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绿洲相关论文
农业灌溉水资源短缺和灌溉模式粗放问题已成为制约河西绿洲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食用向日葵作为一种耐低温、耐盐碱和抗......
我国西北地区传统马铃薯种植多采用露地垄播沟灌模式,单次灌水量大,灌溉水利用效率低下,较长的灌水周期导致马铃薯根本无法实现适......
食用向日葵栽培多采用露天大水漫灌方式,不仅灌水周期长,单次灌水量大,而且易造成土壤板结,对食用向日葵生长不利,最终会影响产量......
甘肃省河西地区储水灌溉的时间一般在 1 0月中旬至 1 1月中旬 ,这一时期河川的径流量减少 ,但储水灌溉面积大 ,灌水量超过 2 0 0mm......
本文研究了甘肃河西绿洲农业区1949—2000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赤字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河西全区的人均生态足迹19......
利用中尺度模式MM5V3.7,设计了河西绿洲对祁连山区环境影响的控制试验和河西绿洲退化为沙漠稀疏植被的敏感性试验,数值模拟结果表......
期刊
根据河西绿洲13个气象台站1951年1月—200O年12月的地面风资料,统计分析了河西绿洲地面风的时空变化特征。河西绿洲大多数台站夏季......
研究了甘肃省河西绿洲农业区1949~2000年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结果表明,河西全区的人均......
为建立河西绿洲灌区甜高粱种植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解决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问题,改变传统施肥方式,积极开展化肥减量技术应用,以甜......
环境的原生不稳定与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加剧了河西绿洲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使得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严重受阻,本文提出了通过发展以......
利用中尺度模式MM5V3.7,设计了河西绿洲对祁连山区环境影响的控制试验和河西绿洲退化为沙漠稀疏植被的敏感性试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河......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理论,结合GIS和RS技术,利用河西绿洲甘州区1975年、1987年、1999年和2009年四期Landsat影像作为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对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调亏灌溉两年后土壤速效磷和全P变化进行了研究,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双尾检验)对小麦收获时土壤P素养分......
通过风洞模拟试验,对不同留茬高度(20cm和40cm)和不同留茬方式(立秆留茬和留茬收后压倒)下的土壤风蚀量和不同处理在25~250mm高度内的风......
文章在概述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观念、技术体系、市场培育、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河西绿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
发展节水农业是实现绿洲灌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研究表明,河西走廊区节水农业现状是:工程节水技术是农......
概述了祁连山自然环境状况,从河流、环境的巨大差异、森林和草原、野生动植物5个方面分析了祁连山山地生态系统与河西绿洲之间物质......
由于河西走廊人口增加、单位面积耕地用水量减少、渠道水泥化的发展、防护林病虫害加剧等因素的制约,走廊绿洲小网格杨树防护林、边......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配合施用对制种玉米氮、磷、钾的养分含量、吸收状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制......
为探讨锌、硼微肥配施在河西绿洲灌漠土加工型马铃薯生产上使用的最适浓度,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
对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调亏灌溉2年后的土壤碱解氮和全氮、速效磷和全磷、速效钾和全钾进行了研究,并对土壤养分年际间的差异进行了......
对河西绿洲灌区调亏灌溉春小麦0~120cm土层的耗水特征、产量指标体系与阶段耗水量和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水分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
对少免耕技术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少免耕播种技术、秸秆覆盖处理技术、深松技术、分层施肥技术等,将之与传统性耕作方式进行了综合对......
灌水频率对作物耗水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有重要影响,但对以收获地下块茎为主要目的的经济作物研究并不多见。以菊芋为材料,分别在苗......
采用土壤含水量的平衡计算模型和土壤水分指数,结合气象资料,对河西绿洲灌区小麦实际蒸散量和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进行了模拟分析.结......
进行了钾肥不同用量的田间试验,以验证河西绿洲富钾的灌漠土壤施用钾肥对小麦/玉米带田是否有增产效果。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
根据河西绿洲张报市2002、2003和2004年3个时点的土地变更详查数据,应用马尔科夫过程模型预测了未来5年内河西绿洲张报市土地利用结......
为查明不同有机物料的土壤培肥效果,通过持续7 a的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施肥(CK)、仅施化肥氮磷(NP)、70%NP+牛粪(NF)、70%NP+猪......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为探索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对策,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碳收支研究成为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农......
文章分析了不同生育期膜下滴灌调亏对马铃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铃薯苗期进行轻度调亏灌溉能够在稳......
气候变暖和区域降水变化给河西绿洲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认识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提出应对措施,可为区域农业应对气候......
为获得河西绿洲温室茄子种植的适宜品种,采用田间随机区组排列设计方法,对6个茄子品种开展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爱丽舍’与’济杂......
应用数学生态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结合生态足迹的概念,提出了一种生态足迹时间序列的新的趋势外推分析方法;并以甘肃省河西绿洲农......
运用生态经济和生态景观学的原理,对河西绿洲农田防护林树种选择、林带配置及林网景观布局进行多样性分析与评价,提出防护林多样性......
作物需水量是农田水分循环系统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未来温度上升1~4℃的情景下,研究了气候变暖对我国河西绿洲灌区主要作物需水......
2012年4月~11月在张掖市水务局国家重点灌溉试验站进行了马铃薯膜下滴灌调亏灌溉试验。试验根据马铃薯不同生育期进行不同程度的水......
研究了河西绿洲灌区调亏灌溉条件下春小麦穗长、有效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单粒重及株高等产量构成要素的变化,并对小麦籽粒产......
<正> 人口迁移是影响人口分布及其结构的基本因素之一,对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经济和人口与环境的协同机制有最敏感的反馈效应。因此......
本文对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调亏灌溉两年后的土壤碱解氮和全氮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用配对样本t检验(双尾检验)对小麦收获时土壤氮素......
以河西绿洲春玉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灌水量对玉米全生育期叶面积动态、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处理玉米单......
土壤有机碳与土壤质量和全球气候变化关系极为密切,为探明河西绿洲灌漠土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规律,以1982年设置在西北干旱区的......
为获得河西绿洲板蓝根生产的适宜水肥用量,以板蓝根品种‘安徽亳州种’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水肥耦合处理(A181、A182、A1......
用熵值法和贡献度模型,对河西绿洲城市的干旱脆弱性及主要贡献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张掖市、酒泉市和金昌市城市干旱脆弱性均处......
在河西绿洲生态条件下,研究了春小麦与不同绿肥作物间套种植模式。结果表明,小麦产量以单作处理最高,小麦套种箭筈豌豆+毛苕子处理......
为探明不同灌水量对玉米光合性能及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以河西走廊绿洲春玉米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不同灌水量下不同生育期玉米光......
作物产量与干物质累积过程密切相关,灌水时机和灌水量大小会影响干物质累积进而影响作物产量。利用在民勤绿洲进行玉米灌溉田间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