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人权相关论文
近年来,精神病人引发的恶性刑事案件频繁占据着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因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实施的危害行为具有突发性和随意性,且往......
意定监护的出现创新了监护形式,丰富了养老方式,强调尊重个人意愿,是我国监护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然而随着意定监护适用的不断深入化......
检察官客观义务,又称为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是指为了查明案件真相,检察官必须超越公诉方立场,忠于事实,客观中立地履行检察职责,从......
【目的/意义】实现“双碳”目标是中国作出的庄严承诺,阐释其法理基础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建构及完善具有重要意义。【设计/方法】人类......
辩护律师保密义务是伴随律师职业的产生而一直探讨的话题,是指律师方对在一定期间内知悉的有关信息负有保密的义务,除非得到当事人......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人权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宪政则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是从诉讼经济性考虑,通过一个程序来调整刑事与民事两个实体法律关系。以确定损害赔偿责任、救济被侵害的权利......
解决我国网络治理中一切问题的价值定位是保障人权。当前我国网络治理部门职责界定、各自政策所产生的乱象,要求建立协同治理机制。......
在中国不断法治化的进程中,刑事程序的变革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刑事追诉中的预审又是中国目前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通过......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被逮捕以后的未决羁押被普遍适用,并呈现出一定“惩罚化”倾向。为了规范未决羁押的适用,保障被......
羁押具有保障诉讼顺利进行和稳定社会和谐的实用性作用,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羁押是对公民的基本人身自由最严重的侵害。我国在2012年......
刑事诉讼的基本目标是保障人权,实现司法公正。在刑事诉讼审判过程中,作为辩护方的被告,与代表国家行使控诉职能的公诉机关相比较,......
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权保障理念的勃兴,使得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国际法原则,如何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摘 要】在有着重实体、轻程序传统的我国,刑事程序性制裁制度的运行存在观念障碍、立法粗疏、司法阻力。我国刑事程序性制裁制度......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是我国司法实践中坚持“以审判为中心”法治理念的重要体现.它使得“无罪推定原则”和“保障人权”理念在我国......
我国于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宪法对人权的保障,使人权教育的开展势在必行。为澄清人权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有必......
正义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它既是构建合理社会制度的理论基础,也是构建道德体系的理论基础。正义是法治的价......
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模代表座谈时强调,要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体面劳动”的问题再次引起热议......
《民法总则》创设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它是为了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基本国情,也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权的一次制度......
值班律师制度是指国家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所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由值班律师为其提供服务,告知其权利义务等,以保障犯罪嫌疑人和......
人类社会从蒙昧、专制到民主、文明的演化史就是一部世界人民为人权而斗争的血泪史。反映在刑事司法程序中,即是刑事诉讼的目的由单......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非常辉煌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一个商品经济很不发达、文化条件非常落后的地区成功地进行了伟大的民......
禁止双重危险在刑事诉讼中又称一事不再理,本是西方国家一条十分古老的刑事诉讼原则。如今,这一原则不仅已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刑事......
自从刑事古典学派提出罪刑法定主义并将之确定为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的经典原则,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当代法治......
一直以来,我国刑法学界都存在着将犯罪概念中的“但书”作为界定罪与非罪的标准的观点和做法。然而,在1997年修订的刑法典明确规定了......
缺席审判制度作为对席审判的例外,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中都已作了规定,只有《刑事诉讼法》对这一制度采取了否定态......
环境权是在全球环境恶化的过程中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人权。环境权已经在许多国家从法律层面得到确认。在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受......
世界刑事司法改革的趋势是提高效率与保障人权,公正与效益是现代刑事诉讼程序所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简易程序的出现正是为了协调公......
2012年,我国重新修订了《刑事诉讼法》,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为完善被追诉人诉讼权利救济制度奠定了基础。刑事诉讼法虽然为被......
毫无疑问,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是刑事诉讼目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既统一又对立。这种矛盾的现实性来源于刑事诉讼中的多元利益的冲突性......
2008年,一个新的概念——“体面劳动”广泛进入了民众的视野。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出席“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
从世界各个主要发达国家来看,刑事诉讼中的庭前程序包含着两个子程序,一个是庭前审查程序,也叫公诉审查程序,一个是庭前准备程序;前者主......
文章从“亲亲相隐”原则的历史发展入手,论证了在现有条件下该原则的价值所在,并以其价值为基石,对“亲亲相隐”原则对我国现行刑......
2004年3月5日至14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正案草案.此次宪法修改,是对现行1982年宪法的第四次修改.除了提出将......
10月27日,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下称“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在减少死刑罪名、加大反腐惩处力度、维护信息网络安......
根据我国宪法及有关法律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承担着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
就价值形态而言,新刑诉法中的人权保障理念涉及集体人权和个体人权两个层面;就立法技术而言,新刑诉法采用了价值宣誓与具体措施相结合......
摘 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保障人权和实现司法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法律意义。但是非法证据......
2012年5月份,犯罪嫌疑人刘某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从王某手中收购了王某抢夺所得的22克左右的黄金耳环,经鉴定,收购黄金耳环的价值约6......
实行民主宪政一直是近现代中国先进分子梦寐以求的目标.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以胡适、罗隆基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以月刊为阵......
一、律师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队伍建设,是维护司法公正,保障人权的必然要求rn律师是提供法律服务的法律工作者,担负......
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第33条作了修改,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下简称“法律面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