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尼戒相关论文
福建省佛协于去年10月5日至18日,分别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和北郊崇福寺举行二部增传戒法会。来自全省的四众弟子包括两所佛学院和佛学......
1991年3月6日,一代尼师通愿法师辞世。通愿法师俗姓翟,名尧臣,祖籍山东。祖父闯关东,举家来到黑龙江双城县。法师的父亲为长子,名......
姜亮夫先生早在六十年前,在对敦煌卷子进行研究时,便着手编撰《敦煌莫高窟年表》,他在1941年8月基本完成《年表》后的“自序”中......
读报刊上的許多文章,經常会碰到引用的古語(包括成语、谚語、典故等),如最近人民日报社論中就引用了“多难兴邦”、“一丘之貉”......
目连戏中所表述的宗教主题为劝善戒恶,其戒恶主要表现在禁欲。佛教认为,对现实世界中的物质生活的追求,即是恶的表现,因此要戒禁。......
1991年3月6日,一代名尼通愿法师辞世。初闻通愿法师之名,确曾有过孤陋惶恐的感觉,其传奇的身世与淡泊的一生常令人思无所依,欲说还......
<正> △由中国佛教协会福建省分会主办的第四次传戒法会,从1984年12月27日开始,至今年1月12日结束。这次历时十五天的传戒法会是在......
<正> 说明《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征求意见稿,已在1983年底本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会议授权会务会议......
<正> 斯里兰卡面积虽小,但就佛教而论,却是一个大国。在65,000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有6,500多座寺庙,住有近三万比丘和沙弥。占全国人......
佛教大约在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传入我国;至南北朝及隋唐间,造像译经风起云涌,佛教由最初的依傍于“道术”(方术)和老庄......
<正>一、学修能断惑业苦,进趣菩提依三学我们修学佛法,就是一个转染成净、由凡入圣的过程。不学佛的人是杂染的,烦恼杂染、业杂染......
邓殿臣先生的《“巴利三藏”略说》,从“巴利三藏”的集成、特点、主要内容和几种字体的“巴利三藏”、几种语言的译本以及译介、......
<正>第四章南山律宗之行果一、南山律宗之行修行次第南山律宗以成佛为所期,以受持戒律为修行核心,其修行次第也依受戒次第来安立,......
<正> 止持与作持所谓戒律,应该是两种类别的共同称呼。广义地说,比丘戒也包括了比丘律;狭义地说,戒是戒,律是律;律中包含戒,戒中不......
<正>佛教戒律既具有止恶的法律性,又蕴含着劝善的道德性,是法律性与道德性的统一。正是由于佛教戒律具有法律性,所以在当今中国依......
(2012年7月10日)各位领导、各位大德、各位同仁:国家宗教事务局决定从今年起在"六五"普法期间将每年的6月定为"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6月3......
佛陀住世,以佛为师;佛陀灭后,以戒为师。作为佛教徒,不论在家出家,都必须受戒、学戒、持戒,以戒为师,才能自度度人,续佛慧命,弘法......
<正> 何谓沙弥沙弥尼佛教的出家人共有五种,本文只能先谈三种,那就是沙弥、沙弥尼、式又摩尼。在律典中,通常称此三种为三小众。因......
<正> 位于新疆库车、拜城之间明屋达格山下的克孜尔石窟,以其绚丽多姿、殆越人工的壁画艺术驰名中外,然而历史上究竟以何寺称之,却......
东晋南北朝时,南朝的戒律是晚于北方,但却超过了北朝。这主要表现在:律本的译出和研习流传,习律者“云集波沓”,戒与禅的普遍结合,持戒与......
僧尼受戒制度古今谈学诚一、引子受戒在近代中国佛教活动中,大多已流于一种形式了,“撩衣、护钵、长跪、合掌。”引礼诸师口干舌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