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108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报纸论文] 作者:肖殿昌,,
来源: 年份:2004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是我国北方唯一以渔猎为生和使用狗拉雪撬的民族。历史称其为“生女真”、“鱼皮部”和“使犬部”。赫......
[期刊论文] 作者:肖殿昌,,
来源:健康博览 年份:1999
1998年8月25日,美国克利夫地方法院判决“篮球天才少年”诺肖恩在明知自己身患艾滋病的情况下,故意与64名男女发生性关系,致使多人被感染上艾滋病病毒,造成极为严重的社会后...
[期刊论文] 作者:肖殿昌,
来源:感光材料 年份:1999
我从事业余摄影20多年,外出创作机会很多,也没少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而最终出成果获奖的作品,却大都出自本乡本土。这是因为家乡的山山水水我最熟,也最有机会和条件去创作、表现和歌......
[期刊论文] 作者:肖殿昌,
来源:感光材料 年份:1999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需要有较高的摄影手段并蕴含某种思想感情。这就需要在制作时精心构思,把要表现的东西充分发挥出来。《秋颂》这幅作品虽然拍的是一般景物,但由于在创作时精心......
[期刊论文] 作者:肖殿昌,,
来源:中国摄影家 年份:2006
我的风光摄影比较另类,用东北人的话讲叫“格白”。我不太喜欢那些花前月下,田园牧歌,玲珑小巧,甜美温情的题材,我偏好那些原始、古朴、苍劲的“北大荒”粗犷豪放“野味”十...
[期刊论文] 作者:肖殿昌,
来源:感光材料 年份:1999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踏着轻霜,伴着习习凉风,我和影友们驱车几百里,来到紧靠黑龙江边的嘉荫县创作采风,并对新型乐凯胶卷进行测试。我随身带了5卷新金BR100彩色负片,准备遇到好题材时使用,一......
[期刊论文] 作者:肖殿昌,
来源:感光材料 年份:1999
要想创作出成功的摄影作品,除注意选择题材、艺术构图及用光等手段外,还要合理地运用感光材料、照相机镜头、光圈和速度。以《黑土春韵》(如图样)为例,虽属一般作品(原彩色照片刊载......
[期刊论文] 作者:肖殿昌,
来源:大众摄影 年份:2012
在遥远的大兴安岭,还生活着一群游牧民族,驯鹿鄂温克人。他们以肉食为生,以星星和月亮来计时,以驯鹿为交通工具……种种细节无不透出这个民族的神秘,让人心生向往。然而,这些古老的文化也无法阻挡现代文化的侵蚀,正在慢慢地消逝。摄影人肖殿昌在3年内5次进入大兴安岭深......
[期刊论文] 作者:肖殿昌,,
来源:黑龙江画报 年份:2016
驯鹿的鄂温克人现在住在内蒙古根河市市郊的新敖鲁古雅乡,距离放养驯鹿的阿龙山森林还有300多公里。因为驯鹿是以食森林苔藓为主的动物,根河市郊附近的山上都是早年伐过的次...
[期刊论文] 作者:肖殿昌,,
来源:黑龙江画报 年份:2016
赫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是我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和使用狗拉雪撬的民族,历史称其为“生女真”“鱼皮部”和“使犬部”。...
[期刊论文] 作者:肖殿昌,,
来源:黑龙江画报 年份:2016
到2016年年底,全国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东北西起大兴安岭,东到长白山脉,北至小兴安岭,绵延数千公里白山黑水里的原始大森林里,千百年来“顺山倒”的号子和经久不绝...
[期刊论文] 作者:肖殿昌,
来源:大众摄影 年份:2005
我已经有近30年的摄影经历了,拍的片子也多是风光,直到有那么一天,我突然感觉到人是最可贵的,表现人们的生活才是我这个摄影人的最后归宿,从此我就萌生了拍摄“百姓名家”的念头,而且一拍就是7年。 真正启发我、让我下决心拍这个题材是缘于一个真实的故事。1997年......
[期刊论文] 作者:肖殿昌,
来源:奋斗 年份:2019
...
[期刊论文] 作者:柴文,肖殿昌,,
来源:厦门航空 年份:2010
中国陆上边界线总长22000多公里,同10多个陆上邻国接壤,是世界上边界线最长、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在中国的东北,也就是在版图上雄鸡鸡头的部位,我国与俄罗斯和朝鲜两国的边...
[期刊论文] 作者:王占臣,肖殿昌,
来源:党的生活(黑龙江) 年份:2007
我十四岁就在老家山东昌邑县参加了抗日.父亲是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由于党组织遭到破坏,党内又出了叛徒,革命坚决的父亲为躲避敌人的抓捕暂时躲了起来.……...
[期刊论文] 作者:袁志柱,肖殿昌,
来源:中国科学探险 年份:2015
满族先民信奉万物有灵和租先崇拜,并形成定期聚集祭神拜祖的习俗。黑龙江牡丹江流域满族人的“祭祖”,是迎接祖先神的盛典。他们仍旧传承着古老原始的萨满教。信奉“祀神为先,敬......
[期刊论文] 作者:肖殿昌 柳菲絮,
来源:党的生活(黑龙江) 年份:2021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在乌苏里江畔的神州东极,世代生活在黑土地三江流域上的赫哲族同胞迎着清晨第一缕阳光,划上轻舟,撒下渔网,唱出了歌颂幸福新生活的心声。 从曾经的“撮罗子”“地窨子”,到如今的砖房、小......
[期刊论文] 作者:●文/梁汕泊 ●图/肖殿昌,
来源:现代妇女 年份:2001
儿入歧途 人走家散 家住辽宁某市城南小区的陈东林,曾经拥有一个令人羡慕而又和睦的家。在他37岁时,卧床多年的妻子撒手西去。从此,在市昌会机械厂上班的陈东林含辛茹苦地抚育13岁的儿子。儿子陈执很懂事,知道这些年为医治母亲的病,家里欠了一些外债,从来不跟......
[期刊论文] 作者:肖殿昌,冷菊贞,徐亚军,赫建民,张金玲,,
来源:黑龙江画报 年份:2016
小南河村一个“二月二”一下子就火了起来,这个古老的村子从来就没有过过这样的二月二,就是因为这里发生了太多真实、感人的东北民俗故事。小南河村的民俗吸引了很多摄影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