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戒相关论文
新罗僧人义寂留学中国,师从玄奘,精通唯识类、般若类、涅槃类以及《法华经》《梵网经》《无量寿经》《弥勒经》《璎珞经》等多部类大......
慈悲是中国佛教的根本精神,也是菩萨戒的制戒宗旨。菩萨戒又称三聚净戒,包含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三重内容,意在止恶、修......
沙门赐号,有师号、德号、谥号及塔号。赞宁《大宋僧史略》对师号、德号、谥号有专门的论述[1],亦散见于诸本僧传。现代学者对唐沙......
本文列举了房山石经中的《发菩提心戒本》》(志仙本)和佛宫寺木塔发现的《受戒发愿文》(佛宫寺本),两本说的都是关于菩萨戒受戒作......
本文利用有关的石刻资料,论述了法均在燕京马鞍山开设的菩萨戒坛。马鞍山戒坛的盛况表明,从兴宗到道宗、天祚帝,契丹社会对菩萨戒......
序言8世纪中期,安史之乱的前后,游牧部族集团契丹族(与建立唐朝的拓跋一样,同为鲜卑系)以蒙古东部的大兴安岭的南端、西拉木伦河流......
弘一法师的书法是书法史上的一座高峰。他所创造的“弘一体”无态而具众美,为世人赞叹。笔者以为,“弘一体”是弘一法师精神境界的......
三聚净戒是大乘佛教菩萨戒的典型形态,其中的律仪戒作为菩萨戒的构成要素之一,起到沟通声闻戒与菩萨戒的重要作用.在内容上,律仪戒......
在中国佛教戒律发展史上,律宗实际创始人道宣以“四分通大乘”确立了大小乘戒律的地位,形成声闻戒为主体、菩萨戒为补充,两者并行......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小乘戒律由昙柯迦罗于曹魏嘉平年间(249-254)赍至洛阳,汉地菩萨戒之弘传始于更晚的鸠摩罗什(344-413)。相对......
《西游记》中,天庭玉皇大帝手下主管天河的天蓬元帅因醉酒调戏嫦娥被玉皇大帝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下凡后......
【正】净慈寺,吴越国王钱俶始建于五代显德元年(954),初名慧日永明院。法眼宗名僧道潜,是该院开山祖。据元代文人虞集《净慈报恩寺......
法藏将梵网菩萨戒作为其贯穿一生的宗教行持。他早年于岐州阿育王舍利塔燃指供养,既有当时盛行之燃指烧身等实践形式的影响,又是其......
汉传佛教大乘戒经,主要由梵网菩萨戒系统和瑜伽菩萨戒系统组成。一般认为,《梵网经》因最早翻译,成为汉地授受菩萨戒的依据。然而,......
四川方言有一些佛教语词,这些语词不存在于普通话或其他方言中.从这些佛教语词可以考察佛教对四川的影响,也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诠释......
菩萨戒是汉传佛教僧人与《四分律》一同普遍受持的大乘佛教戒律。敦煌文书中保存着一定数量的菩萨戒文书,说明菩萨戒在中古时期敦......
昙无谶(385~433)天竺伶印度)人。幼年出家,遍诵佛学经典,20岁时佛学造诣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西域称为大咒师。他云游求法,东至龟兹,又到姑臧......
汉地杖打古已有之,佛教传入后也出现杖打现象,以禅宗棒喝与清规杖责最为出名。而从戒律学观点来看,印度律典不赞成杖打的随意施用,......
莫高窟第246窟四壁的千佛是依据与S.4601(贤劫千佛名经》(卷上)和北848《贤劫千佛名经》(卷下)相近的敦煌分卷本《佛说贤劫千佛名......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敦煌石窟有三铺"菩萨守戒十二誓愿"戒律画,一铺绘于莫高窟323窟,根据《大般涅槃经》所作,绘于初唐,另外两铺分别绘于榆林窟32窟和......
永明延寿是唐末五代宋初吴越高僧、禅宗法眼三祖。其融通宗教、和会禅净的佛学思想,从本质上来说可以界定为佛教心学。作为其佛教......
《俄藏黑水城文献》所收智坚文书与大英图书馆藏S.3424志坚文书均为北宋初年西行求法僧人智坚途经沙州所遗留之书迹。智坚文书主要......
戒律在佛教史上地位重要,小乘佛教中,律藏是三藏之一,大乘《般若》《宝积》《法华》《华严》《涅槃》《大集》等基本部类的经典,都......
遮戒与性戒是佛教戒律的基本类别,这种区分一般限于声闻戒。与声闻戒相对应的是菩萨戒,可用三聚净戒进行概括。由于菩萨戒可以涵盖......
菩萨戒是汉传佛教中非常重要的戒律,为汉传佛教的僧人与《四分律》一同受持的大乘戒律。敦煌文书中保存了一定数量的菩萨戒经典、......
宗喀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其于1395年在西藏所进行的宗教整顿,不仅规范了僧人佛法修习次第,肃清藏区佛法修习混乱的情形,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