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镜源流相关论文
《四库全书总目》附有许多案语,本文主要考察史部提要案语。这些案语体现了馆臣于史部收书时遵循循名责实等原则,反映出馆臣尊经尊......
清朝乾嘉时代,在文字狱压力之下,多数知识分子埋头于考订辨伪之学,思想僵固,学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章学诚不顾时俗的冷落非议,......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多被称为我国目录学之目的、任务、核心和优良传统。笔者认为不妥。
“Differentiation chapter academic......
刘向、刘歆父子开创性地编纂群书提要目录《别录》和群书分类目录《七略》两部著作,全面梳理和分析了皇室收藏的春秋战国至秦汉年......
章学诚《校雠通义序》有云:“校雠之义,盖自刘向父子。部次条别,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非深明于道术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与......
一、和邻近学科划清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是建立任何一门独立学科所必需 我们处在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认识的发展瞬闪万变,新学科的......
范希曾的《书目答问补正》初版于一九三一年,到现在,已整整半个世纪了。半个世纪来,类似的书,如《书目答问笺补》(江人度)、《补书目答......
面前摆着两部文献学著作:张舜徽的《中国文献学》与吴枫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相比而言,张著独到的东西较多。如中国古典文献散失的......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理念下的传统学术史研究,局限于内部的研究史梳理,而强调研究主体性的范式理论,提供了学术史合法性的元理论......
明代是武当山最为鼎盛的时期,武当山志的编修也蔚为大观,构成一个完整的山志体系,形成一种奇特的山志文化。考察明代武当山志的异......
医学史最重要的主题是“身体”,对生命的重视使得我们既要医疗既病之躯,又要“养生”以治未病。在养生思想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前人......
如何看待古书一直是文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沈家本先生晚年钩稽史料、详加考订而成《汉律摭遗》,其中蕴含着他对古书审慎的态度.古......
通过简述钱基博宏丰的目录学著作中代表作的著述实践和巨大成就,论证其“考镜源流、辨章学术”的目录观以及“博学多识,提要钧玄,......
章学诚称学术研究的基础校雠学的特点为“考镜源流”,高度概括了学术研究的方法与特点。傅璇琮先生基于此点也说:“我们的古典文学研......
由唐初魏征等人编纂而成的《隋书·经籍志》 (以下简称《隋志》) ,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第二部史志目录 ,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隋......
《四库全书》历时十四年编成,收录了符合清朝正统思想的中国历史上的几乎全部的保留图书,同时又编纂了《四库全书总目》(又称《四......
史部依托经书而立,古有“六经皆史”、“以史翼经”诸说,图书分类之初《七略》“七分法”即将诸史归入“六艺略”,魏晋南北朝始有......
文献学是古人与今人治学的一把钥匙,其治学的入门方法“小学”包括目录、版本、校勘、文字、音韻、训诂等。其中,目录学是文献学的一......
如果要从众多的古籍经典中挑出一本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又最有可读性的著作,我当仁不让会推.这部书不仅大体包括了中国儒家思......
鲁迅视书目为治学之道关于书目的作用,历代学者均有精辟的阐述,如南宋史学家郑樵所言:“示人以治学门径”。清代史学家王鸣盛指出......
余嘉锡于其《目录学发微》中言:“目录之书,既重在学术之源流,后人遂利用之考辨学术。此其功用固发生于目录学之本身,而利被遂及于学者......
《隋书·经籍志》是一部重要的史志目录学著作 ,又是一部指导学术研究门径的重要著作。《隋志》的最大贡献表现在其体例完备 ,实现......
中国何以为中国,西方何以为西方,这是对“合法性”的一种追问。杨凤霞教授的《史海探微》(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版)就是对这种追......
"古文"虽然是唐人提出的文体概念,但其存在却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从先秦到明清,中国古代散文经过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过程,创造出了许......
清代章学诚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重要观点,成为目录之学的指导理论。四部分类法形成之后,官私书籍分类中应用较为广泛,后世......
陈平原在《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曾写道:“晚清那代学者,之所以热衷于梳理学术史,从开天辟地一直说到眼皮底下.大概是意识到学术嬗变......
由西北大学出版社组织30多位专家历时八年编撰完成的《关学文库》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作为我国第一部对宋以来历代......
《道家与中国哲学》(六卷)作为1992年立项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八五”重点课题,由安徽大学哲学系孙以楷教授主持。全书约180万字,......
本栏发表的五篇文章,与上一期笔谈的内容相同,题目仍然是:中医理论相对于临床和中药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滞后,中医发展需要中医理论快......
编写一部目录学著作的目的,是在对文献书目进行研究、整理的基础上,“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使其在学科研究和事业发展上更有效地发挥作......
章学诚认为文集的价值在于“与史相辅”、补史之不逮,如此便形成了一种“纳文入史”的文史观念,强调文集的史学意义。首先,他以“六经......
<正>章学诚的《校雠通义》围绕校雠心法"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核心思想,创新地提出"互著"、"别裁"的分类方法,并详细论述了"校雠条......
<正> 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科学研究人才的任务。它不仅要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独立从事研究的能力。要......
OPAC2.0开放与互动新特点,为读者参与图书编目提供便利,也为古典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优良传统的新生提供实现模式。......
文章论证了在古籍电子资源建设中将古典目录学的思想理论与数字资源先进技术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二者的结合不仅能够提升当下......
文体的演变,相对于作品的思想内容、时代风尚而言,更具有稳定性。认识一种文体往往能使我们更真实地了解文本在当时呈现的面貌以及其......
我国著名的医史文献学家郭霭春先生与世长辞了,留给我们深深的景仰和不尽的怀念。先生青年时期在天津崇化学会研修文史,后创办中学、......
和文学研究、艺术研究相比较,以考证为基础的文献研究是一门相对说来较为枯燥的学问。不过,文献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辨章学术、考镜源......
本文通过考证,简要指出章学之诚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文献整理的指导思想,而这一思想是秉承刘向、刘歆父子的学术思想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