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粮相关论文
建国初,由于粮食短缺加之民众动员不足,新政权在新解放区进行征粮面临着巨大的阻力.为了及时汲取资源以保障新政权的正常运行,新政......
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家卫国,陕甘宁边区政府开始征收救国公粮。通过对征收救国公粮的数目、征粮的阶段划分以及征收措施的分析,体现......
农无粮不安,国无粮不稳。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资源,它关系到政权稳定和国家安危。1950年上半年,广西匪乱迭起并波及全省,......
征收军公粮自土地革命伊始便成为中共琼崖特委的一项例行工作。直至渡海战役前夕,随着非生产性人口的陡增,征粮压力和矛盾空前膨胀......
左右江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西南边疆唯一的红色根据地。粮食成为当时苏区的重要资源。为保证粮食供给,苏区政府虽然陆续制......
在进占内乡后,中共内乡县委面临的最大问题一是原内乡民团残余力量的抵抗,二是征收军需的巨大压力激起的一些反抗和暴乱。在很长一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偏居西南一隅的四川还未解放。1949年11月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川黔战役,拉开了四川解放的序幕......
【正】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征粮法规,在抗日根据地的法制建设和财经立法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粮食问题,既是直接关系到坚......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粮食对于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它是国家的根本,是一种生命攸关的战略物资。在西南地区,当国民党政权逐步瓦......
政治动员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执政与治国的基本方式。解放初期,为了解决民食军粮问题,中共在新解放区开展征粮工作,但是困难重重。......
中国式管理首重关系管理,而关系管理最大的敌人就是“乡愿”、小人与派系。 唐朝,某年大丰收。一天唐德宗打猎路过一个农民赵光奇......
考察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征粮动员,从"各尽所能"到"超征退还"的政策转换,反映了中共与乡村社会间的一致与冲突,而满足群众利益诉求是共产......
国家依据政权合法的强制力,向农民征粮缴税,本是历史上国家与农民之间互动的焦点,亦是常事,然在特殊历史时段(如战争、救荒年间)国......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为了保障继续向南推进之军需、维持新生政权,待政权稍一稳固,中共新政权即着手在上海郊区农村征粮。上海的农业......
1949年,在新解放地区,中共进行了紧张的支前借粮和公粮秋征运动,外加人民币贬值的损失和公债任务,造成农民负担沉重,从而导致1950......
1949年为支援前线战争,老区农民负担沉重,平原省单县秋征比例高达收获量的30%,这直接引发了严重的"春荒",加之政府救济不力,1950年......
征收公粮是广东全面土地改革前的头等大事,起着保障部队和稳定人民政权的重要作用。1949年广东的秋征工作面临一些困难:一是来自地......
大西南解放后 ,严峻的粮食形势考验着新生的人民政权。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 ,审时度势 ,果断地把征粮工作作为各级......
基于军需与财政目的而制定的缓分浮财与缓分土地及暂缓土地改革的政治策略,使1950年上半年进行的1949年农业税征收成为一个经济与......
中共接收西南后,为解决自身财政问题和配合中央统一全国财经的工作,即在当地开征粮税,各地相继发生以"反征粮、反禁银"为中心口号......
本文采取民族志田野调查的方法,以中国西南一个少数民族行政村——绿寨为个案,借助权力与文化宰制的理论视角,深度描述土改以后中......
建国初,征粮是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中心工作,由于农村基层干部既是“干部”又是“农民”的双重身份,使其在征粮过程中的行为选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