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苗更新相关论文
由于喀斯特地区土壤瘠薄、岩石裸露率高,水土资源易流失,常出现季节性缺水,生境脆弱,使得喀斯特森林常出现林分结构简单、优势树种......
稀树草原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主要稀树草原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地貌特征和独立的演化历史。水分、养分、火烧和和放......
柴松(Pinus tabulaeformis f. shekannesis)是油松(P. tabulaeformis)在黄土高原的变异体,其分布区极其有限。集中分布于陕西富县大麦......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通过地下茎(竹鞭)向周边常绿阔叶林不断扩张蔓延的过程伴随着“增铵抑硝”的土壤氮矿化效应。竞争是影响种......
[目的]探讨林分结构与林下更新幼苗之间的关系,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辽东山区蒙古栎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拟合模......
本研究基于2016-2018连续3年对吉林蛟河不同演替阶段(中龄林、成熟林和老龄林)针阔混交林中451个幼苗监测样站内乔木幼苗的动态监......
因20世纪初以来受到严重破坏,长白山地区原始阔叶红松林在逐渐恢复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演替阶段次生森林群落。本文基于长白山地区......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要对森林的可持续经营进行研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森林更新,其更新的方式与进程将会对森林的群落水平与结......
本研究基于2018-2019连续2年对4ha不同采伐强度下(未采伐、20%采伐强度、40%采伐强度和60%采伐强度)针阔混交林中100个幼苗监测样......
滇榄仁为西南地区特有植物种,是金沙江干热河谷重要标志种之一,以其为优势种形成的群落是该区重要的天然植被类型之一。本研究以混......
为明确沙地樟子松幼苗在干旱胁迫过程中C、N和P化学计量的变化规律及分配特征,通过盆栽试验,对2年生沙地樟子松幼苗进行自然干旱处......
2008年1~2月间,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冰雪灾害。这场灾害不但给当地带来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同时也对当地的森林生态......
本研究以小兴安岭典型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9 hm2监测样地,调查长度≥2m、最大直径≥10 cm的粗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区线和中国动物区划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分界线,植物区系南北过渡、东西交汇,兼容并......
稳定的森林群落中普遍存在着由干扰所引起斑块循环更新过程,干扰的发生创造了森林群落环境的多样性,驱动森林的循环更新,对森林群......
以科尔沁沙地北缘的天然五角枫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无封育无更新、封育无更新、封育更新3种类型的固定样地,通过调查五角枫天然......
在分析森林光环境异质性特点的基础上,从幼苗的光合、热耗散、生物量累积和分配、形态特征、萌发和种群动态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在......
【目的】研究和田河流域胡杨林更新复壮技术,为荒漠河岸胡杨林的恢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设置2m~2m样方调查引洪后河漫滩胡杨、柽......
对长白山地区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的杨桦次生林、次生阔叶林和阔叶红松林采伐林隙内的更新幼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处于不同恢复演替阶......
为了探讨纯林柴松(Pinus tabulaeformisf.shekannesis)种群不同坡位幼苗的大小结构及其更新特点,通过对陕西富县大麦秸沟地区柴松群......
榆树疏林广泛分布于浑善达克沙地,是适应半干旱、半湿润气候的沙地植被类型。采用Ripley的K函数统计方法,分析了浑善达克沙地固定......
为了解该流域杨树天然更新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对额尔齐斯河流域(北屯段)天然杨树中主要优势树种的落种、萌发及幼苗天然更新与林内......
大量研究表明在箭竹.冷云杉林下,竹类对冷杉的影响大于其它树种。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林下,华西箭竹(Fargesia,nit......
为了人工辅助华南地区退化荒坡的早期恢复,合理利用地表覆被物及补苗方式加速乡土种在退化荒坡的定居进程,本研究采用3×2析因设......
为探测云杉幼苗更新的潜在生态学机制,研究了云杉幼苗随更新年龄变化下的叶片形态特征、叶片及根系C,N,P含量特征及其与叶片形态特......
在重庆市武隆白马山林场内选择典型的中山杜鹃群落设置20 m×20 m样方41个,调查白马山常见的11种中山杜鹃的地理环境(海拔、坡......
在自然条件下设置1、2、3、4、5 cm和6 cm 6个沙埋深度处理,对柠条锦鸡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进行了全生长季观测,以说明种子成熟当......
元谋盆地是中国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的典型区域。滇榄仁Terminalia franchetii群落为该区域重要的代表性植被类型之一。......
入侵种互花米草自引入以来在沿海湿地大面积扩张,与本地植物种形成激烈的竞争格局,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造成了深远的影......
本研究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样地为平台,以样方中胸径小于1 cm的木本幼苗为研究对象,基于2年的幼苗和环境调查数据及样地植被调查数......
香果树为我国Ⅱ级野生保护植物,由于原生境中香果树种群的数量迅速减少,目前已濒临灭绝,种群亟待恢复。研究了武夷山不同海拔的香果树......
以九连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对雪灾林隙与非林隙条件下幼苗的组成、多样性等进行研究,分析冰雪灾害对九连山常绿阔叶林幼......
【目的】研究红锥母树种子雨、土壤种子库及幼苗更新的动态,以期探究其更新制约因素及机制。【方法】采用样线法布置种子雨收集器,......
虽然生境过滤对群落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被普遍承认,很多研究也对不同年龄结构树木与生境的关联程度及种间差异进行了探讨,......
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内既有自然恢复的天然次生林,又种植有大面积的人工林,森林群落类型丰富。如何加速该地区的森林群落演替进程,......
探究群落物种共存机制是现今最重要的生态学问题之一,其中群落幼苗更新过程作为影响群落物种共存的关键过程,更是生态学家研究的重......
林窗是由老树死亡、昆虫、某些疾病或雷电袭击、风或风暴吹倒、或其他倒下的树木击倒的区域。林窗的出现提高了森林动态。因此,林......
随着全球变化的发展,极端气候出现频率将逐渐增加,热带地区的年降水量及其分配格局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旱季持续时间和......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其中最为典型且分布最广泛的类型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为......
榆树(Ulmus pumila L.)疏林是榆树在沙质土壤上的一种特殊分布类型,是最适合沙地气候条件的隐域性顶极群落,也是浑善达克沙地中最稳定......
为研究药用植物猴耳环(Archidendron clypearia)的天然更新特性,2015年7月和2016年7月对广东省广州市、惠州市和深圳市主要森林公......
大兴安岭南段地处内蒙古森林-草原交错区,边缘效应明显,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生态过程都相当复杂,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
本论文选择大兴安岭南段次生林林窗为研究对象,以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站)大......
森林衰退现象是目前广泛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自2008年以来,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建群种栲树表现出严重的衰退乃至大规模枯死的现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