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病毒、网络黑客、过分痴迷上网、微博散布谣言和网络色情这些负面的影响的客观存在给青年学生的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和不良影响,我们不仅要教会青年学生如何使用网络,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文明理性地去使用网络。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并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强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全面提升信息素养。
【关键词】网络; 道德失范; 家庭; 学校; 社会
背景:
2011年06月19日《京华时报》报道:广东揭阳酷爱计算机编程的高二学生吴盛宇,制作盗取QQ密码的木马程序并出售,四个月共牟利8000多元在丰台法院接受审判;
2011年08月31日《羊城晚报》报道: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思科信息学院大四学生何某利用系统溢出漏洞进行病毒攻击行为,造成广外大学城校区校园网发生大规模网络异常,部分上网用户被强制关机的后果;
2011年11月16日《广州日报》报道:16岁网瘾少年为弄点钱上网劫杀独居老人抛尸屋外水井中被河源市东源县检察院审查上诉;
2012年03月15日中国新闻网报道:新疆两学生王某、叶某为博点击率,网上发布造谣信息造成极大负面影响被刑拘;
2012年04月10日网易新闻:玉山县三名初中生沉迷网络色情,竟将同班女生骗至宾馆强奸,被检察院以强奸罪批捕;……
网络道德失范事件林林总总,不胜枚举。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思想斗争阵地。网络病毒、网络黑客、过分痴迷上网、微博散布谣言和网络色情这些负面的影响的客观存在给青年学生的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和不良影响,教育部陈至立部长在中小学信息技术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也带来了一些令人不安的问题,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网络又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既丰富多彩,又诱惑无限,应以开放理性的心态来迎接它。我们不仅要教会青年学生如何使用网络,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文明理性地去使用网络。面对网络给青年学生良好道德形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粗暴地切断青少年与互联网的关系,而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并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强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全面提升信息素养。
1 家庭教育的方法
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会事半功倍。很多孩子之所以成为网络“问题孩子”,与家长们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有着很大的关系。家庭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1 家长要主动积极地学习有关网络知识:家长应主动积极地学习有关网络知识,遇到问题就不会出现束手无策的局面。事实上,当今社会,家长的社会化问题已日显突出,相对于青少年而言成人面临社会化的情形更严峻、更困难。因此,家长要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才有资格、有能力去影响和教育孩子。
1.2 循循善诱:家长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网络作为一种资源、一种方式,能够为学习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但网络上同样存在着不健康或青少年不宜接触的东西,一开始就给孩子打上一剂“预防针”。家长还可以有意识地向孩子提供一些适合孩子的网址(如童网、摇篮网、红泥巴、童趣网、中国少年在线、中青网、雏鹰网、毛毛先锋网等),以消除学生上网的盲目性,让孩子减少受不良网站影响的机会。当发现孩子在网络上有不良现象时,不能一味地训斥、封杀,而应重“疏”轻“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1.3 监控上网时间与内容:家长有责任去了解孩子每天会花多长时间上网,在网上做些什么,希望从网络上获得哪些内容等,要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和地点。上网的频度和时间要适合孩子的学习要求和身心发育情况,不能过于频繁、用时太多,每天上网平均不要超过1.5小时。要使用“安全浏览技术”,运用绿色上网软件,屏蔽少儿不宜的网站及信息内容。可以把电脑从书房、卧室搬至容易监控的客厅里。
1.4 转移孩子的网络兴趣:一方面,把孩子对网络的兴趣转移到其他方面。例如,与孩子一起到博物馆、展览馆参观,一起看电视和球赛,一起玩球、下棋、外出散步等等,通过合理安排孩子的课外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业余爱好和兴趣。另一方面,把孩子浏览网页的兴趣引导到参加有关网页设计的比赛中去,增长电脑知识。
1.5 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要想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和上网习惯,家长必须為孩子做好榜样,特别是家长与孩子共用一台电脑的家庭。如果孩子的家长在家里经常浏览黄色网站,孩子就会由好奇、兴奋到效仿、试验,其后患无穷。如果要求孩子不要有“网瘾”,家长首先不要有“网瘾”。因此,每个家长都应当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形象去感染孩子。
1.6 经常与学校、社区沟通:任何教育都不可能是封闭、孤立的,家庭的网络道德教育也是如此。家长应当主动与社区、学校进行沟通,及时获取信息,争取多方支持。例如,可以要求社区加强对网吧的管理,防止网吧中的一些不良的东西影响孩子。可以经常到学校去,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更应特别重视与孩子的日常沟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任何忽视与孩子沟通的行为都是不正确的。
总之,网络道德建设是关系孩子健康成长的大事,必须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只有通过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摸索,才能使网络成为当代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2 学校教育的方法
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教育的成效决定青少年的网络道德修养。所以,必须有相关的学校教育方法的指引。
2.1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搭起文明上网的平台。教师首先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青年学生的表率。在了解网络的同时,教师为人师表,也必须率先垂范,做好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青年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应制订了教师上网的相关规定,规范教师的上网行为,保证教师对青年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 2.2 要在青年学生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的教育, 利用主题班会、级会、校会规范,青年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
2.3 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利用各学科,尤其是信息技术学科,适时进行道德、法律意识渗透教育;可以从环保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点击一次鼠标会增加7克二氧化碳排放。
2.4 营造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提高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利用学校宣传栏、微机室的相关规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个别学校只重视学校的“硬件”建设,特别是应试教育取代了人文教育,忽视了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的人格缺陷。以德育课为例,从现实来说,这门课更多是一门成绩,并非成为指导自己的活动的信念,而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把他律变为自律。
3 社会社区层面
现代社会由于有了网路,让我们方便不少。我们可以根据网络在很短的時间里了解世界各地的很多知识,有多我们想要了解的信息。所以说,现今社会是一个被网络包围的社会。无论是身处什么位置,无论是否踏入这个社会,网络,便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伴侣,一个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
3.1 净化社会环境,对网吧进行规模化、规范化的经营。社会在发展,人也在发展,一些丑陋的东西也会伴随着出现。诸如自私、极端利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缺乏廉耻心等等。青少年的心理活动会受到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文化、道德、法律等意识形态发展,善恶、是非、美丑、荣辱等观念更新的影响。社会影响中较为常见的是社会舆论,它包括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等方面的宣传,人们的传统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流行时尚等等。不良的社会舆论会扰乱人的思维和判断,使人在处理问题时感到迷惘,甚至缺乏独立思考能力,随波逐流,不利于个性的发展。对于学生上网出现的种种问题,全社会都要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局面,有关的主管部门还必须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如对网吧进行规模化、规范化的经营等等。
3.2 社区道德宣传宣讲,法律教育氛围的营造。社区、小区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身资源,创办网络道德、法律宣传栏目,表扬先进,鞭策后进;邀请道德模范、名人现场宣讲,用弘扬网络道德、遵守法律的意识来占据居民的心灵。
不是结语的结语: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当代青少年学生走上社会后,用网络造福人类还是祸害人类,取决于他们如何利用这一工具,取决于他们的网络道德素养。因此,我们要在引导学生学习网络知识的同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并行,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培养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使学生学会正确运用网络,真正成为新世纪网络世界的主人。
【关键词】网络; 道德失范; 家庭; 学校; 社会
背景:
2011年06月19日《京华时报》报道:广东揭阳酷爱计算机编程的高二学生吴盛宇,制作盗取QQ密码的木马程序并出售,四个月共牟利8000多元在丰台法院接受审判;
2011年08月31日《羊城晚报》报道: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思科信息学院大四学生何某利用系统溢出漏洞进行病毒攻击行为,造成广外大学城校区校园网发生大规模网络异常,部分上网用户被强制关机的后果;
2011年11月16日《广州日报》报道:16岁网瘾少年为弄点钱上网劫杀独居老人抛尸屋外水井中被河源市东源县检察院审查上诉;
2012年03月15日中国新闻网报道:新疆两学生王某、叶某为博点击率,网上发布造谣信息造成极大负面影响被刑拘;
2012年04月10日网易新闻:玉山县三名初中生沉迷网络色情,竟将同班女生骗至宾馆强奸,被检察院以强奸罪批捕;……
网络道德失范事件林林总总,不胜枚举。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思想斗争阵地。网络病毒、网络黑客、过分痴迷上网、微博散布谣言和网络色情这些负面的影响的客观存在给青年学生的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和不良影响,教育部陈至立部长在中小学信息技术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也带来了一些令人不安的问题,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网络又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既丰富多彩,又诱惑无限,应以开放理性的心态来迎接它。我们不仅要教会青年学生如何使用网络,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文明理性地去使用网络。面对网络给青年学生良好道德形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粗暴地切断青少年与互联网的关系,而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并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强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全面提升信息素养。
1 家庭教育的方法
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会事半功倍。很多孩子之所以成为网络“问题孩子”,与家长们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有着很大的关系。家庭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1 家长要主动积极地学习有关网络知识:家长应主动积极地学习有关网络知识,遇到问题就不会出现束手无策的局面。事实上,当今社会,家长的社会化问题已日显突出,相对于青少年而言成人面临社会化的情形更严峻、更困难。因此,家长要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才有资格、有能力去影响和教育孩子。
1.2 循循善诱:家长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网络作为一种资源、一种方式,能够为学习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但网络上同样存在着不健康或青少年不宜接触的东西,一开始就给孩子打上一剂“预防针”。家长还可以有意识地向孩子提供一些适合孩子的网址(如童网、摇篮网、红泥巴、童趣网、中国少年在线、中青网、雏鹰网、毛毛先锋网等),以消除学生上网的盲目性,让孩子减少受不良网站影响的机会。当发现孩子在网络上有不良现象时,不能一味地训斥、封杀,而应重“疏”轻“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1.3 监控上网时间与内容:家长有责任去了解孩子每天会花多长时间上网,在网上做些什么,希望从网络上获得哪些内容等,要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和地点。上网的频度和时间要适合孩子的学习要求和身心发育情况,不能过于频繁、用时太多,每天上网平均不要超过1.5小时。要使用“安全浏览技术”,运用绿色上网软件,屏蔽少儿不宜的网站及信息内容。可以把电脑从书房、卧室搬至容易监控的客厅里。
1.4 转移孩子的网络兴趣:一方面,把孩子对网络的兴趣转移到其他方面。例如,与孩子一起到博物馆、展览馆参观,一起看电视和球赛,一起玩球、下棋、外出散步等等,通过合理安排孩子的课外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业余爱好和兴趣。另一方面,把孩子浏览网页的兴趣引导到参加有关网页设计的比赛中去,增长电脑知识。
1.5 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要想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和上网习惯,家长必须為孩子做好榜样,特别是家长与孩子共用一台电脑的家庭。如果孩子的家长在家里经常浏览黄色网站,孩子就会由好奇、兴奋到效仿、试验,其后患无穷。如果要求孩子不要有“网瘾”,家长首先不要有“网瘾”。因此,每个家长都应当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形象去感染孩子。
1.6 经常与学校、社区沟通:任何教育都不可能是封闭、孤立的,家庭的网络道德教育也是如此。家长应当主动与社区、学校进行沟通,及时获取信息,争取多方支持。例如,可以要求社区加强对网吧的管理,防止网吧中的一些不良的东西影响孩子。可以经常到学校去,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更应特别重视与孩子的日常沟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任何忽视与孩子沟通的行为都是不正确的。
总之,网络道德建设是关系孩子健康成长的大事,必须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只有通过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摸索,才能使网络成为当代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2 学校教育的方法
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教育的成效决定青少年的网络道德修养。所以,必须有相关的学校教育方法的指引。
2.1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搭起文明上网的平台。教师首先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青年学生的表率。在了解网络的同时,教师为人师表,也必须率先垂范,做好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青年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应制订了教师上网的相关规定,规范教师的上网行为,保证教师对青年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 2.2 要在青年学生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的教育, 利用主题班会、级会、校会规范,青年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
2.3 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利用各学科,尤其是信息技术学科,适时进行道德、法律意识渗透教育;可以从环保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点击一次鼠标会增加7克二氧化碳排放。
2.4 营造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提高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利用学校宣传栏、微机室的相关规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个别学校只重视学校的“硬件”建设,特别是应试教育取代了人文教育,忽视了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的人格缺陷。以德育课为例,从现实来说,这门课更多是一门成绩,并非成为指导自己的活动的信念,而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把他律变为自律。
3 社会社区层面
现代社会由于有了网路,让我们方便不少。我们可以根据网络在很短的時间里了解世界各地的很多知识,有多我们想要了解的信息。所以说,现今社会是一个被网络包围的社会。无论是身处什么位置,无论是否踏入这个社会,网络,便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伴侣,一个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
3.1 净化社会环境,对网吧进行规模化、规范化的经营。社会在发展,人也在发展,一些丑陋的东西也会伴随着出现。诸如自私、极端利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缺乏廉耻心等等。青少年的心理活动会受到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文化、道德、法律等意识形态发展,善恶、是非、美丑、荣辱等观念更新的影响。社会影响中较为常见的是社会舆论,它包括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等方面的宣传,人们的传统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流行时尚等等。不良的社会舆论会扰乱人的思维和判断,使人在处理问题时感到迷惘,甚至缺乏独立思考能力,随波逐流,不利于个性的发展。对于学生上网出现的种种问题,全社会都要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局面,有关的主管部门还必须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如对网吧进行规模化、规范化的经营等等。
3.2 社区道德宣传宣讲,法律教育氛围的营造。社区、小区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身资源,创办网络道德、法律宣传栏目,表扬先进,鞭策后进;邀请道德模范、名人现场宣讲,用弘扬网络道德、遵守法律的意识来占据居民的心灵。
不是结语的结语: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当代青少年学生走上社会后,用网络造福人类还是祸害人类,取决于他们如何利用这一工具,取决于他们的网络道德素养。因此,我们要在引导学生学习网络知识的同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并行,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培养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使学生学会正确运用网络,真正成为新世纪网络世界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