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岐相关论文
编者按:1997年,全国46所高等学校的70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4位(占总额58位的41.4%),中国工程院院士46位(占总额116位的39.7%),这是我国高教界的大喜......
山 仑 于元杰 于振文 马锋旺 王 飞王卫卫王亚洲王亚馥王孝安王宝山王洪刚王勋陵王 晨王吉吉之王锁民王新......
1923年 C.W.洪格弗德、C.E.欧文斯首先报导在美国自然条件下许多种禾本科杂草可做为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的寄主。......
本研究是针对生产上小麦品种的抗锈性变异问题,探索叶锈菌的变异机制。用细胞学方法对夏孢子芽管中的细胞核进行染色,发现叶锈菌的......
序号 研究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1 李金玉 李振岐2 强中发 李振岐1314151617井金学康振生牛永春林晓民刘松洁王芳张传飞贾明贵李岳仁......
小麦初生叶接种条锈菌后,亲和反应寄主叶片RNase活性,分别在潜育期和产孢期呈双峰型增长;不亲和反应叶片RNase活性在侵染初期高于健康对照,但低于......
依据关中灌区19个气象站1961~1989年4~5月平均气温、降水量、≥5mm降水日数及相对湿度用聚类分析法划分了偏湿区和偏干区。偏湿区主要包括中西部的长......
从陇南小麦条锈菌标样中分离出三个能侵染绵阳11成株的新菌系。鉴定结果表明,尽管三个菌系分别能侵染洛夫林13或洛夫林10,但在其他品种上的......
1986~1994年,以天水为基点对陇南小麦条锈病的流行规律开展了进一步研究,明确了:1)病菌越夏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海拔1700m以上的高山区为病菌的主要......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于1999年8月28日在中国农业大学隆重召开,沈其益、裘维蕃、段永嘉等著名植物病理学家和来自北京内外的150多......
雪腐格氏霉粗毒素导致小麦叶组织膜渗透性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初报*左豫虎**康振生吴学宏***李振岐(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杨陵712100)APRELIMINARYREPORTONSOMECHANGESOFTHECRUDETOXINFROMGERLACHI...
Changes in ......
条锈病是小麦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感染此病后轻者减产、重者颗粒无收。50多年来,我国共发生过9次条锈病大流行,最严重的一次全国小......
李振岐院士 ,男 ,1 92 2年 9月生于河北省遵化市 ,植物病理学家和小麦锈病专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李振岐院士 1 94 9年 5月毕业于......
1.由农牧渔业部邀请、委托河北省植保学会于84年11月16—27日,在保定举办“生物间遗传学应用”讲习班。由美国小麦叶锈病专家勃劳......
“地下活动”玩不转河北省滦平县张百湾镇张百湾村有选民1806人,在2000年1月15日进行的选民直接选举“村官”中,原村主任李振岐得主任赞成票469票......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植物病理学家、小麦条锈病和植物免疫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杨凌区第六届人大代表,......
改进式海登氏苏木精法,是李振岐等(1985)通过对原海登汉氏苏木精法加以改进而探索出的一种真菌细胞核染色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对......
一,论文1李振岐,刘汉文.陕、”、青小麦条锈病发生发展规律之初步研究.叫北农学院学报, 1—18,1957(1)l 33~462李振岐,刘汉文.关于......
加拿大是世界主产麦国家之一,小麦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他们的小麦生产和育种工作比较先进,成绩较好,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小麦抗锈育种利用最广泛的洛夫林10、山前麦、阿夫乐尔等抗源品种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已经严重感染条锈病。这对目......
第1期苦皮藤麻醉成分(苦皮藤素Ⅳ)的结构鉴定…………………………吴文君涂永强 刘惠霞等(1)苦皮藤毒杀成分(苦皮藤素I、I)的结构......
在温度控制条件下研究了绵阳11号和绵阳15号小麦对条锈病的抗病性。供试品种成株期抗锈性比苗期有所增强,在14~21℃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病斑坏死......
小麦抗条锈病性数据库管理系统@赵泽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杨之为@孙慎侠¥西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
我去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那是座落在陕西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久负盛名的高等农业学府。这座西部高等农业学府是于右任......
<正>业无止境,任重道远。在引领团队科技创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道路上,康振生依然行色匆匆。2017年11月27日,一个普通的冬日。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