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相关论文
本文就永乐大典正本的下落,四种说法进行了分析,文中从明实录中的记载即录中的记载即录出副本的嘉靖之陵,作为解开永乐大典散落谜......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收藏一本《永乐大典》原本.是卷二二七九一二二八一,嘉靖写本,高51厘米,索书号WA37-7.一共三卷51叶,虽然书皮装......
《尚书全解·多方》篇为清代校勘学家丁杰(1738-1807)于乾隆丁酉(1777)"在京师从琉璃厂五柳居书肆借抄此卷,乃《永乐大典》本也".......
古籍版本学,在我国的学术领域中。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因为它有悠久的历史;虽然不能说文献存在异本伊始便有了版......
说来已经是近30年前的事了,钱锺书先生预见到电脑在中文文献整理中的巨大作用,指令田奕女史等人开始研究。到今天,当田女史静静地把她......
明初编纂的《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共22937卷,又目录60卷。其收书范围“上自古初,迄于当世,旁搜博采,汇聚群分,著......
@@中医的儿科专著一般首推《颅囟经》。《颅囟经》也叫《师巫颅囟经》,一般认为作者是东汉的卫汛。也有考证认为是唐末宋初人托古史......
《永乐大典》失踪之谜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为成熟、最为杰出的“百科全书”。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下令编纂《永乐大典》......
清代乾隆年间纂修的是一部庞大的丛书总成.乾隆皇帝于1772年2月下旨,由皇八子永璇总负责,纪昀、陆锡熊为总纂官,历经10年艰辛编纂......
简要说明《析津志·天下站名》校正稿是《析津志·天下站名》校释的原文校正部分。校释还在继续编写中,校正稿提前寄呈陈得芝教授......
南宋钱自建炎始,绍兴、隆兴、乾道、淳熙等各个年号钱皆延续北宋钱的风格,多光背无文,篆楷成对。而淳熙七年以后,开历代之先河,在钱背铸......
刘祁在金元时期“文名满天下”①,与元好问同为金末元初文学和史学巨擘,在理学方面也颇有建树.刘祁的没有保存下来,但在、、、、等......
刘斧,北宋时期重要文言小说家,编著有《青琐高议》、《青琐摭遗》、《翰府名谈》等文言小说集,都程度不同地在流传过程中散佚,学......
他是海上文坛的活跃作家,他是参与南昌起义的热血青年,他是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他是世界上最年长的大型辞书主编.他出过书,打过......
类书是我国古代形式比较独特的一种书籍体制.是采摭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随类相从而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的一......
4月 17日 ,由国家图书馆主办的《永乐大典》编纂 6 0 0周年国际研讨会暨《永乐大典》仿真影印出版首发式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
洪焕椿先生编著的《浙江方志考》(以下简称《志考》)在1984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的出版,对浙江方志的利用提供了许多方便,......
写本是指成书时按照手写形式流传的古籍,由于其既不是刻本、活字本,也不是稿本或依据其他版本录写的抄本,所以称之为写本.宋代以前......
中国国家图书馆,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名读者出入这里.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这里有个颇为神秘的地方.这是一个地下宝库,存放着国家图书......
本文主要对《涵芬楼秘笈》本《西湖老人繁盛录》与《永乐大典》本《西湖老人繁盛录》做了简要的对比,分析其优点和其中的一些错误,......
本文透过明清时期的文献对《朝野类要》的零星征引,比勘文字异同,来钩玄《朝野类要》版本的隐微传承。在《四库全书》编纂之前,文......
历来研究量词大多是从静态的立场,即主要就量词本身来进行分类和描述;本文主要借鉴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中关于量词的研究以......
【正】 一 明徐渭《南词叙录》在“宋元旧篇”下著录有《秦桧东窗事犯》一剧,《永乐大典目录》卷三十七“戏文十五”题为《秦太师......
针对任继愈先生说北京大学图书馆在1935年前就藏有《四库全书》、《永乐大典》的问题,引用历史文献记载,从事实上给予驳正,避免误导读......
《肘后备急方》是现存较早的有重要价值的古方书之一,然而经历代传抄或翻刻,现存本内容遗漏颇多,且错讹不少。而现存《永乐大典》中收......
近人撰《永乐大典索引》为查阅《永乐大典》残帙最显功力、最为方便之工具书,然也有错漏及未尽善美之处。本文于《索引》(主要涉及......
“吔——嗨——吆——呵——吆——吔——嘿——咳——着……”节日庆典之际,站在永宁河边,偶尔还能听到这铿锵有力的永宁河船工号子......
【正】 《琵琶记》号称南戏之祖,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在高明的《琵琶记》之前,南戏至少已经有了将近两百年的历史。什么叫南......
<正> 《江上别流人》一诗,孙望先生的《全唐诗补逸》题作王维诗,并注曰:“见《永乐大典》卷3006。九真。人字(五函四十二册)。按此......
【正】 清代是我国古籍丛书发展的黄金时期。除了著名的官修《四库全书》之外,各家的私刻丛书如雨后春笋,競相而出。其中鲍廷博所......
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
《永乐大典》残卷中保留有宋明时期流行的20余个美容医方,采自宋代日用百科类书籍《事林广记》与《山居备用》。按其用途可分为养发......
2003年10月10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审会在北京召开。在初选通过的50件组档案文献中,专家评定出35件组档案文献列......
将《海外新发现〈永乐大典〉十七卷》之《法运通塞志》残卷与《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中《佛祖统经》之《法运通塞志》加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