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跟海子接触有四年时间。因之诗社和诗。
1983年9月,我入政法时,海子也入政法。不过,我当时的身份是学生,海子的身份是教工。我说的政法,是指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41号——中国政法大学(当时门口校牌子上的字是彭真的手书,现在改为邓小平手书了。入校时校长是刘复之,毕业时校长是邹瑜)。那一年,中国政法大学是在全国范围内首届招生(之前为北京政法学院),一下子就从内蒙古招来50人。我是其中之一。哐当哐当!哐当哐当!我是坐了一夜的草原列车进京的。当我背着行李,拎着网袋(里面装着洗脸盆和牙具),步履兴奋地被人流裹挟着,走出布满煤尘、异味弥漫的西直门火车站出站口的时候,天就亮了。
我知道,草原和沙地离我远去,新的一页已经掀开。
政法大学南校门之外就是小月河。河里蛙鸣喧嚣,河岸荒草连天。我当时想,若是把老家的羊赶来,一定会个个吃得膘肥体壮。城里的草,就那么白白长着,派不上用场,真是可惜了。
我本来第一志愿报的是北京广播学院,偏偏没被录取,却被第二志愿的中国政法大学录取了。当时,政法大学还没有分系分专业,可见当时办学之仓促(好像入学半年后才分系分专业)。
入校后给校刊投稿,就认识了校刊编辑吴霖和海子。吴霖有两个笔名,也叫江南,也叫陈默,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海子原名查海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吴霖和海子在一个办公室,面对面办公。我当时在校刊发表的第一首诗是《老教授的书屋》,责任编辑是吴霖。虽说中国政法大学是以培养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为主的政法高等院校,但法律课堂上的许多大学生仍然做着文学梦。这是一种悖谬——法律的功能是使每个人都成为理性的人;而文学的功能是使每个人成为感性的人。
法律是收敛和约束情感,使看不见的东西不被看见。而文学则是张扬和放大情感,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而且不光是使自己看见,更是通过自己的表达使别人看见。
从本质上说,每个人都渴望看见——看见青春的美,看见生活的美,看见世界的美。
那个年代,正是校園诗歌盛行时期。那个年代,正是校园文学气象万千的时代。今天,当我转过身去,向着那个时代遥望的时候,腾的一下,浑身有一股热流在澎湃涌动。——我们应该向那个时代致敬!
在吴霖的鼓动之下,经校团委和校学生会批准,我便不知天高地厚地发起成立了中国政法大学诗社。海报刚刚贴出去,就有上百人报名参加。我们还是从严掌握的——最后通过审核作品和面试,录取了55名同学为诗社成员。我被任命为首任社长。副社长是王彦、张国森。骨干有曹洪波、李艳丽、王淑敏、郁红祥、齐晓天、王光、孔平、贾梅、李成林、孟朝来、荀红艳、武彦彬、商磊、庞琼珍、付洪伟等。同时,我们还创办了一本诗刊《星尘》。我任主编。刊名是吴霖起的,“星尘”二字是我们班的同学朱宏霞手书的。那家伙来自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从来不去上课,整天躺在宿舍床上读《红楼梦》。是个烟鬼,床底下全是烟屁股。面黄肌瘦的,就像旧社会受苦受难的人。
当时,校领导江平、宋振国、解战原、张晋藩及老师高潮、宁致远、张效文、王洁、隋彭生、于波、马宏俊、唐师曾、丁元力等都很支持诗社的工作。校记者团团长、学兄毛磊也给予热情的帮助。
在我的建议下,吴霖被聘为诗社名誉社长,海子被诗社聘为顾问。也就是从那时起,海子发表诗歌开始用“海子”这个笔名了。海子生就一张娃娃脸,那时没有多少人注意他。海子生活上过于邋遢,不修边幅,胡子乱蓬蓬的。吴霖是上海人,戴一副眼镜,风流倜傥,满腹经纶,我们都称他吴老师。但对海子从没唤过老师,就叫小查。他的额头和鼻尖总是汗津津的,一副羞涩的样子。当时的海子“一穷二白”,没有底气没有自信。
唐师曾(当时是教国际政治课的老师,后来成了新华社著名记者)为讨诗社漂亮女生欢心,哐当哐当躺在地上拍照片,拿给海子要求在校刊上发表,却每每都被海子说“不”。于是,“唐老鸭”给海子起了个绰号“扎卡”。——大概是因为海子的面相长得有点像印度电影《流浪者》里的坏蛋扎卡吧。不过,海子反过来也给唐师曾起了个绰号——“糖包子”。一个“扎卡”,一个“糖包子”,都无恶意,算是一对一抵消了。他们教工之间的事,我们不便多嘴。毕竟,我们是学生。
诗社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办刊物,举办诗歌朗诵会(朗诵会多半是由查卫民和张卫宁主持。朗诵会上,曹洪波每每都会登台,以咬牙切齿的表情朗诵一首自己的诗作——啊!风!——啊!雨!——啊!闪电!常会引来满堂笑声),搞诗歌讲座……政法大学成为当时高校诗歌重镇。我曾带人专门去臧克家先生的家里拜访,请教老先生一些诗歌问题。我们请邹荻帆、梁晓声、刘湛秋、徐刚、顾城等作家和诗人来学校跟诗社成员座谈。北大、师大、人大、邮电等诗社的人常过来交流。北大的西川(刘军)来政法次数最多。当然,他来的次数稠密,除诗歌之外,还另有原因。什么原因?别问我,问我我也不会说。
诗社没有办公场所,实际上,我的宿舍就是诗社办公室。当时,全国几十所高校的诗社负责人跟我有过联系,我每天都能接到六七封,甚至十几封信件。当然,不光都是投稿,也有探讨诗歌创作方面的信,也有油印的刊物,油印的诗集,也有——也有朦朦胧胧表白那个意思的信。读信,是我每天最快乐的事。
回想当年,我们的青春和梦想都是与诗相伴的。诗,让我们沉浸在幸福中。
有一次,我们请某诗人来校讲座,结果,那个诗人因故没来,我就跑到校刊编辑部找吴霖救场,偏巧吴霖不在,就跟海子说:“小查,你来救场吧,你讲。”海子说:“讲什么啊?”我说:“你就讲朦胧诗吧,对付一个多小时就行。”
海子说:“不行,临时抱佛脚,我哪有那本事啊!”
我说:“今天听讲座的可全是漂亮女生,你不去讲会后悔的。”海子的眼里放出欢喜的光芒。海子是鱼,女生是鱼钩。漂亮女生,是钓海子这条鱼的鱼钩。于是,海子就跟我来到那间教室。
不过,确实有点难为海子了。那次讲座由我主持,海子都讲了什么,我一句都记不得了。只记得他的额头和鼻尖上浸满了汗珠,讲话的逻辑有些凌乱。然而,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就是在那次讲座的现场,他的目光与坐在头排认真听讲的一位女生的目光,倏地碰撞在一起——海子的初恋开始了。
1983年9月,我入政法时,海子也入政法。不过,我当时的身份是学生,海子的身份是教工。我说的政法,是指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41号——中国政法大学(当时门口校牌子上的字是彭真的手书,现在改为邓小平手书了。入校时校长是刘复之,毕业时校长是邹瑜)。那一年,中国政法大学是在全国范围内首届招生(之前为北京政法学院),一下子就从内蒙古招来50人。我是其中之一。哐当哐当!哐当哐当!我是坐了一夜的草原列车进京的。当我背着行李,拎着网袋(里面装着洗脸盆和牙具),步履兴奋地被人流裹挟着,走出布满煤尘、异味弥漫的西直门火车站出站口的时候,天就亮了。
我知道,草原和沙地离我远去,新的一页已经掀开。
政法大学南校门之外就是小月河。河里蛙鸣喧嚣,河岸荒草连天。我当时想,若是把老家的羊赶来,一定会个个吃得膘肥体壮。城里的草,就那么白白长着,派不上用场,真是可惜了。
我本来第一志愿报的是北京广播学院,偏偏没被录取,却被第二志愿的中国政法大学录取了。当时,政法大学还没有分系分专业,可见当时办学之仓促(好像入学半年后才分系分专业)。
入校后给校刊投稿,就认识了校刊编辑吴霖和海子。吴霖有两个笔名,也叫江南,也叫陈默,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海子原名查海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吴霖和海子在一个办公室,面对面办公。我当时在校刊发表的第一首诗是《老教授的书屋》,责任编辑是吴霖。虽说中国政法大学是以培养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为主的政法高等院校,但法律课堂上的许多大学生仍然做着文学梦。这是一种悖谬——法律的功能是使每个人都成为理性的人;而文学的功能是使每个人成为感性的人。
法律是收敛和约束情感,使看不见的东西不被看见。而文学则是张扬和放大情感,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而且不光是使自己看见,更是通过自己的表达使别人看见。
从本质上说,每个人都渴望看见——看见青春的美,看见生活的美,看见世界的美。
那个年代,正是校園诗歌盛行时期。那个年代,正是校园文学气象万千的时代。今天,当我转过身去,向着那个时代遥望的时候,腾的一下,浑身有一股热流在澎湃涌动。——我们应该向那个时代致敬!
在吴霖的鼓动之下,经校团委和校学生会批准,我便不知天高地厚地发起成立了中国政法大学诗社。海报刚刚贴出去,就有上百人报名参加。我们还是从严掌握的——最后通过审核作品和面试,录取了55名同学为诗社成员。我被任命为首任社长。副社长是王彦、张国森。骨干有曹洪波、李艳丽、王淑敏、郁红祥、齐晓天、王光、孔平、贾梅、李成林、孟朝来、荀红艳、武彦彬、商磊、庞琼珍、付洪伟等。同时,我们还创办了一本诗刊《星尘》。我任主编。刊名是吴霖起的,“星尘”二字是我们班的同学朱宏霞手书的。那家伙来自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从来不去上课,整天躺在宿舍床上读《红楼梦》。是个烟鬼,床底下全是烟屁股。面黄肌瘦的,就像旧社会受苦受难的人。
当时,校领导江平、宋振国、解战原、张晋藩及老师高潮、宁致远、张效文、王洁、隋彭生、于波、马宏俊、唐师曾、丁元力等都很支持诗社的工作。校记者团团长、学兄毛磊也给予热情的帮助。
在我的建议下,吴霖被聘为诗社名誉社长,海子被诗社聘为顾问。也就是从那时起,海子发表诗歌开始用“海子”这个笔名了。海子生就一张娃娃脸,那时没有多少人注意他。海子生活上过于邋遢,不修边幅,胡子乱蓬蓬的。吴霖是上海人,戴一副眼镜,风流倜傥,满腹经纶,我们都称他吴老师。但对海子从没唤过老师,就叫小查。他的额头和鼻尖总是汗津津的,一副羞涩的样子。当时的海子“一穷二白”,没有底气没有自信。
唐师曾(当时是教国际政治课的老师,后来成了新华社著名记者)为讨诗社漂亮女生欢心,哐当哐当躺在地上拍照片,拿给海子要求在校刊上发表,却每每都被海子说“不”。于是,“唐老鸭”给海子起了个绰号“扎卡”。——大概是因为海子的面相长得有点像印度电影《流浪者》里的坏蛋扎卡吧。不过,海子反过来也给唐师曾起了个绰号——“糖包子”。一个“扎卡”,一个“糖包子”,都无恶意,算是一对一抵消了。他们教工之间的事,我们不便多嘴。毕竟,我们是学生。
诗社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办刊物,举办诗歌朗诵会(朗诵会多半是由查卫民和张卫宁主持。朗诵会上,曹洪波每每都会登台,以咬牙切齿的表情朗诵一首自己的诗作——啊!风!——啊!雨!——啊!闪电!常会引来满堂笑声),搞诗歌讲座……政法大学成为当时高校诗歌重镇。我曾带人专门去臧克家先生的家里拜访,请教老先生一些诗歌问题。我们请邹荻帆、梁晓声、刘湛秋、徐刚、顾城等作家和诗人来学校跟诗社成员座谈。北大、师大、人大、邮电等诗社的人常过来交流。北大的西川(刘军)来政法次数最多。当然,他来的次数稠密,除诗歌之外,还另有原因。什么原因?别问我,问我我也不会说。
诗社没有办公场所,实际上,我的宿舍就是诗社办公室。当时,全国几十所高校的诗社负责人跟我有过联系,我每天都能接到六七封,甚至十几封信件。当然,不光都是投稿,也有探讨诗歌创作方面的信,也有油印的刊物,油印的诗集,也有——也有朦朦胧胧表白那个意思的信。读信,是我每天最快乐的事。
回想当年,我们的青春和梦想都是与诗相伴的。诗,让我们沉浸在幸福中。
有一次,我们请某诗人来校讲座,结果,那个诗人因故没来,我就跑到校刊编辑部找吴霖救场,偏巧吴霖不在,就跟海子说:“小查,你来救场吧,你讲。”海子说:“讲什么啊?”我说:“你就讲朦胧诗吧,对付一个多小时就行。”
海子说:“不行,临时抱佛脚,我哪有那本事啊!”
我说:“今天听讲座的可全是漂亮女生,你不去讲会后悔的。”海子的眼里放出欢喜的光芒。海子是鱼,女生是鱼钩。漂亮女生,是钓海子这条鱼的鱼钩。于是,海子就跟我来到那间教室。
不过,确实有点难为海子了。那次讲座由我主持,海子都讲了什么,我一句都记不得了。只记得他的额头和鼻尖上浸满了汗珠,讲话的逻辑有些凌乱。然而,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就是在那次讲座的现场,他的目光与坐在头排认真听讲的一位女生的目光,倏地碰撞在一起——海子的初恋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