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承载力相关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但经济发展与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如何在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
本研究根据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承载力等相关指标进行测算,并对其生态压力水平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海洋渔业资源是全世界人口赖以生存和经济生计的重要来源,在全球粮食和营养安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随......
2000 年以来,随着武汉城市发展的加快,城市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问题凸显。引进生态足迹及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分析武汉市 2008—2019 年......
交通产生的排放、粉尘、噪音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路交通对短距离区域内的生态影响较大。通过建立生态足迹模型测算长江上游地......
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该关系也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环境的潜......
生态承载力是衡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时空变化分析有助于了解地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恢复评价、环......
平衡水资源供需、实现水资源合理循环利用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2011—2020年江苏省和甘肃省统计数据,重点分析人均水资源......
生态承载力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发展与生态承载力协调一致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从产业发展、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出发,......
[目的]探讨内蒙古牧区人地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协调该区域人地关系,缓解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等问题,促进草原生态保护......
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造成了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探讨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承载力......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将中原城市群及其所涵盖的30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对2005—2018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等相关指标进行了测算与时......
中国进入新时代,绿色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运用生态承载力理论相关模型测算芜湖市2010—2020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
耕地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战略资源。对耕地的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确保区域内耕地数量和质量......
目的:生态承载力的动态研究对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针对黄山市,利用更全面的方式真实准确地从时间和空间维......
文章运用P-S-R模型,构建流域地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大沽河流域生态承载力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在3个准则层中,20年间流域......
针对当前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监测技术未考虑水体纳污能力对水文数据的动态影响,导致监测结果不精准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研究是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该文选择扎龙湿地为研究区,以遥感影像、气象数据及社会经......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来衡量河南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计算分析得出,河南省近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农业生态环境......
可持续性可通过区域生态足迹水平进行衡量。采用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构建了内蒙古各盟(市)草地资源的均衡因子......
面对当前海洋开发引起的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在充分吸取现有陆地及海洋空间规划与开发的经验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编......
苏南地区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经济的飞速发展加深了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开展区域生态承载力的评价研究,对其......
森林城市建设对生态文明发展有重要意义。自2004年我国开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进程,至2020年12月30日为止,已有194座城市被授牌批......
种植业碳足迹供需平衡分析是明确种植业碳减排方向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构建黄河流域及长江经济带种植业碳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账户,基于......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植被类型,为掌握全省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必须进行草原保护利用规划。针对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必须进行规划环境......
生态承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区域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尤其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更显得尤为重要......
快速城镇化导致中国城市群地区生态空间被大量挤占,生态承载压力加剧,已成为制约城市群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界定并分析了京津......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08—2019年我国某资源型城市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生态赤字进行测算,定量分析该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研究......
本文将基于遥感反演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评估方法引进到三维生态足迹模型中,利用足迹广度和足迹深度两个......
为定量分析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在传统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基础上,对其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计算参数的选取进行了改进,采用......
期刊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中国水资源日益稀缺,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为了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可持......
摘要 采用生态足迹法计算2012—2019年厦门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引入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压力指数和可持续指数......
生态系统质量是区域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开展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可获取国土空间生态本底特征......
生态足迹模型的提出为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方法。基于净初级生产力(NPP)首次构建了内蒙古毛乌素沙地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
阿克苏河流域作为西北干旱区内陆河,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研究其生态安全格局对优化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向绿......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通过构建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并用相关评价指标及IPAT模型分析了宁夏回族自治区2004~201......
为了认识内蒙古东部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的异同,文章利用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兴安盟和通辽市2个地区的水资源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用生产性土地面积来定量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方法.旅游业对生......
利用旅游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对赣南地区2015年赣州市旅游生态足迹生态足迹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测算,2015年赣南地区人均旅游......
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部分,如何可持续的运用当地自然、文化资源实现当地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当今十分重要的课题。本......
文章基于生态足迹理论量化分析了中国30个省份2000—2015年的生态环境状况,实证检验污染产业转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对2035、2050......
农村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主要纽带,农村地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农村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根本所在。本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