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相关论文
218天前,韩国确诊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随后疫情迅速扩散,共186人感染病毒,其中38人丧生,另有16752人被强制隔离。 回顾2015年,......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中国科协常委会女科技工作者专门委员会致信全国女科技工作者,向广大女科技工作者,特别是战斗在抗击新冠......
1月18日,受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委託,她与锺南山院士等一行6人抵达武汉,听取了武汉的有关情况汇报,也查看了有关现场。2月1日下午,李兰娟......
当战疫集结号在杭州吹响,他们扛起职责和使命;当人们被劝离"疫"线,他们却毅然逆行一线。他们是白衣天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医......
420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抗疫 2020年农历春节前夕,随着返乡潮的到来,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开始在全国蔓延。湖北......
如果不是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在武汉肆虐,或许有很多人根本不熟悉她的名字。17年前的SARS,人们记住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17年......
2月22日,在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和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的指导下,博......
当前,智慧治疗的发展十分迅猛。从十几年前的医疗信息化,发展到现在的数字化、图像化、“互联网+”、大数据,再到未来的社会网络、移......
"克强总理的报告非常全面,尤其是报告当中对我们国家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了特别重要的论述和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全国政协委......
今年1月10日,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及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兰娟院士,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这是一张布满口罩勒痕的面孔,每次看到这张面孔,总是让人感叹,这是多么坚强又多么柔软的一位“战士”!2020年12月15日,《自然》杂......
2月20日,人们再次在新闻中看到李兰娟的身影——这天,她走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ICU,探视8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病情。问诊结束......
自进入武汉疫区以来,李兰娟院士每天上午8时30分准时抵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国家医疗队指挥中心,准备查房。 自2月2日凌晨率医......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当84岁的钟南山院士、 73岁的李兰娟院士挺身前往时,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逆行的背影成了一束光,点亮了亿......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面对疫情,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专家的身影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些专家中,除了钟南山还有李兰娟。 2月2......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把“李兰娟”这个名字推到众人面前。她在公益讲座上亲切地教大家“人体微观生态平衡”的......
297项科技创新成果获得2019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成为全省科技创新重大标志性成果的一次集大成展示。此次获奖项目集中体现了以下......
人物名片李兰娟1947年9月出生于浙江绍兴,1973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感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
5月30日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当天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上,浙江共有8位科技工作者受表彰。其中,中国工......
本文对李兰娟院士及其团队在人工肝相关装置、感染微生态学和传染病检测等领域取得的主要专利成果进行分析。通过对专利申请的申请......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在7月10日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健康云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告诉记者,在疫情防......
大屏幕上,是一张张熟悉的抗疫英雄的面孔,屏幕的左上角,是大大的加粗黑体字“复学正是励志时”,右下角是制作PPT的学生的名字。 四(7......
1月20日下午,针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防控情况,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在北京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图......
新冠病毒爆发期间,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公布了消毒的正确打开方式:新型冠状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温。按照以往对抗其......
用"了解"消除"误解",用"理解"消除"隔阂"1月27日,新冠肺炎疫情升级,《浙江新闻联播》增强权威发声加推专访板块。我先后专访了国家......
哲人有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我以为,能否在灾难中获得进步的补偿,还要看人们能否去认真读......
随着疫情发展,很多人已谈"疫"色变.比如,1月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做客《新闻1+1》栏目时谈到:"......
新型冠状病毒在2020年进入我们的生活,农历新年伊始每天逐步攀升的数字告诉我们:这我场灾难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和悲壮的,它将载入......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各大媒体刊发了一大批报道,满足了公众的信息需求,积极推动了疫情防控,同时也塑造了一批可信、可近、可敬......
李兰娟在央视新闻“遇见你”的人物特写中被称为“连轴转”的老太太——这位已经7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战“疫”的最前线经常每天......
2020年初,在疫情山崩海啸之时,年逾古稀的李兰娟主动请缨,带队奔赴武汉,只为打赢这场"硬仗"。为了国人安康,李兰娟本就甘愿用一生......
在我看来,不懂得“浪费”时间的人,就无法合理利用时间。尤其是在这个超长的寒假里,如果没有学会“浪费”时间,那就真的是在虚度年华,甚......
在此次冠状肺炎疫情之下,女性力量再一次让世人震撼。在援鄂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到70%以上,护士中90%以上为女性。无论是李兰娟院士,还......
<正>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医药监管系统,可以加快构建智能医药监管产业链,助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
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斗争之中,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科学家,甚至是平凡的百姓,无一不在为国家出着自己的一份力,他们都是国家的英雄。......
<正>她领导的课题组创建了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首次揭示了重型肝炎病人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阐明了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重型肝炎发生、......
7月23日《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科研团队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