栲树相关论文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大的森林植被类型,在世界森林植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本文选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演替顶级群......
对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不同栲树个体生产的果实大小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栲树个体生产的果实间有明显差异(......
森林冠层在能量传输、光合有效辐射和微气象等方面的差异可导致冠层光合生产力空间分布的变化.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在空间上的差异对......
对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常绿阔叶优势树种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不同发育阶段植冠内的分枝式样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
对福建大田县栲树次生林进行植物区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 200m2的样方中有维管束植物59种,隶属于33科46属,单种属比例高,优势科为......
在植物的生活史中,种子大小及其变化不仅涉及到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生殖分配,而且是植物种的重要适应特征。从果实高度、宽度、高宽比及......
采用基因组DNA富集法FIASCO对我国典型常绿阔叶林建群种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进行了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开发。从栲树基......
简单重复序列也称为微卫星分子标记,不仅在同属近缘种间具有良好的通用性,甚至在近缘属间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本研究利用壳斗科基因......
福建三明将乐林场栲类次生林是1958年皆伐后经过自然演替恢复的林分,采用改进的更新生态位宽度和更新生态位重叠计算公式,结合态势......
为给营造针阔混交林和提高林地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探索了林窗和林下环境不同埋藏深度对栲树和小叶栲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存活率的影......
福建武平帽布栲树林10个主要树种年龄结构,生长过程和林分测树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栲树等8个树属于稳定种群,而杉木和马尾松属于衰退种群。......
为探究人为干扰对栲树群落的影响,采用典型样地法研究不同程度人为干扰对碧峰峡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次生林群落的物种多样......
对浙江天童地区常绿阔叶林林窗和林内两种生境下人工播埋的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种子的萌发和当年幼苗的生长进行了研究.在......
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5个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 天然群体共计188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41个随......
研究了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群落中木荷 ( Schima superba)和栲树 ( Castanopsis fargesii)不同发育阶段植株的呼吸作用速率及同一演......
通过对闽北地区天然常绿阔叶林中的栲树群落植物多样性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闽北地区天然常绿阔叶林中的栲树群落植物物种繁多,......
为明确栲树幼苗生长和氮吸收对不同氮钾水平变化的响应,采用L8(4×2^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氮形态(NH4^+-N、NO3^--N)、氮浓......
根据野外调查,四川青城山和峨嵋山地区栲树心材腐朽病的病原菌为淡黄木层孔菌(Phellinus gilvus (Schwein:Fr.) Pat.),造成心材白......
为了研究福建省三明市将乐林场栲树种群的动态及数量特征,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及分段匀滑技术,......
种群不同年龄组的生态位是种群资源利用随时间变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根据高度将植物种群分为乔木组、幼树组和幼苗组3个年龄梯度,对......
基于定株观测和随机枝取样法,对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内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的开花物候动态及其雌花、雄花的空间配置进行了......
于2008年3—6月,定期记录了浙江天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的展叶情况,包括标记枝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叶......
研究了遮阴条件下3a栲树幼苗(Castanopsisfargesi)枝、叶构件动态和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幼苗枝、叶构件逐月变化,在春、夏季生长迅速,秋、冬季生长缓慢,而叶调......
在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中选择5株栲树,通过种子筐和地表取样,分析了栲树种子雨的时空格局特征.结果表明,栲树种子雨从11月3日到12月......
植物冠层叶片存在稳定性碳同位素贫化效应,反映了冠层光合能力的异质性。通过测试不同月份栲树冠层冠顶至冠下8m叶片δ-(13) C及叶片......
为进一步了解人为干扰对碧峰峡生态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及不同种群利用资源、占据生态空间的能力的影响,并为该区植物资源、大熊猫栖......
森林衰退现象是目前广泛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自2008年以来,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建群种栲树表现出严重的衰退乃至大规模枯死的现象,对......
种子是种子植物生活史的起点,也是生活史的终点。种子的生产、散布和萌发所构成的种子阶段是植物生活史的关键环节。亚热带常绿阔......
对闽北森林群落中的栲树(Castanopsisfargesi)和木荷(Schimasuperba)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等级度结构分析表明:栲树和木荷均是闽北阔叶林迹地上的建群种群。中等强度的人为干......
研究凋落叶厚度、凋落叶类型和播种位置对4种冠层乔木香樟、栲树、喜树和罗浮柿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竹类凋落叶对森林更新影响的程......
为了了解栲树的更新方式和更新动态,研究了栲树的生长特征和种群年龄结构.结果表明:栲树种群的年龄结构呈“间歇型”,经历了两个死亡高......
在浙江天童山国家森林公园,研究了鼠类在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和灌丛几种生境内对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种子的捕食和扩散的影......
通过对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的群落生态学调查,确认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和木荷(Schima superba G......
梵净山栲树 (Castanopsis fargesii)群落种子雨丰富 ,对群落更新发展有用的成熟有效种子 2 6 8.9粒·m- 2 。优势种及其它主要种类......
在粤北始兴县罗坝自然保护区以木荷、栲树和马尾松为优势的群落内 ,设置 10 0 0m2 样地 5个 ,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得野外......
【目的】研究南方集体林区栲树次生林的干扰类型及其林分结构特征,为今后南方地区常绿阔叶林的健康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
在野外生态调查中,笔者从未发现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和任何树木根系形成外生菌根的结构。为了进一步证实暗褐网柄......
对浙江天童木荷-栲树林内的常绿阔叶树种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的生殖个体大小、生殖构件的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特征进行......
【目的】研究栲树树高曲线模型,为编制福建省将乐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经营数表、指导当地森林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将乐......
栲树作为我国常绿阔叶林中的主要建群种之一,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能否顺利的进行自然更新,直接影响着常绿阔叶林群......
利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对福建省内4个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Franch.)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SSR标记揭示了栲树群体丰富的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