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84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经仪,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1983
试验设在重病田上.处理分为盖膜与不盖膜两种,顺序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0.15亩.品种为岱字棉15号.1982年4月16日播种,每亩3750株.定点调查100株.从5月24日开始至9月15日止...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本康,李经仪,
来源:中国棉花 年份:1983
棉花枯萎病菌在同属不同种的棉花上,常常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染病能力。根据病原菌在寄主植物上的不同致病性表现,可将棉花枯萎病菌区分成不同的生理类型。1957年过崇俭等曾...
[期刊论文] 作者:朱凤美,李经仪,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65
农作物优良种子应具备四个条件:①种性确实;②活力旺盛;④健全无损;①纯净不杂。其中前两项应致力于种子采收之前或貯藏期中,后两项则可随时通过人工处理达到要求。此项种子...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本康,李经仪,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1985
棉花枯、黄萎病在棉花生产上为害日益严重,成为影响棉花高产稳产的突出问题。棉花枯萎、黄萎病菌是以种子带菌作远距离传播的病害,被列为国内及对外植物检疫对象。江苏省农...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本康,李经仪,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1984
采用28号(0.5时)针灸针1支和直径约0.5厘米的球形泡沫海绵小球一个.海绵穿在距针尖1厘米处.供测菌株接种在蔡培氏液体培养基内,在25℃下振荡培养2天,置4℃冰库内冷藏备用.接...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本康,李经仪,顾萍,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1983
为安全快速有效的种子消毒提供试验材料,探索了黄萎病室内高菌量人工接种棉籽的方法.供试菌株:JV27,经单孢稀释纯化培养,移至蔡别克氏液体培养基内,在25℃恒温下振荡培养2~4...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本康,李经仪,顾萍,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1979
自爱迪凯生(Atkinson,1892)提出引起棉花枯萎的病原菌是萎蔫镰刀菌(FusariumVasinfectum Atk)以后,围绕棉花萎蔫镰刀菌对其他植物能否致病的问题,国外曾进行了许多研究.据19...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经仪,顾本康,颜若良,
来源:中国棉花 年份:1983
地膜覆盖应用于棉花生产,是栽培技术的一项创新。国外应用地膜覆盖减轻土壤传病已有较多报道,但未见有关病原菌菌量变动的系统记录。为了进一步明确地膜覆盖后,对棉花枯萎病...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本康,陈春泉,李经仪,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86
对棉籽所携带的黄萎病病原菌在真空减压条件下进行检疫消毒处理,为植物病害的检疫工作开辟了一条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途径。 方法 1.真空熏蒸消毒机 ZX-350型真空熏蒸消毒机...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本康,陈春泉,李经仪,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1988
我省棉花铃期病害主要以铃疫病、炭疽病、红腐病和黑果病为常见。为筛选出有效药种防治棉花烂铃,在往年试验的基础上,1986~1987年选择敌唑酮、代森锰锌、高脂膜、甲霜灵等杀菌...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本康,李经仪,陆迅,陈文品,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84
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Kleb.)在棉区的迅速扩大为害,已经威胁着棉花生产。为有效地控制和减轻病害,利用品种抗性乃是综合防治措施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在筛选抗...
[期刊论文] 作者:章元寿,王建新,顾本康,李经仪,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91
用棉花黄萎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毒素,检测二叶期棉花苗的致萎反应,经1989-1990年两年的120个棉花品种和品系的室内毒素检测,其致萎度和田间病圃鉴定调查...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本康,夏正俊,陆迅,李经仪,,
来源:植物检疫 年份:1993
在30g/LKCIO_3浓度下,可诱导较多不能还原利用硝酸盐作为氮原生长的营养缺陷型突变体。对棉黄萎病分离菌株的亲和性测定,能正确划分出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系。中国的落叶型菌...
[期刊论文] 作者:顾本康,李经仪,陆迅,顾萍,
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1988
1983年对江苏棉花黄萎病原菌 Verticillivm dahliae Kleb.95个分离菌株培养条件测定结果,28℃是适宜生长的临界温度,PH7下菌落生长较旺,PDA上菌丝体生长好于CAA上,但菌核形成...
[期刊论文] 作者:朱凤美,杜秀■,奚文英,李经仪,,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62
通过近三年来一系列的突验观察,进一步肯定麦种用石灰水消毒处理对各种种子传播性病害有完全的防治效果。操作得好,还起增产作用。炎夏短时间处理(37℃左右半天,35℃左右1天,...
[期刊论文] 作者:夏正俊,顾本康,李经仪,陈春泉,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91
近年、对不同抗感黄萎病棉花品种的还原糖、单宁含量和酯酶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初步明确了棉株体内诸种生化成分与品种抗黄萎病的相关关系,兹将主要结果简报...
[期刊论文] 作者:夏正俊,顾本康,李经仪,陈春泉,
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1991
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的微菌核长期在土壤中存活,检测其土壤中的数量是开展该菌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条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籍秀琴,1986;Ashworth,1972;B...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经仪,顾本康,钱清海,高宇人,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85
引起我国棉花黄萎病的病原菌是大丽轮枝菌,其寄主(或宿主)范围极为广泛。资料记载已知寄主植物660种左右。其中常见的是锦葵科、菊科、葫芦科、茄科、豆科植物、可是国内并...
[期刊论文] 作者:钱清海,高宇人,李经仪,顾本康,
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1987
1982—1985年,通过棉黄萎病田自然感染或用棉黄萎病菌人工接种鉴定了33科140种植物,有21科80种植物感染黄萎病菌,其中自65种植物分离的菌株接种棉花均能使之发病。棉花黄萎病...
[期刊论文] 作者:章元寿,王建新,顾本康,李经仪,朱月英,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1
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生产的威胁很大。迄今,仍以选育抗病品种为主要防治措施。为了筛选抗病或耐病品种,采用人工接种或自然诱发的田间鉴定的常规方法需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