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90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樑,, 来源:山西中医 年份:1987
中医治病多以方剂为主,每一方剂均有其一定的药物组成,也有其一定的功效和主证,但它在临床具体运用时则不能因此而受到限制,易言之,其组成并非绝不可移易,其效用也绝非一成...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樑,, 来源: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6
《时方妙用》为陈修园《南雅堂医书》十六种之一,全书共四卷,首列望色、闻声、问证、切脉等四诊,以下编次内、妇、伤寒等科各种病证,以疾病辨证为纲,详论病因、证侯、治...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樑,, 来源:福建中医药 年份:1990
《神农本草经读》,为闽长乐,陈修园,南雅堂医书十六种之一。《神农本草经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它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号称中医四大经典著...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樑,, 来源:福建中医药 年份:1990
“经方”,系指汉·张仲景所创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剂,如《金匮心典》曰:“惟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其大成,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机。”因二书为中医经典著...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樑, 来源:北京中医 年份:1987
引经报使药,始见于张洁古《珍珠囊》、其意系为随经选取能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到达某一病变的经络脏腑部位之药,如手足太阳经,羌活、藁本;手足少阳经,柴胡:足阳明经.升麻、葛...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樑,, 来源:福建中医药 年份:1981
祖国医学经典著作,张仲景的《伤寒论》为历代方书之祖。在其所创立的113方中,应用寒凉药与温热药互相配合的方剂就占有其中的一部份。这些汤方方药组成严谨,临床效果显...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樑,, 来源:福建中医药 年份:1982
张仲景《伤寒论》为一部外感热性病专书,论中除了详述伤寒、中风等病的六经证候、治法和主方外,同时在其辨证论治中还体现了若干重要的治疗原则精神,如当外感病发展至某...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樑,, 来源:河南中医 年份:1985
张仲景《伤寒论》为历代方书之祖,他所创制的方剂,不但方药组成严谨,而且用法、用量亦有相当法度,临床疗效卓著.书中所载各方,有的药物组成完全相同,仅某些药量有变更,...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樑,,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 年份:1983
《伤寒论》少阴病为疾病发展至后期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其病证往往瞬息万变,预后转归表现十分复杂,病势向善或转恶有时极难划分,临床对此如不谙知,或审证稍有疏忽,则将...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樑,, 来源:新中医 年份:1983
黄连汤为《伤寒论》方。原方主证:“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该方虽未明言治胃痛,但从其病因和证状来看,此证邪热在胸脘,寒邪在胃肠,胃既受邪,故此...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樑,, 来源:福建中医药 年份:1985
中医说的“证”是针对一系列有关的症征——即所谓证候或证候群来说的。“证”的产生是反映病情的客观表现,通过证候的观察,可以了解到疾病的病因、病机,从而给临床治疗...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樑,, 来源:福建中医药 年份:1983
一首方剂在临床应用上效果的好坏,固然一方面主要取决于辨证立法的有无失当,以及组方、配伍之法度是否严谨而定,但其另方面则与汤方的煎法和服法是否妥善亦有莫大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樑, 来源:陕西中医 年份:1984
几千年来祖国医学在临床医疗用药上,主要取之于自然界现成的动物、矿物、植物。但自我国炼丹术的产生和兴起后。部份重金属无机化学药品,特别是汞、铅、铜等的化合物,开...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樑, 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1992
风邪表虚汗漏[例1] 林某某.女,52岁,工人,1989年5月8日初诊。诉:患外感已两旬,初服朴热息痛等西药虽热退,但恶风,汗出溱溱,又经某医诊治数日未效,详其病历处方,为桂枝加附子...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樑,, 来源:福建中医药 年份:1992
清心莲子饮出在《和剂局方》,原方主要为治气虚肾亏,心火上炎,口干舌燥,遗精淋浊等证。方药组成为:石莲肉、人参、黄芪、茯苓、柴胡、黄芩、地骨、麦冬、车前子、炙草。...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樑,, 来源:福建中医药 年份:1989
张元素曰:“凡药根之在土中者,中半以上,气脉之上行也,以生苗者为根,中半以下,气脉之下行也,以入土者为梢.病在中焦与上焦者用根,在下焦者用梢,根升梢降,人之身半以上,天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樑, 来源:福建中医药 年份:1957
凡因气候变化而影响身体发生病变的疾病,统称外感病,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均为发病之诱因。者之风,夏之热,长夏之暑湿,秋之燥,冬之寒,本力四时之正气。太过不及皆...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樑,, 来源:江西中医药 年份:1985
药物剂量是临床处方用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关系到药物本身药效作用的强弱大小,而且有的会影响和改变着整个方剂的治证。因此,对于疾病在确定其病情需要选择何Drug...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樑,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 年份:1984
一种药物具有相反的两种不同作用,如药性的能行又能止,能升又能降,能散又能补,能泻又能涩;或按现代药理说法,即同一药既能兴奋又能镇静,既能收缩又能扩张之类,则统称为药物...
[期刊论文] 作者:刘友樑,, 来源:福建中医药 年份:1984
中药炮制是对药物进行加工处理的一门制药技术,是历代劳动人民经过反复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它对于中药便利使用,提高药物效果,和确保用药安全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药临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