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畅气机相关论文
近日读石寿棠《医原》,见其运用白芥子、细辛治疗湿证、燥证,与诸家论述有所不同,其中不乏独特见解,每多予人以启发。现将《医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瘟疫范畴.遵循中医疫病学的认识方法,根据武汉本年度的物候学特点,归纳一线临床医师搜集......
[A1型题]rn1.我国最早由政府组织编撰的成药典是:A.《金匮要略》;B.《肘后备急方》;C.《济生方》;D.《和剂局方》;E.《圣济总录》。rn2.确认与方......
“火郁发之”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后世金元及明清温病学家将其拓展应用于内伤杂病及温病治疗之中。“火郁”为火热......
目的探讨津原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24例PS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对照组(50......
三仁汤出自清朝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其药物组成有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厚朴、通草、滑石、半夏、竹叶,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
俞根初,清代浙江绍兴著名医家,著有《通俗伤寒论》,为温病学兼容派的代表医家。他认为:伤寒为病,虽然病证复杂,但究其根本乃"一气之......
“透热转气”指在营分证中应用清营热、养营阴的同时,配以药物解除气营之间的障碍,将脉中之温邪透达至脉外,使营热外达。“透热转......
临证妇科,辨证施治,颇有效验,整理3例,供借鉴。1发热 薛某,女,40岁。于2008年7月21日因经行淋漓不净一年余,以多发子宫肌瘤、贫血在我院妇......
<正> 1.确立温病治法的依据及用药原则是什么? 温病既不同于外感风寒,又有别于内伤杂病,故其治法自然与之不同。一般讲,确立温病治......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体为主并可累及全身多脏器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多表现为口干、眼干等症状。......
<正> 读了贵刊一九八三年第一期代桂满“热入营分与透热转气”和一九八四年第四期谢路“也谈热入营分与透热转气”两篇文章,深受教......
<正> 詹起荪教授是浙江省名老中医,祖传儿科,学验俱丰。尤其治疗小儿腹泻颇多独到之处,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牛阳教授认为肺经风热是痤疮主要病机。肺经风热、肺气不清、血热郁滞集结于面,发为痤疮,归属"肺风粉刺"范畴,与年龄、饮食、环境......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是治疗湿温病的一大原则。湿邪为湿温病之主导。"通阳"即宣通阳气,用于湿阻气机,阳郁不伸之证。"不在温"......
杨牧祥教授,从事医教研工作30余年,善以古方化裁变通,用治多种疑难杂症,学用颇深,获验宏硕。今撷其运用三仁汤的经验特色,管窥一斑。1辨证审......
<正>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上海中医文献馆馆员陈苏生先生,江苏武进人(1908~)。曾先后师事沈仲芳、钟符卿、祝味菊诸名家。解放前......
<正>本市为南方丘陵地区,多雨且闷热,多湿邪夹热之病证,以三仁汤治之常有效验,现述3例病案如下:1双膝肿痛郜某,男,32岁,双膝肿痛半......
<正>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上焦篇》,系吴瑭师叶桂治湿温用杏仁、白蔻仁、薏苡仁之意而创制。全方疏利气机、宣畅三焦,集开上、......
<正> 小儿低热是指体温在37℃~38℃,热程持续在两周以上者。此类患儿,实验室检查阳性率少,虽经使用多种抗菌素也往往无效,治疗颇为......
<正>梅广源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学术带头人,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三十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医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瘟疫”范畴。遵循中医疫病学的认识方法,根据武汉本年度的物候学特点,归纳一线临床医师......
结合临床病证 ,主要从用药轻灵、善用风药、善用升降散三个方面介绍了当代著名中医赵绍琴教授的组方用药规律。运用营血辨证的方法......
火热论是刘完素学术思想的主线,它源于《内经》,承于仲景。通过对其"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两个方面进行论述,阐明了刘......
本研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据导师多年的临证经验,结合现代基础医学研究手段,从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等方面对流行性感冒(时行感冒)的病因......
<正> 水肿是肾炎或肾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体征,中医认为水肿的产生与肺脾肾3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治疗水肿的方法很多。最早见于《内......
三仁汤源于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但首载于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上焦·湿温》。由杏仁五钱,飞滑石六钱,白通草二钱,白蔻仁......
自2019年12月以来,以我国湖北武汉地区为中心,以人群集散辐射传播为特点,全国各地病例陆续出现增加。疫情发源地罹患患者早期以身......
学生有幸跟随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全国名老中医陈家礼老师学习。尊师临证无数,屡见奇效,对疑难杂病的诊治多立竿见影。其妙手回春......
<正> 第六章温病的治疗本章分两部分内容:一是概述部分,主要应明确温病治疗的立法依据;二是掌握温病主要治法的运用,其中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