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丛枝病相关论文
PMI2是WPR基因家族成员之一,是调节叶绿体运动的关键基因,在调节叶片黄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泡桐丛枝病是由丛枝植原体引起的一种......
【目的】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i)基因组中的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basic leucine zipper, bZIP)家族成员,并......
期刊
【目的】研究NCED家族基因在泡桐丛枝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基于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基因组图谱,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
质粒(Plasmid)是能够稳定遗传的染色质外DNA元件,通常存在于细菌和真菌细胞中.典型的质粒由必要区及非必要区组成,必要区编码与质......
对采自昆明寻甸的泡桐丛枝病材料,利用巢式扩增,得到16SrDNA基因片段约1.2kb.通过将16SrDNA基因片段与已知植原体16Sr各组成员进行......
泡桐丛枝病是最早发现由植原体引起的病害之一,植原体是寄生于植物韧皮部筛管细胞缺乏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构建泡桐cDNA文库,把含有......
由于枣疯病和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尚不能人工离体培养,给这类病害的研究带来诸多困难。比如毒源的采集和保藏、病菌的纯化、病理学研究......
应用直接PCR和Nested-PCR技术对在北京和河北两地泡桐丛枝上采集的两种媒介昆虫茶翅蝽和小绿叶蝉带毒情况进行了检查,在二者体内均测到植原体。经......
会议
本文通过用DAB组织染色方法对过氧化氢(HO)组织定位比较研究了染病苗和健康组培苗,机械损伤和植原体处理组培苗及染病组培苗嫁接接......
泡桐(Paulowmia spp.)是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和绿化树种,在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植原体引起......
以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的敏感指示植物长春花苗为材料,用叶柄注射法注入感病泡桐叶汁液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有1/4供试植株感病,......
泡桐丛枝病被称“癌症”,是由菌类质体所致,主要是通过泡桐带病的种根和苗木传播,植株得病的泡桐开始是个别枝条的腋芽和不定芽大......
植原体是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它能引起世界上98科1000多种植物发病。但植原体的致病机理还不清楚,目前,植原体的效应蛋白对......
泡桐原产我国,是一种重要速生用材树种,其具有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生态环境。然而,由植原体引起的泡桐丛枝病,严......
菟丝子(Cuscuta spp.)是一种寄生植物,利用菟丝子为介体可以将植物病毒或类菌原体(mycoplasma like organism)从一株植物传染到另......
应用直接PCR和Nested-PCR技术对在北京和河北两地泡桐丛枝上采集的两种媒介昆虫茶翅蝽和小绿叶蝉带毒情况进行了检查,在二者体内均测到植原体。经......
会议
本试验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外施药剂对泡桐病健组培苗过氧化物酶(POD)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的影响,第二部分是与植原体侵染相关......
泡桐丛枝病是素有泡桐癌症之称,制约着我国泡桐产业的发展,目前生产上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该病病原物为植原体,无细胞壁,仅具3层单位......
泡桐原产我国,是我国重要的优势特色树种。泡桐丛枝病是泡桐生产栽培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传染性病害。对泡桐的推广和栽培......
该研究采用泡桐叶柄为外植体在诱导芽分化,在1/2MS+BA4.0 分化培养基上分化频率可达80-100﹪.在此基础上,采用农杆菌介导叶盘法,以Ka......
该实验采用低温方法对患严重泡桐丛枝病的泡桐组培苗1厘米茎段进行处理, 并选用合适的培养材料与患病茎段混合培养等方法,探讨了这......
利用含泡桐丛枝植原体质粒pPaWBNy-1的3.0 kb片段的克隆为模板,PCR扩增pPaWBNy-1-ORF5的亲水性肽段编码区。目的片段连接到原核表......
经1996年至1998年室内接种试验,分别比较了人工饲养带毒和自然带毒的茶翅蝽成虫和若虫的传病特点。结果显示:室内人工饲养带毒的3龄、4龄若虫接......
在进行引物筛选、DNA提取和试剂筛选的基础上 ,合成了高严谨的巢式 PCR检测试剂盒。该文对构成试剂盒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
对泡桐正常植株和丛枝病异常植株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丛枝病植株两种酶活性加强,并且多酚氧化酶有新的......
分别从河北唐县赞皇大枣、辽宁凌源梨枣和河南濮阳扁核酸3个品种的枣疯病和来自山东、江西和北京的不同无性系的泡桐丛枝病树上采......
根据报道的泡桐丛枝植原体(Paulownia witches’-broom phytoplasma,PaWB)抗原膜蛋白(antigenic membrane pro-tein,AMP)基因的核......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天津滨海新区泡桐丛枝病病原进行分类鉴定。采用植原体16S rDNA通用引物R16mF2/R16mR1对患病植株总DNA进行PC......
为探讨microRNAs(miRNAs)在泡桐丛枝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选取白花泡桐、毛泡桐及豫杂一号泡桐的健康苗、丛枝病苗和甲基磺酸甲酯(M......
泡桐杂交新品种9501,主干性好通直圆满,树形挺拔,其木材年轮平直均匀,材色淡白有丝绢光泽,不翘不裂,木材轻质变形小等特点。并具有......
【目的】初步明确自然条件下可能感染泡桐丛枝病植原体的寄主植物。【方法】用植原体16S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对从泡桐丛枝病病树周......
近年采,由病毒(包括立正新氏体等)引起的林果病害日趋严重。林果病毒病极难除治,目前尚未发现有特效的药物,故一旦感染病毒病,常引......
用0.3M的甘氨酸缓冲液(含0.1M的MgCl<sub>2</sub>,pH7.4)对泡桐丛枝病病树的新鲜或冰冻组织进行抽提,用蜗牛酶处理,并差速离心,获得......
通过对我国泡桐丛枝病的发生特点和流行趋势及当前泡桐丛枝病防治现状和问题的全面分析,提出了泡桐丛枝病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和策......
【正】 70年代末以来,我省林业生产发展很快。但在林业生产迅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美中不足”的问题,即树种单一;忽视了苗木产......
<正> 泡桐丛枝病是泡桐的严重病害,其病原为类菌质体(MLO)。近几年,国内有人测定分析,发现泡桐丛枝病的感病指数与土壤磷钾比有关......
Spatial pattern of paulownia witches' broom and its effects on the growth of Paulownia elongata in S
The spatial pattern of paulownia witches' broom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n Iwao's(m*-m) model in Shaanxi Province......
泡桐丛枝病又名泡桐扫帚病,分布极广,一般发病率在20%—40%,严重地区高达80%以上。感病的幼苗、幼树常于当年枯死,大树感病后,常引起......
对泡桐正常植株和丛枝病异常植株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丛枝病植株两种酶活性加强,并且多氧化酶有新的同......
在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中,住豫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泡桐研究所所长范国强是唯一专门研究泡桐的委员。范国强与树有缘,攻读......
期刊
研究表明,泡桐丛枝病对中龄泡桐的胸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人工修除病枝对泡桐丛枝病的防治效果不明显,现阶段不宜提倡修枝法防治泡桐丛......
以健康的和感染泡桐丛枝病的兰考泡桐的1年生枝韧皮部为材料,进行过氧化氢酶同酶,淀粉酶同工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