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略相关论文
<正> 《汉书·艺文志》是班固依刘歆“七略”目录系统编撰留传至今最早的目录学著作。书是文化发展的果实,目录也反映出文化发展的......
刘成圻的目录学研究深受章学诚的影响,甚至于他在此领域内的重要著作都是直承而成.虽然尊奉章学诚,但刘成圻仍然毫不客气地罗列出......
刘歆在校理秘府藏书的时候,判定出古文经书的价值远远超过今文经,为了宣扬其学术主张,他通过整理图书的有利条件来影响当时的学术思想......
本文为评介性论文.文章简介了成书的过程.说明先由刘向校书编为,刘歆在基础上编为,班固再将稍加增删而成.文章主要考订了班固增删......
自从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充分地奠定目录学的坚实基础之后,随着社会、学术的发展,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间,许多学者在刘氏的基础......
汉代统治者重视图书的收集,特别是成帝令刘向父子校理群书,成果卓著。其《别录》与《七略》的图书分类编目法被班固的《汉书·艺......
本文对《别录》《七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我国目录学史上重要著作进行介绍对比,以此......
以大量的史实,证明了两汉是我国文献学的奠基时期.从两汉历代重视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到取得文献学的累累成果:司马迁系统整理西汉文......
刘向刘歆父子是西汉晚期重要的历史学家和经学家,刘氏父子所集录的《别录》和《七略》论述古今学术的演变过程和变迁趋势,并且通过......
<正> (一) 钟嵘远仿班固《汉书·古今人表》体例,近承“九品论人,七略裁士”时风,以上、中、下三品评论横跨两汉魏晋南北朝的......
历史形成的学术分类思想、王官之学的影响、现实的学术状况及学术的兴替变化,都影响到《汉书·艺文志》的图书分类。《汉书......
一、'雜家'首見《史記》説《漢書·藝文志》秉《七略》之意,分先秦學派爲十家,其中之一就是雜家,故前人多以爲'雜......
作者简要介绍了刘成炘先生各种目录学著作的内容,并着重分析了刘咸炘先生的目录学思想,指出他启自章学诚,又超越章学诚;对《七略》和“......
文章梳理了刘氏父子的治经理念,重点分析了《别录》、《七略》编纂中发散出的古文经学思想,及蕴含的浓厚的古文经治学方略与朴素的人......
【正】注释古籍,以注释典故最难。清杭世骏就说过:“诠释之学,较古昔作者尤难。语必溯源,一也;事必数典,二也;学必贯三才而通七略,......
对我国古代历史上几次重要的古籍文献整理工程——汉代的古籍整理、明代《永乐大典》的编修、清代《四库全书》的修纂盛况进行概述......
【正】 七略宏篇超子政,辨章源流利病。类例开新径,图书馆学人尊敬。四十年间桴鼓应,作育人材堪庆,讣告忽惊听,遗书重理悬金镜。......
《七略》是我国目录学史上发凡起例之作,是一部体系完备的图书分类目录,它开创了我国目录学史上“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一目录学思......
本文以刘向校书与古文献流传为背景,重新讨论了西汉"中古文经"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秦府图书的存佚、《别录》的性质等问题。认......
论《七略》不立史部王智勇(四川联合大学古籍所610061)一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史学是与经学并驾齐驱的最发达亦最引人注目的两门学科,诚如《四......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献目录,也是我国第一部史志目录,还是我国先秦至西汉文化的纲领性总结,通过它的七篇大序......
《汉书·艺文志》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今学人多将其视为“考镜源流,辨章学术”的上乘之作,但就其实际成书过程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