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KAB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教学探析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KAB是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教育项目。近几年来,KAB创业教育在高校的影响力逐步加大,在推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受学科定位模糊、师资力量薄弱、实践训练缺乏等因素影响,KAB课程在高校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高校应加强资源整合,调整教学目标和手段,完善考核机制,把《KAB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融入到学校的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中,以有效地发挥创业教育效果。
  [关键词] KAB;创业;课程教学
  KAB全称是“Know About Business”,意思是“了解企业”,是由国际劳工组织创设的一个世界性的公益性项目,旨在通过教授有关企业和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揭示创业的一般规律,帮助学生对创新创业树立全面认识,普及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KAB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因为积极运用互动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开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通过活动体验来自己发现、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沟通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因此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是由于学科定位模糊、师资力量薄弱、实践训练缺乏等因素影响,KAB在高校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笔者拟结合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KAB创业课程完善的相应建议,以资对KAB创业课程建设有所补益。
  一、当前高校KAB创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1.定位模糊
  创业教育课程是包含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课程,但是目前高校中对创业教育课程定位不清晰,导致创业教育课程定位不清晰。而作为创业教育课程中的KAB创业课程教育也处于边缘化地位,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看成高等教育主流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创业教育课程定位模糊,以致《KAB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目标定位不够清晰,使得大家对此课程有了片面的认识,认为只有需要创业的学生、只有需要成立企业的人才需参加培训,这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较为普遍,而不是将其作为一个素质教育课程。
  2.师资薄弱
  《KAB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对授课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需要通过KAB中国项目培训机构的培训和考核,获得“KAB项目讲师”资格,而且需要能根据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或构思的创业计划书提出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这就需要担任KAB创业培训的教师有一定的企业运营和管理经验。但是,很多开展KAB创业课程的教师几乎都是高校中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创业就业的行政人员,以辅导员教师居多,绝大多数没有参与过实际的创业实践,也没有深入企业的工作经历,且由于事务性工作繁忙,教学技能相对较弱,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灵活自如地根据当下的创业形势与创业现状给予学生高质量的互动式教学体验,教学效果与期望相差较远。为弥补以上不足,多数高校聘请了一些风险投资商、企业家和相关行业组织负责人作为外聘教师,但因为缺乏有力的组织协调、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撑,加之部分外聘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
  3.实训缺乏
  《KAB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因课程基础沉淀不足、高校课程资源限制等因素,使得KAB教育在多数高校的开展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主。课程一般虽能按30人的小班教学为主,但在课堂教学中偏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真刀真枪”的实战训练。而且教学过程主要参考教材内容,极少结合当地的文化背景、经济特点和资源优势,教学内容缺乏因地制宜的“属地化”特点和创业实践训练,使得《KAB大学生创业基础》成为课堂上谈创新,纸上谈创业,课程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二、提升高校KAB创业课程效果的对策
  1.准确定位创业教育课程
  我国高校设计创业教育课程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定位。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教育与面向拥有明确创业意愿的学生的创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应“分类施教”,有所区别。前者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将创业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将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嵌入各个学科专业;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还要包括创业要素、管理策略、战略思维等内容的培训,以提高学生的创业实战技能,并要针对创业学生面临的关键共性问题,量身定制模块化课程,提供“继续教育和援助”、创业项目梳理、商业模式搭建等专业化“管家”服务,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同时,要把KAB创业教育课程中的教学纲要、教学考核、教学要素和高校教学体系衔接起来,逐步把KAB课程纳入到各专业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延伸,而并不是单一的创业群体教育,以此提升KAB课程的时效性、实用性和应用性。
  2.加强师资的多元化建设
  创立一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素质过硬的KAB专业化教师队伍,是高校上好《KAB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做好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基础。当前高校任教KAB创业课程的教师,虽然普遍缺乏创业实践经验,且教学技能不足,但通过合理培训,他们仍然可以成为高校建设KAB课程教学的主力军。特别是可以在这个群体中选择具有经济、管理专业背景的教师或对有兴趣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进行KAB培训、创业教育认证培训,开展研讨会、提供国内外进修机会、企业挂职实践,让这些教师切实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另外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学校内经济学、教育学的专职教师,以弥补师资薄弱的不足。同时,可以通过聘请兼职教师、讲座、论坛、参观学习等形式,努力争取企业和校友的支持与配合,合理调整授课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则应积极转变思维模式,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提出的需求,分层次、有目标地设计教学内容,打破现有学科的界限,尝试跨学科探究式学习,注重课程教学评估,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教学运行新机制,尝试将课程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KAB课程学习的效果。
  3.改革培养实训模式
  创业教育的关键,是建立起既有创业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KAB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应增强“属地化”实践,将当地的文化背景、经济特点和资源优势融入课程,依据理论基础设计体验式教学,鼓励将授课场所从教室转移到产学研合作基地、创业孵化园、集市乃至企业办公现场,与生产线和消费者相衔接。
  同时,为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创造条件,通过设立模拟自由贸易市场、创意集市、商业实战等实践环节,全力搭建创业教育实践课程平台,给没有接触过创业的学生提供认识创业、了解创业、体验创业的机会,挖掘创新潜能;通过建立创业导师库、整合当地创业资源、汇集当地创业政策等方式,为已创业的学生开展企业管理战略咨询服务,逐步建立起包括教育培训、资本对接、孵化支持等在内的全方位的创业服务网络,助力科技成果迅速落地,使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创业打好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KAB大学生创业基础》并不是要每位学生在课程结束后都去创业,而是要在授课过程中,帮助他们拓宽思路,迎接商业时代的变化与挑战。由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沉淀不足以及教学资源的限制,高校中的创业教育课程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各高校应加强资源整合,调整教学目标和手段,完善考核机制,把《KAB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融入到学校的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地发挥创业教育效果,以真正适应现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求。
  参考文献
  [1]胡宝华,唐绍祥.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探讨——来自美国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07).
  [2]苏楠.关于我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问题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09.
  [3]吴轶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4]伍卓深,许中华.我国KAB创业教育开展情况与推广策略研究[J].江苏商论,2015,(04).
  [5]李从强.高校KAB创业教育的跟踪调查和改进[J].高教学刊,2015,(02).
  责任编辑 万永勇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样化发展的趋势,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与提供社会发展动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试图对高职教育的概念、功能、原则进行概述,并通过对三个高职教育发展领先的国家——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的高职教育初步发展改革与现代化深入改革的分析与探索,总结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些规律,为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提供启示和经验。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国际视野  一、高等职业教育概述  
[摘 要] 基于“房屋构造与识图”课程培养目标,一方面学生要了解房屋构造原理和构造做法等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重点培养学生识图、绘图和审图能力。该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讲授理论知识过多,留给学生识图、审图的机会较少,因此导致讲授构造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背离。改革的具体措施有:缩减构造课程中的抽象、繁难知识;以任务驱动教学实施;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建立形式丰富的教学资源库;采取教师与学生互评
[摘 要] 初中语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部分。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以及交流、沟通能力,另一方面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素养有很大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及自我发展能力。在教学中,老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育素养,不断充实专业知识,创新语文教学的氛围,积极地创新语文教学的评价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
远程提交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学位论文呈缴方式的重大变革。提交管理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完善程度,将直接影响论文的采集与开发利用效率。本文从系统设计开发的实际
[摘 要]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与办学品位,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离不开群体支持,群体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动力和支撑力。为改变合作教研中出现的“螃蟹文化”现象,学校要抓住四个“共”要点,搭建“四个平台”,完善教师共同体建设。  [关键词] E环境;教师共同体;专业成长  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螃蟹文化”现象。所谓“螃蟹文化”现象,就是
[摘 要]生涯教育与高中英语教育的融合不仅有助于高中生认识英语学习的真实目的,还是高中阶段生涯教育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最新高考招考办法的实施使得二者的融合迫在眉睫。然而,实现生涯教育与高中英语教育的融合需要四个必备条件,即启发意识、分析学情、选择内容、培植文化。  [关键词]生涯教育;高中英语教育;融合;必要性;条件  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源自美国,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计划,其
[摘 要] 职业教育是当今社会中与行业、企业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主要发展战略,多方参与、多元共治应是其最重要的特征。校企合作不是学校单方面的教育,它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构建,才能使校企合作不失偏颇,均衡健康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多元共治;探究  一、校企多元共治理论的内涵与特征  多元共治理念的首次提出是在1976年,提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