语教师的个人魅力、言谈举止、教学能力以及渊博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不断增强自身修养,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征服学生,使学生爱上英语这门课程。此外,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安排是否巧妙得当是能否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另一关键因素。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明确教学目标,针对教学目标,提出相应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其次,在课堂中要善于安排课堂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分组讨论、英语演讲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目前,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来源。教师可以借助网络等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推荐经典的英美电视剧和电影,为学生的外语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
4 . 2 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
目前大学英语课程并没有开设可以能够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学生,这与学生的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笔者认为,应该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进行适当调整,如:在第一学年,可开设通用英语课程。通过通用英语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外语综合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第二学年,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专门用途英语应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可以确保学生达到《课程要求》规定的统一培养的目标和要求。选修课可以依据学生专业开设,比如旅游专业可开设旅游英语;金融专业可开设金融英语和商务英语课程。在第三学年可开设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选修课。主要课程可包括:英美文化概况、跨文化交际、英美文学选读、西方历史等。这些课程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识。
4 . 3 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技巧
大学英语课堂活动参与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疲倦甚至厌烦。因此,教师必须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只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和主导作用。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反复枯燥地讲解单词、语法和语言点,教师的主要责任是通过引导学生去思考,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英语学习过程中去。第三,教师应转变传统上重读写,轻听说的教学理念,转而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参考文献
Allwright, R. Perceiving and pursuing learner’s needs[A]. In M. Geddes & G. Sturtridge (eds.). Individualization[C]. Oxford: Modern English Publications, 1982: 24-31.
Berwick, R. Needs assessment in language programm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A]. In R. Johnson(ed.). 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C]. Cambridge: CUP, 1989: 48-62.
Brindley, G. The role of needs analysis in adult ESL programme design[A]. In R. john son (ed.). 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C]. Cambridge: CUP, 1989.
Howatt, A. 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 Oxford: OUP, 1984.
Hutchinson, T. & A. Water.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 Cambridge: CUP, 1987.
Long, M. H. Second Language Needs Analys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Munby, J. 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M]. Cambridge: CUP, 1978.
Robinson, P. ESP Today: A Pracitioners Guide[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1991.
Widdowson, H. G.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Criteria for course design[A]. In L. Selinker, E. Tarone, and V. Hanzedi(eds.). English for Academic and Technical Purposes: Studies in Honor of Louis Trimble[C]. New York: Newbury House, 1981.
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外语学刊,2010(2).
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3).
陈冰冰、王欢.国内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7).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王守仁.全面、准确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外语,2010(3).
关键词:需求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8-0072-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3.018
1 . 引言
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著名学者王守仁在 《全面、准确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文中指出《课程要求》基本的出发点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要转向学习者,要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然而,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仍存在着学生出勤率低、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堂参与不积极的现象。笔者认为要使大学英语教学满足学生的需要,就必须从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大学英语教学。Widdowson(1981)指出,需求是“外语学习者为真正习得一门语言所必须要做的事。”Long(2005: 1)也指出,在外语教学领域,需求分析的重要性等同于医生对病人开处方前的诊断。笔者认为,基于学生的角度对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进行分析,有以下意义:①需求分析能保证大学英语课程始终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服务;②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学习效率;③通过个人需求分析,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的策略和方向。
2 . 研究方法
2 . 1 研究问题
(1)大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需求是什么?
(2)基于需求分析理论,有哪些措施可以改进大学英语教学?
2 . 2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河南省某三本院校大二的205名学生,涉及的专业包括会计、金融学、旅游管理、金融(保险方向)、财务管理。2012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有着自己的看法和需求。因此,调查这批学生的需求能够真正了解他们对大学英语学习的需求。
2 . 3 研究工具
本研究依据陈冰冰构建的学生个人需求分析模型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学习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班级、高考英语成绩,目前课外学习英语的时间以及目前的英语水平;第二部分为学习者个体愿望;第三部分为学习过程需求,第四部分为学习环境需求。
2 . 4 问卷回收
学生问卷于2013年10月对学生所在班级发放调查问卷并当场收回问卷。在调查问卷发放前,笔者向他们解释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有的问卷在30分钟内完成。
3 . 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5份,问卷全部收回,回收率100%。除去5份不合格的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7.5%。下面笔者将对调查问卷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3 . 1 学生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学生高考成绩在60~130之间,其中以90~110分居多,占到了总数的73%。72.5%的学生每天课下学习英语的时间不到1个小时,这与大纲要求的学习时间相去甚远。对于目前的听力水平,有40%的学生选择的是能跟上老师用英语授课,29%的学生选择的是能听懂听力教程大部分内容,仅有7%的学生选择的是能听懂VOA special English,这一项对学生听力水平有较高要求。对于目前的口语水平,有60%的学生选择了可以用简单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22%的同学选择能用英语就一般话题展开讨论,16%的同学选择了能和外国人进行一般交谈,仅有2%的同学选择在复杂的社交环境中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关于阅读水平,45%的同学选择了能读懂词汇量较小的文章,选择能读懂大学英语课本上的文章为31%,21%的同学选择能读懂普通的英语文章,仅有3%的人选择能读懂大部分英语文章。至于写作水平,37%人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书面交流,58%的人选择就某一话题表达自己的基本观点。能用英文撰写一般的论文摘要和能用英语撰写本专业的学术论文仅为2.5%。对于目前英语学习中的困难,排在前三位的是听力(45%)、口语(22.5%)和阅读(15%)。
调查结果分析:大多数学生目前的听说读写水平都已经达到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的一般要求,但很少有同学达到较高要求或者更高要求。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学习中最大的困难为听力和口语。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但对听力和口语的重视程度却不够,而且大多数学校并没开设听力和口语课,再加上学生平时缺少对这两方面的练习,所以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都比较薄弱。
3 . 2 学习者的个体愿望
关于最想提高的英语技能,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口语(53.5%)、听力(51.5%)和翻译(22.5%),其次是词汇(19.5%)、写作(17%)、语法(10.5%)和文化背景知识(4.5%)。对于英语学习动机,为以后工作、学习而学习英语的人为125人,占62.5%;通过考试的为55人,占27.5%;为兴趣而学的人仅为8.5%。
调查结果分析:虽然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都比较薄弱,但学生学习的愿望还是比较强烈。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学生之所以想提高自己的口语、听力和翻译水平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三项技能会对他们的就业和工作有帮助。这与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关系。从我们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是工具型动机。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动机为考证(四、六级证)和求职、出国而非出于个人兴趣和爱好。学生学习英语的外在动机大于内部动机。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以后找工作所需而非出于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 . 3 学习过程需求
关于学习策略,课后通过自己感兴趣的其他方式,如看电影、听歌的最多,为46.5%人。利用课堂时间按照课本进度和课堂教学学习的为38.5%,采用做练习题和其他方式的同学为15%。关于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选择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同学占到了受访学生总数的73.5%。对于如何提高自己英语水平,73.5%的学生选择记忆单词,51%的同学选择练习听力和练习口语的同学占到51%和42%。
调查结果分析:超过半数的学生还是利用传统的学习策略学习英语,这说明学生还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先进的学习策略学习英语。而学生学习英语所用的策略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学习英语的效果。而不管学生的英语程度如何,大多数的学生对英语学习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这就有利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采用正确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3 . 4 学习环境需求
3.4.1 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模式
有63%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是帮助者和指导者;15%的同学认为应是动机激发者;20%的学生选择的是学习协助者和传授知识者,仅有2%的同学选择的是培训者的角色。关于老师的授课方式:48.5%的学生选择的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35.5%的同学选择了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网络教学为主和其他方式为16%。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为师生互动(62.5%);其次为教师讲解为主(18%)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11%);选择网络教学为主和其他方式为8.5%。
调查结果分析:能够给学生帮助和指导的教师最受学生的欢迎,因为这样的教师更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还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学生并不喜欢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也是造成大学英语课堂气氛沉闷不活跃和课堂活动参与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师生互动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更加希望教师用英文教学。
3.4.2 课堂参与度
超过半数的学生(63.5%)很少参与或不参与课堂活动;选择有时参与以及选择积极参与的学生为35.5%。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活动类型为小组活动(47%),其次为角色表演(30%),独自学习(14.5%)和结对子(8.5%)。
调查结果分析:学生不愿意参加或很少参加课堂活动一方面是由于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不佳,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但学生喜欢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3.4.3 课程设置
6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英语选修。希望开设的英语选修课依次为:英美影视和歌曲(46%);商务英语(41%);英美文化(40%);英美语音或交际口语(39%),专业英语(25%);英美文学(16.5%);科技英语(7.5%)。
调查结果分析:大多数学生认为应该开设英语选修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社会对大学生外语能力的要求已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的趋势,用人单位也要求大学毕业生能不借助翻译人员用专业英语进行交流。课程设置必须根据学生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行不断的调整以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4 . 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学生是教学和学习的主体,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真正需求的基础上。只有了解学生的需求,大学英语教学才会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通过本次调查,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满足学习者的需求,特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4 . 1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英语教师的个人魅力、言谈举止、教学能力以及渊博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不断增强自身修养,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征服学生,使学生爱上英语这门课程。此外,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安排是否巧妙得当是能否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另一关键因素。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明确教学目标,针对教学目标,提出相应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其次,在课堂中要善于安排课堂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分组讨论、英语演讲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目前,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来源。教师可以借助网络等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推荐经典的英美电视剧和电影,为学生的外语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
4 . 2 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
目前大学英语课程并没有开设可以能够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学生,这与学生的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笔者认为,应该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进行适当调整,如:在第一学年,可开设通用英语课程。通过通用英语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外语综合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第二学年,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专门用途英语应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可以确保学生达到《课程要求》规定的统一培养的目标和要求。选修课可以依据学生专业开设,比如旅游专业可开设旅游英语;金融专业可开设金融英语和商务英语课程。在第三学年可开设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选修课。主要课程可包括:英美文化概况、跨文化交际、英美文学选读、西方历史等。这些课程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识。
4 . 3 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技巧
大学英语课堂活动参与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疲倦甚至厌烦。因此,教师必须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只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和主导作用。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反复枯燥地讲解单词、语法和语言点,教师的主要责任是通过引导学生去思考,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英语学习过程中去。第三,教师应转变传统上重读写,轻听说的教学理念,转而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参考文献
Allwright, R. Perceiving and pursuing learner’s needs[A]. In M. Geddes & G. Sturtridge (eds.). Individualization[C]. Oxford: Modern English Publications, 1982: 24-31.
Berwick, R. Needs assessment in language programm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A]. In R. Johnson(ed.). 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C]. Cambridge: CUP, 1989: 48-62.
Brindley, G. The role of needs analysis in adult ESL programme design[A]. In R. john son (ed.). 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C]. Cambridge: CUP, 1989.
Howatt, A. 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 Oxford: OUP, 1984.
Hutchinson, T. & A. Water.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 Cambridge: CUP, 1987.
Long, M. H. Second Language Needs Analys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Munby, J. 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M]. Cambridge: CUP, 1978.
Robinson, P. ESP Today: A Pracitioners Guide[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1991.
Widdowson, H. G.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Criteria for course design[A]. In L. Selinker, E. Tarone, and V. Hanzedi(eds.). English for Academic and Technical Purposes: Studies in Honor of Louis Trimble[C]. New York: Newbury House, 1981.
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外语学刊,2010(2).
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3).
陈冰冰、王欢.国内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7).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王守仁.全面、准确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外语,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