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相关论文
"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特权"是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条款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特权的权域是在与集合实体规则的竞争中逐步得以明确的.通过判......
对于同案被告人而言,由于存在利益上的关联以及我国未确立一事不再理的原则,因而不具有证人资格,不能成为反对其他同案犯的证人.但......
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备程度是决定能否有效规制刑讯逼供的主要因素,但是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我国规制刑讯逼供的制度还很不完善......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是刑事司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修改后刑诉法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纳入立法,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随着我国加入“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及2004年的宪法修改明确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一条重要原则写入宪法,在司法......
沉默权是指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在面对司法机关的讯问时有权自主选择回答与否,且不因其选择沉默不语而对之作出不利法律......
我国政府继1997年10月签署加入《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之后,于1998年10月又签署加入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纵观沉默权制度的发展脉络,以英美两国为代表的国家对于沉默权的态度,从最初的不承认,到后来的绝对肯定,再到为沉默权制度附加若干......
在我国,现场指认未经法律确认,见诸于书面的多存在于一些案件卷宗和一些零星的探讨性的法学论文中,实践中对于现场指认也有不同的......
我国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主体包括证人,但不宜包括单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被强迫自证其罪可以解释为......
<正>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我国1996年修改的......
对被告人认罪案件采取非正式审判程序进行处理已成为各国的普遍做法,这是提高诉讼效率的重要手段。同时,如何保证被告人认罪案件处理......
证据裁判原则是现代证据制度的基石,是法治国家刑事诉讼中认定案件事实的核心原则,也是以审判为中心司法改革的必然要求。2013年《......
<正>侦查权运行的规范性,实质在于寻求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的最佳平衡点。在我国,侦查是刑事诉讼的基础,起诉与审判在很大程度上都......
本论文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主要是对陈光中、崔敏教授关于沉默权相关观点的资料整理与分析。首先是分别对陈、崔教授在各个时期关于......
无罪推定原则与罪行法定原则被称为现代刑事法律制度的根基,无罪推定原则蕴涵着"疑罪从无规则"、"控方举证规则"和"不被强迫自证其......
由于刑事法律直接关涉到公民的重大法益,相对于其他部门法而言,对公民的权利影响最为直接、严厉,如果适用不当就会侵犯公民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