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的“抛锚式”《电工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工技术》课程是我院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的技术平台共享基础课程。本文结合课程设置的特点,利用信息化平台采用了抛锚式的教学模式,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抛锚式电工技术;信息平台;课程
  我院的《电工技术》课程面向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大一学生。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是湖南省特色示范专业群,包括机电一体化技術电气自动化等五个专业。五个专业的相近技术领域主要是电气工程技术,相关职业岗位为电工,其职业岗位能力均以分析基本电路、设计电气控制电路等电工基本技能为培养起点。课程旨在重点培养学生该方面的技能,能够直接满足初级电工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要求。在专业群“平台共享、方向分立、拓展互选”的课程体系中《电工技术》是各专业方向大部分核心课程的基础和支撑。因此,《电工技术》为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的技术平台共享基础课程。
  一、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课程设计理念是基于问题导向的学习观与能力本位的质量观。
  课程设计思路是校企合作——与企业专家合作,以企业生产真实案例为蓝本,创设任务情境;学生中心——通过信息平台实施抛锚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完成任务;协同创新——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将任务迁移升华,生成新的任务情境。
  二、 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取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度,注重工程应用,强调职业能力与创新素质培养。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合作,遴选电工相关典型工作任务,剖析其理论与技能支撑点,依此整合电工基本理论;以企业真实生产案例为蓝本,融入电工职业标准,打破传统知识体系重构课程内容,共创设了10个任务情境,即设好了10个抛锚教学所需的“锚”。教学内容的组织遵循电工职业岗位能力成长规律将10个“锚”序化成了48个学时的学习任务。对接电工职业标准将10个“锚”归属到三个模块,按照电工典型工作任务流程设计了10个抛锚教学过程。
  十个任务情境——“锚”
  模块一
  任务1车门未关闭提醒电路设计
  任务2车门未关闭提醒电路仿真
  任务3车门未关闭提醒电路制作
  任务4车门未关闭提醒电路检测
  模块二
  任务5教室照明电路分析
  任务6日光灯照明电路安装
  任务7教学楼照明电路负荷计算
  任务8教学楼照明线路优化设计
  模块三
  任务9电动门拖动方案选择
  任务10电动门电气控制线路设计
  三、 课程教学模式与手段
  《电工技术》课程采用基于信息平台的抛锚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情境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以增强其学习动机,促使其为了解决问题而自发性的学习。通过设锚、抛锚、解锚、起锚、造锚五个教学环节实现课程目标。模式创新催生新的项目,如在造锚环节,师生协同合作,就某次任务情境的知识技能完成向更高层次迁移,设计出的新任务情境可作为下一个学习领域的“锚”。
  课程课内和课外分别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课内利用泛雅平台、弹幕软件等信息化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利用Multsim等仿真软件实现同步教学;利用雨课堂对教学过程实时监控保证课程评价的客观性。课外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电工创新创意竞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组织学生参与三下乡义务维修等活动,深入实践学以致用;组织学生参加与电工职业相关的学术讲座,通过校园网开设电工技术论坛、电工吧等手段,提升专业素养。
  四、 课程“锚”(学习任务)具体实施过程
  下面以教学任务日光灯照明电路安装为例,具体展示教学过程。
  (一) 抛锚——呈现任务
  教师通过泛雅学习平台发布任务,学生通过学习通接收任务、解读任务。
  (二) 解锚1—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泛雅平台资源库学习日光灯照明电路相关知识,并扫码进入《电工技术》雨课堂完成在线答题,教师利用雨课堂生成的个性化报表对学生实时监控、指导。
  (三) 解锚2—实践探究
  学生自主完成日光灯电路安装,安装完成后通过自检、互检确认功能实现。
  未成功的学生进行组内互检和小组交叉互检,查找故障。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
  为主动探究。
  (四) 起锚——协同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汇报,汇报过程中其他小组通过弹幕软件做实时评价。
  教师归纳存在问题,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协同解决。
  (五) 造锚——迁移创新
  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就本次课程的主要知识技能完成四个方面的更高层次迁移,设计一个新的任务情境。如:提出起居室照明电路设计这个新任务情境。
  五、 课程效果评价
  (一)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来源于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企业评价、第三方评价四个方面。课程结束后学生填写课程调查问卷;开设公开课,邀请同行进行测评;跟踪学生实习情况,邀请实习单位结合岗位对课程进行评价;麦可思公司提供年度课程调查报告。
  (二) 课程考核模式
  课程考核模式为过程考核 作品考核,作品为学生将任务迁移升华后生成的新任务情境。利用雨课堂实时监测考核过程、利用泛雅平台验收作品。课程考核融入职业标准,将获取电工证作为一个考核指标。推行课程结业证书 电工证的双证书课程合格标准。
  六、 课程改革成效
  总结课程改革收获,我们认为课程改革成效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 校企合作重构内容体系
  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合作,遴选电工典型工作任务,剖析其理论与技能支撑点,依此整合电工基本理论;精取企业真实生产案例为蓝本,融入电工职业标准,重构传统知识体系。由于课程内容来源实际,注重应用,改革成效显著:据麦可思连续三年针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课程调查报告反馈,课程在重要度和满意度上均有明显提升。
  (二) 双线并行优化考核手段
  课程考核模式采用双平台双证书的考核模式,双平台为雨课堂与泛雅学习平台;双证书为课程结业证书和电工证。
  (三) 信息手段改革传统模式
  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实时监控与客观评价,一直是传统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瓶颈问题,基于泛雅课程平台引入信息化手段后,教师可以利用在线监测、影音回放等手段予以很好地解决。
  参考文献:
  [1] 陈萍.抛锚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地理,2017,5.
  [2] 程丹.论抛锚式教学模式中角色转变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2.
  作者简介:肖利平,付军,湖南省长沙市,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阶段以后,学生已经开始对英语有了一定的基本了解,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有了一定的储藏量。我们的教学重点也应当有所偏移,应当从基础的知识方面转变为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我们的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英语口语应用能力都有所欠缺。我们在这种环境下要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为新的时代发展需求做出自己的努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关键词:初中英语;创新能力;思维培养  创新的能力是指
数据挖掘是一项重要的数据处理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大量看似无关联、随机的数据发现其背后的有用信息和存在的规律。通过数据挖掘,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做出科学决策,预测未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研究情境教学模式对英语语法的影响,提出情境教学模式的重要性,进一步探究情境教学与英语语法教学中的相关性,提高学生应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英语语法;策略  英语语法课是英语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但是目前该课程在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比如在进行书面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单词记忆牢固,但是语法的应用错误率较高,因此要把提高英语语法的教学放在重要位置。
摘要:每次下小学听课调研,在县城看到小学生们在英语课堂上的热烈,心中有着无限的澎湃,在乡镇小学看到课堂气氛的沉闷,我心随之落下去。我想都是兴趣造成的。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摆在小学教师面前的一个任务。因此,教师必须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培养他们的兴趣,为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培养;兴趣;小学英语  一、 巧妙导课,激发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理念!在初中日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获取知识技能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的运用能力,能为日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日语;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近几年的课堂教学的观察和实
摘要:分析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信息技术课教师课堂教学控制的办法,以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控制能力  课堂教学的控制是教师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对学生行为进行有意识引导、约束和调整的过程。课堂教学控制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课堂教学控制能力,是每一位教师需要长期面临的任务。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课课堂控制能力是教
摘要:在实施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需要进行大胆创新实践,为学生们提供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机会,利用趣味性较强的活动来吸引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养成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能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外实践活动;教学尝试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行业对于小学英语教学也提出全新的要求,学生们在学习相关英语知识的同
摘要:语言作为人类所独有的标志,既是人们交际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有力工具。可以说,语言和思维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思维越深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更加明确。而英语作为小学阶段中重要的一门语言类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可见,英语教学不仅需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还要善于注重学生内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唯有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才
摘要:信息時代的飞速发展,为初中英语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文章从“互联网 ”个性化学习、创新作业形式、展示学习平台、转变评价方式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初中生的英语学习。  关键词:互联网;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践探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