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条溪流都是群山的歌唱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jk3883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开始的害怕失败,到现在的做了再说
  北宋理学家、关学领袖张载,以他著名的四句名言“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名垂青史。他还有一句著名的话:“存,吾顺事;殁,吾宁也。”意思是,活着,我就顺应时代;死了,我就安宁了。视死如归,这是何等置生死于度外的大胸襟!有了这样的胸怀,还会有什么痛苦,哪里还有什么烦恼!
  有青年说,为什么自己总是遇到艰苦的挑战?为什么困难总是接二连三?我说,人生的乐趣和魅力,正是因为在生存与生活中不断遇到各种挑战,人们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心智和能力去解决、去奋斗,从而品尝到人生的各种滋味,人也就是在这个不断进取的过程中,丰富多彩且成熟起来。假如一个人一生没有要解决的问题,毫无挑战,人的体能与智力必然不断萎缩,人也因一生的空白而毫无意义和价值。
  一个人只有天性善良,为人诚恳,品德厚重,才能具有高尚优雅的情操,才能产生正确的人生行为。人生的很多苦难不可避免,不同的是,有人在遭遇苦难时,恐惧、颓废、潦倒,甚至轻生,而有人却以大无畏的精神战胜了痛苦。其实原因很简单,如果一个人没有远大的目标,再小的苦难也会看得像大山一样不可逾越。如果一个人心怀远大的抱负,具有开阔的胸襟,他就可以忍受眼前的苦难,因为他知道,苦难仅仅是岁月之河的一个拐弯而已,不是人生的主流,他的人生最终一定走向壮阔的世界。
  印度新德里的郊外有一座寺院,寺院里有一幅巨画,画的是印度王子即将离开王宫的几个瞬间。其中一个是他半夜悄然别离妻儿的刹那。释迦牟尼的前身是印度王子,他决定放弃王位远行,画家抓住了他走到门口回头再看一眼熟睡中的妻儿的瞬间,双眸里充满了依恋与不舍。我想,这幅画表达的是,即便是印度王子,他依然不忍抛弃尘世中的妻儿,所以,才会有无边广大的慈悲。哲学家彼特拉克说:“我是凡人,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如果参悟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是一个快乐幸福的人。智者描述的天堂,让信徒去向往吧;魔鬼描述的極乐世界,让魔鬼去追求吧。我们,只在我们日常的生活里,品味烟火人间的自足。
  我们的世界,犹如一片广阔复杂的迷宫,一旦我们确切知道了自己所在的位置,不论前面有多少艰难险阻与曲折弯路,迟早都会穿越迷茫,找到出口。但是,如果不能确知自己处在哪里,则只能在迷途中摸索。
  艺术家的劳动,其实就是自我的发现与自我的追寻。不论世人对艺术家的作品如何评价,其实最严厉的评判者是艺术家自己。当一个艺术家面对自己的作品,露出一分坦然、一分从容、一分淡泊的时候,他的艺术追求已经抵达澄明之境。如果突然间发现,有人远远地超过了自己,而自己的落后是因为没有尽到全力,也以一颗豁达的心看淡一些,这个时候再埋首努力也不晚。
  我们常常说到对手或敌人,一般也认为这是一个阻碍我们发展前进的力量。事实上,这样的对手并不存在,如果说一定要给自己找一个对手,这个对手就是我们自己。机会时刻存在,世界的大门时刻都敞开着,你每一天与所有的人一样迎接黎明,你哪一天都可以重新开始。没有人阻挡你前行的脚步,只要你不断突破战胜自己的昨天,你就一定会不断走向成功,放弃的、颓废的、堕落的,是你自己。所以,如果你一事无成,怨天尤人,那是你为自己寻找心灵的借口与自我解脱罢了。
  每一次想起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这部作品,我就在思考,托尔斯泰为什么选用这样一个对立的具有哲学意味的书名?我想,托翁早已经洞察了世界的真谛。这是一个善恶并存的世界,就如没有恶就没有善,没有罪人也就不会有圣人的出现。因为黑暗,人们才渴望光明;因为丑恶,人们才歌颂善良,这正是世界神奇而优美的原因。当你经历了所有的黑夜,品尝了所有的苦涩之后,你才会知道,每一条欢快的溪流,都是群山封存已久的歌唱。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中,有一组镜头是记录作家阿来在家乡川藏高原上拍摄植物花草的。他双手抱着一部单反相机,为了找到最佳拍摄角度,竟然趴在山坡上。那种专注劲儿,丝毫不亚于写小说。从2010年开始,阿来一直关注和着迷于拍摄野生植物,并想做一份关于青藏高原野生植物的物候记。迄今为止,他拍摄并加以文字注释的植物花草已多达800余种,还无心插柳地出了一本书叫《草木的理想国》。阿来之所以做这些,完全是个人的小兴
人類是一种非常喜欢听故事的动物。如果有人在讲故事,他就会成为众人的中心。有段时间我在运营一个新闻客户端,这个客户端的订阅量超过10万 ,如果推送政务类新闻,阅读量经常惨不忍睹。但如果推送一条有故事的社会新闻,阅读量轻轻松松地破万。这个客户端的后台数据进一步固化了我的认识,假如你从事新媒体编辑工作,那么就要记住了:无故事不生存。如果你从事营销,也请遵照执行;如果你想成为圈子里的意见领袖,还是请遵照执
26岁的闻玉梅正式拜现代免疫学奠基人林飞卿教授为师。当时闻玉梅才思敏捷,精力充沛,深得林飞卿器重。每次做实验,林飞卿都手把手地教闻玉梅,要求极其严格。有一次,做菌落挑选试验时,闻玉梅的胳膊抬得比較高,明显脱离了桌面。林飞卿严厉地批评闻玉梅:“重新做,双肘必须贴桌,对准一个菌落,不许沾边,以免杂菌混入。”还有一次,闻玉梅在做血清稀释时,一管混匀了2次,这也被林飞卿看在眼里,她严厉地说:“科学必须严谨
大学毕业后,管丽婷应聘到台州市中心医院工作。5年前,她和同事们一起参加无偿献血时,看到了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她当场就签署了一份造血干细胞捐献同意书。之后就忘记了这件事,因为配型成功的机会很低。  2019年4月初,管丽婷突然接到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通知她,她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美国友人配型成功,对方身患脊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需她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救命。当时,管丽婷竟然很兴奋,她说:“在地球
是甘做一片红叶,脱离大树的供养,“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从此天高地阔,还是屈居牛尾,狂甩骚乱的蚊虻,“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怨愤抑郁;是对酒当歌一声吼,喝退歪风邪气,该出手时就出手,还是人生苦短悲歌一曲,无颜见江东父老,落得个泯然众人矣。人生的种种幻象让人迷惑又不知所措,要学会在纷繁冗杂的现实中选择好自己要走的路。  每个人生阶段迷茫与失落的积累,都让我们活成了分裂又聚合的
一位导师和学员们在看一个视频,一个养生名人在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大米白面是产生疾病的关键。饭里几乎只有糖,吃两碗饭,就等于吃两碗糖。我推崇断食排毒疗法,只吃蔬菜和水果,把这些蔬菜、水果榨汁,每天8杯,绝不可以吃其他食物。当然会有饥饿感,身体也不舒服,但我们赢得了这场养生的马拉松比赛,就会获得成功。”  导师说:“这位养生名人把自己的努力形容成马拉松比赛,不是一种合适的态度。”  学员问:“为什么
当今社会,科研成果大小或者治学水平高低的依据是什么?到底是发表多少论文重要,还是学以致用更重要?到底证明自己是学术权威重要,还是为民请命更重要?如果后者更利国利民,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对发表论文趋之若鹜,而且热衷在国际杂志发表论文。究其根本,追求盛名而已,追求盛名之下随之而来的利益罢了。  心学圣人王阳明曾说,“为学大病在好名”,即做学问最大的弊端就是追求名声。放眼学术界追逐发表论文而热衷评职称的学者
站在大学讲台上,她口若悬河,引经据典,洋溢笑容的脸上迸发出毋庸置疑的自信和从容,驱散了听障学子们心中的乌云,融化了淤积在他们灵魂深处的坚冰。许多人禁不住产生疑问,她是如何取得如此骄人成就的呢?  2岁时,天真烂漫的她在一场医疗事故后,失去了聆听世界的机会。听不见别人说话,她急得哇哇大哭。痛苦自责的父母抱着她四处求医,仍然不得不面对“右耳完全失音,左耳有一点点听力”的残忍结果。在医生的建议下,父母给
王德顺在79岁高龄时,以一台时装走秀走红。人们惊叹这样一个白发白须的老人,竟然能那么潇洒、那么干练地走上T型台,秒杀小鲜肉。王德顺的忽然走红,让人们看到了一个老人原来也可以这么潇洒,这么精彩。  王德顺是临时应朋友之邀,去T型台走了一次秀,连排练都省了,直接登台。因为一场走秀,而忽然走红,这确实很偶然。但是,他能再次走上舞台,并完美地将自己优雅的形体展现在观众面前,却不是偶然的。  在此之前,王德
他的性格突然变了。我找他谈话,他恶狠狠地说“我不学了”,就跑开了。我怕出状况,就把情况告诉了他的妈妈,让她关注一下他的情绪。  晚上,他给我发了一条短信:“王老师,都是我的错好吧!我爸妈现在吵架了,你高兴了吧……我现在语文书都不想碰,我考个0分给你看,去跟我妈说啊!到时候我会像爱德蒙·唐泰斯那样找你复仇的!”教了十几年的书,我还是第一次碰到“复仇”男生。  一个学生这么有个性,我该怎么做?我马上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