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更新相关论文
以内蒙古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杨次生林为研究区,研究区内近些年出现大面积非正常死亡的山杨林,在山杨林中分别设置倒木、枯立木与......
海拔梯度被称为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大尺度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植物因生物......
以秦岭落叶阔叶林25 hm~2固定样地的木本植物幼苗为研究对象,于2015-2019年对幼苗种类、数量、萌发和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幼苗的物......
[目的]分析辽东山区蒙古栎次生林更新特征,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为该区天然次生林的恢复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典型......
以阿尔泰山天然林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间伐强度(19%、33%、55%、62%)对林下植被的影响,为该区天然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样地......
森林更新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生态过程,在种子、幼苗、幼树等各个阶段都面临着不同生态因子的干扰。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和黄......
皆伐后采取的森林更新模式有利于快速形成新的林分。然而,皆伐后的森林更新也会引起土壤的各种变化,从而影响到土壤CO2和N2O的排放......
松栎混交林群落是秦岭林区分布最广泛,具有典型性和重要性的森林类型,主要分布在秦岭海拔1300 m至1700 m之间,其面积约占秦岭天然......
幼苗更新是森林更新的关键过程,而林窗对于植物幼苗更新、生长及最终存活具有重要影响。极端气候事件会使森林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
为更好地了解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 concinna)种群结构变化规律和林木生长特性,以黄果厚壳桂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量幼树树高和地径......
森林更新是森林生态系统维持自身稳定的重要环节,其早期阶段(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同时显著地受到森林凋落物的......
为了解辽东山区次生林乔木幼苗年际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以4 hm2动态监测样地为平台,以乔木幼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2016年连......
天然更新是森林系统动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解辽东山区次生林乔木幼苗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次生林群落物种共存机制和......
基于植物功能性状的群落动态变化研究是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生活史早期的植物功能性状变异及其与群落动态变化关系对森林的更新和......
学位
青海云杉的木材性质与云杉相似,由于特殊的环境、气候、土壤要求,仅分布于我国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海拔多在1600m~3800m之间,......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系川西南山地主要针叶森林类型的优势树种,也是川西南偏干性常绿阔叶林的先锋树种和用材树种之一。目前......
该文以汪清林业局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和研究了汪清林业局择伐经营方式的发展过程.方法的确定,择伐林的结构,更新,生长演......
虽然有关鼠类搬运森林种子的证据已很清楚,但这些被移走种子的存活情况却知之甚少.提出了一个新的标记和跟踪种子的方法--标签法,......
从森林采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出发,从森林采伐的角度简要谈谈恢复和发展生态环境、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措施.......
森林害鼠系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采伐量增大和森林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而逐渐加剧,涉及造林树种、环剥幼树皮、剪食或条状剥食树......
【摘要】本文论述了为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森林培育的重要性和提出森林培育的有效途径,为今后森林经营提出有效办法。 【关键词】......
阐述了实施森林更新方式改革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实行森林更新方式改革进行了探讨....
总结多年来的监测和防治经验,介绍了黑龙江省鹤北林区森林更新阶段灾害与病害的几种防治方法.......
次生林是指森林林木在成片皆伐或遭受森林火灾或毁林开荒又撩荒,没有经过人工造林等更新手段,若干年后,又在这些裸地上自然生长起......
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是森林更新的先锋树种,它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构成森林.山杨在全世界分布广泛,在我国分布范围达23个省......
鼠类是森林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它以植物种子、根、茎、叶绿色部分为食物,森林小型肉食动物黄鼬等又以鼠类为主要食物.植物-鼠类-天......
榆科植物广布于全球热带及温带地区,主要产于北半球。该科植物约16属,230种,我国有8属,59种,全为木本,多数种类的木材材质优良,适于建筑、......
《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五条规定,森林更新标准是:(一)人工更新,当年成活率应当不低于85%,三年后保存率不低于80%。(二)人......
一切采伐作业都必须在一定的生态约束下进行,这样有利于林木更新生长.通过对富阳等三市(县)1994~1997年的作业伐区和正在作业的伐区......
讨论了化感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应用化感理论指导建立合理的栽培、耕作制度;进行田间杂草的生物控制和防治;开发新一代无公害......
森林更新是为了使森林永采不竭,得到永续利用。因此,采伐后必须进行更新。如果实践中只是为了获取木材去采伐而不考虑更新,就会后继无......
山杏 (Prunus armeniaca)是广布于北京山区阳坡的矮林或灌丛 ,易生存在土壤贫脊、干旱、或严重退化的山坡、裸地 ,对于保护生态环......
森林更新是延续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和森林永续利用的基础,森林更新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林区天然更新情况,评定更新等级,为森林经营和组......
...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10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
森林火灾是森林三大自然灾害之首,它不只是烧毁森林,伤害林内动物,而且还会降低森林更新能力,引起土壤贫瘠、破坏森林涵养水源、污染空......
森林残落物生态学这一学科去年在我国首先提出,依据其取得的成果和足够长期的科学数据监测得到的可靠性结论,提出了在森林更新方面进......
摘要:林隙的大小,通常用其面积来衡量。林隙的大小是林隙的重要特征,它不仅反映了林隙内微环境因子的变动,而且提供了林隙内更新种类所......
本文结合带岭林业实验局的实际情况,讨论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如何合理采伐森林,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现有的森林资源。......
通过实地调查,总结分析以往更新方式的不足,并依据森林生态经济的理论,提出森林生态小区域的概念,对小区域内的更新特点做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