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老头》中高里奥榨干自己成全女儿的自我牺牲精神,是钱色交换、钱权交换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一抹亮色。高老头最终的悲剧,既是金钱社会中人性异化的产物,也是高老头自身教育的失败。他毫无原则的溺爱,是导致女儿们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任性、自私性格的重要原因。他真挚的父爱令人称赞,但也暴露了他的性格弱点。
关键词:金钱意识;纵容;自欺欺人
一、空虚的精神世界及物质式表爱
高老头是从底层的面粉生意开始发家,有着传统的宗法思想,“社会,世界,都是靠父道做轴心的;儿女不孝父亲,不要天翻地覆吗”,相信血缘之亲重于一切。但是他的行为却不能脱离资本主义社会的印迹,以金钱的方式来表达爱,“小姑娘想入非非的欲望,都给她们满足,十五岁就有了车”。通篇小说,高老头的爱都是表现在物质的提供上,却没有看到父亲在女儿的精神生活上起到什么教育作用。这与高老头的性格有极大的关系,他精明于做面粉生意,却没有朋友,退休后也没有任何的娱乐消遣活动,可见他在生活中是一个多么无趣、空虚的人。别人拿他调笑,他充耳不闻从不反击,不是他有多傻气,而是他对周围的人都是冷漠的,当欧也纳跟他说伏脱冷被抓,泰伊番的儿子死了。他居然说:“哎!那跟我们有什么相干?我要同女儿一起吃饭”。别人的生死与他无关,唯有女儿才可以引起他的激动和急切的关心,可以说他穷得只剩下钱和女儿了。他利用金钱满足女儿们任何奢侈的欲望,而且他的确相信金钱无所不能,在临死前说道如果他还有几百万的家产,女儿们肯定会来看他。无意中已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已经流露出了金钱可以买到快乐,金钱是一切的教育意识。当女儿们的幻想每每轻而易举地实现时,欲望就容易进一步地膨胀,迷信金钱万能。
二、纵容而无尊严的爱
高老头的爱是偏执的,丢失了父亲的尊严,缺乏管教女儿的基本原则。他没有做父亲的权威,溺爱使父女关系错位,他将自己的姿态降到最低,“他躺在女儿的脚下,亲她的脚。”“把脑袋在她的衣衫上厮磨”。父亲的尊严全然无存,得不到女儿的尊重似乎有理可循。两个人交往往往来自人格魅力的互相吸引,其基础在于平等与尊重,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的是权威的角色,常以人格去感染女儿,但高老头却像是封建社会中的老仆人,时刻等待着女儿的一声令下便是赴汤蹈火。只要是女儿的意愿,他不讲究对错去满足。他的爱是盲目而自私的,对女儿的行为缺乏道德准则方面的纠正,甚至没有道德上的约束。他说“我啊,为了不让她们落泪,我连圣父、圣子和圣母都可以出卖!”。高老头吃喝嫖赌样样不沾,连房东伏盖妇人的勾引都不为所动。但是他却纵容女儿们铺张浪费,甘心为女儿还债,替小女儿和情夫买了一栋房子。除了临死前对女儿不在场的咒骂,他从不苛责女儿,而是享受女儿对他甜言蜜语的短暂的快乐。他将错都归咎女婿,不断地为女儿开脱,无怪乎养成了女儿只为自己着想,不懂感恩的性子。他经常表达不计回报的爱:“永远的给,这才是父亲的所以成为父亲”。父亲对子女的爱是天经地义的,这一点他比爱财如命的泰伊番、葛朗台要人性得多。但当女儿习惯于这种殉道式的牺牲而已经没有了感动,仅把这没有功利的爱当成满足自身欲望的砝码,那么这种父女的血缘之情就变成了女儿与父亲间不对等的契约关系,你是我的父亲,你的世界需要我,所以你要为我的行为买单,如果你无法满足我,那么我就可以不理睬你。
三、自欺欺人
在父女的关系中,高老头还时常自我臆想,自欺欺人。高老头生病了不让告诉自己女儿是因为:“她们要不去跳舞,来服侍我了。”事实上是女儿们在高老头前面吵架把他气病了,她们走后就再也没有来关心下他,而是精心为舞会而准备。这种冷漠就连旁人知道:“(高老头像)柠檬榨干了,那些女儿把剩下的皮扔在街上”。高老头却仍然在幻想着父慈子孝的温情梦,默默忍受痛苦,却不敢打扰女儿跳舞的雅兴。女儿们的行为就连拉斯蒂涅看了都心寒,作为直接的受害者,曾经在生意场上精明能干的面粉商,难道真的是毫无知觉吗?不如说他是不愿意承认这段家庭关系的失败,幻想着女儿还是像幼儿时那么爱自己,才能让这位爱女如命的父亲得到阿Q式的精神慰藉。他说:“她们不会来的!我已经知道十年。有时我心里这么想,只是不敢相信”。他抱怨道:“倒楣鬼有人爱,至少是真正的爱”。他心里明白女儿甜言蜜语的假象无非是为了他的钱,钱能让女儿围绕着他转,却买不来真正的爱,真诚的关系,不计利益得失的亲情。他明白赤裸裸的人际关系,但他又失落于曾经绕膝嬉戏的女儿何时被异化成连父亲都可抛弃。他纵容着女儿们的恶,又希望用父爱来唤起女儿的善,相信血溶于水。然而,当付出变成白费力气后,他不得不用用简单粗暴的金钱方式,来赢得和女儿在一起的那一点机会。这是父爱对战现实的金钱关系落败后,一个父亲的垂死挣扎。天伦之乐变得珍稀而珍贵,哪怕女儿对他笑一笑,他就感到:“那就像天上照下一道美丽的阳光,把世界镀了金。”
高老头的悲剧在于,父母对于子女的爱不单一表现在物质条件的无限满足和唯命是从上,更重要还在对孩子的人格塑造上,以及亲子间的精神交流。高老头以爱的名义,在情感上成为了女儿们的依附品,缺乏自我意识,使他不断遭受伤害却不懂反思。真挚的情感得不到相应的共鸣,最终只能是被冷漠地掏空与遗弃。
参考文献:
[1]杜肖楠. “父爱”的悲剧———《高老头》中关于父爱问题的争议及再认识[D].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
[2]巴尔扎克(著)童艳敏(译).《高老头》[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3.12
[3]张静.论《高老头》中的父爱悲剧及其原因.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金钱意识;纵容;自欺欺人
一、空虚的精神世界及物质式表爱
高老头是从底层的面粉生意开始发家,有着传统的宗法思想,“社会,世界,都是靠父道做轴心的;儿女不孝父亲,不要天翻地覆吗”,相信血缘之亲重于一切。但是他的行为却不能脱离资本主义社会的印迹,以金钱的方式来表达爱,“小姑娘想入非非的欲望,都给她们满足,十五岁就有了车”。通篇小说,高老头的爱都是表现在物质的提供上,却没有看到父亲在女儿的精神生活上起到什么教育作用。这与高老头的性格有极大的关系,他精明于做面粉生意,却没有朋友,退休后也没有任何的娱乐消遣活动,可见他在生活中是一个多么无趣、空虚的人。别人拿他调笑,他充耳不闻从不反击,不是他有多傻气,而是他对周围的人都是冷漠的,当欧也纳跟他说伏脱冷被抓,泰伊番的儿子死了。他居然说:“哎!那跟我们有什么相干?我要同女儿一起吃饭”。别人的生死与他无关,唯有女儿才可以引起他的激动和急切的关心,可以说他穷得只剩下钱和女儿了。他利用金钱满足女儿们任何奢侈的欲望,而且他的确相信金钱无所不能,在临死前说道如果他还有几百万的家产,女儿们肯定会来看他。无意中已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已经流露出了金钱可以买到快乐,金钱是一切的教育意识。当女儿们的幻想每每轻而易举地实现时,欲望就容易进一步地膨胀,迷信金钱万能。
二、纵容而无尊严的爱
高老头的爱是偏执的,丢失了父亲的尊严,缺乏管教女儿的基本原则。他没有做父亲的权威,溺爱使父女关系错位,他将自己的姿态降到最低,“他躺在女儿的脚下,亲她的脚。”“把脑袋在她的衣衫上厮磨”。父亲的尊严全然无存,得不到女儿的尊重似乎有理可循。两个人交往往往来自人格魅力的互相吸引,其基础在于平等与尊重,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的是权威的角色,常以人格去感染女儿,但高老头却像是封建社会中的老仆人,时刻等待着女儿的一声令下便是赴汤蹈火。只要是女儿的意愿,他不讲究对错去满足。他的爱是盲目而自私的,对女儿的行为缺乏道德准则方面的纠正,甚至没有道德上的约束。他说“我啊,为了不让她们落泪,我连圣父、圣子和圣母都可以出卖!”。高老头吃喝嫖赌样样不沾,连房东伏盖妇人的勾引都不为所动。但是他却纵容女儿们铺张浪费,甘心为女儿还债,替小女儿和情夫买了一栋房子。除了临死前对女儿不在场的咒骂,他从不苛责女儿,而是享受女儿对他甜言蜜语的短暂的快乐。他将错都归咎女婿,不断地为女儿开脱,无怪乎养成了女儿只为自己着想,不懂感恩的性子。他经常表达不计回报的爱:“永远的给,这才是父亲的所以成为父亲”。父亲对子女的爱是天经地义的,这一点他比爱财如命的泰伊番、葛朗台要人性得多。但当女儿习惯于这种殉道式的牺牲而已经没有了感动,仅把这没有功利的爱当成满足自身欲望的砝码,那么这种父女的血缘之情就变成了女儿与父亲间不对等的契约关系,你是我的父亲,你的世界需要我,所以你要为我的行为买单,如果你无法满足我,那么我就可以不理睬你。
三、自欺欺人
在父女的关系中,高老头还时常自我臆想,自欺欺人。高老头生病了不让告诉自己女儿是因为:“她们要不去跳舞,来服侍我了。”事实上是女儿们在高老头前面吵架把他气病了,她们走后就再也没有来关心下他,而是精心为舞会而准备。这种冷漠就连旁人知道:“(高老头像)柠檬榨干了,那些女儿把剩下的皮扔在街上”。高老头却仍然在幻想着父慈子孝的温情梦,默默忍受痛苦,却不敢打扰女儿跳舞的雅兴。女儿们的行为就连拉斯蒂涅看了都心寒,作为直接的受害者,曾经在生意场上精明能干的面粉商,难道真的是毫无知觉吗?不如说他是不愿意承认这段家庭关系的失败,幻想着女儿还是像幼儿时那么爱自己,才能让这位爱女如命的父亲得到阿Q式的精神慰藉。他说:“她们不会来的!我已经知道十年。有时我心里这么想,只是不敢相信”。他抱怨道:“倒楣鬼有人爱,至少是真正的爱”。他心里明白女儿甜言蜜语的假象无非是为了他的钱,钱能让女儿围绕着他转,却买不来真正的爱,真诚的关系,不计利益得失的亲情。他明白赤裸裸的人际关系,但他又失落于曾经绕膝嬉戏的女儿何时被异化成连父亲都可抛弃。他纵容着女儿们的恶,又希望用父爱来唤起女儿的善,相信血溶于水。然而,当付出变成白费力气后,他不得不用用简单粗暴的金钱方式,来赢得和女儿在一起的那一点机会。这是父爱对战现实的金钱关系落败后,一个父亲的垂死挣扎。天伦之乐变得珍稀而珍贵,哪怕女儿对他笑一笑,他就感到:“那就像天上照下一道美丽的阳光,把世界镀了金。”
高老头的悲剧在于,父母对于子女的爱不单一表现在物质条件的无限满足和唯命是从上,更重要还在对孩子的人格塑造上,以及亲子间的精神交流。高老头以爱的名义,在情感上成为了女儿们的依附品,缺乏自我意识,使他不断遭受伤害却不懂反思。真挚的情感得不到相应的共鸣,最终只能是被冷漠地掏空与遗弃。
参考文献:
[1]杜肖楠. “父爱”的悲剧———《高老头》中关于父爱问题的争议及再认识[D].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
[2]巴尔扎克(著)童艳敏(译).《高老头》[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3.12
[3]张静.论《高老头》中的父爱悲剧及其原因.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