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脉相关论文
《金匮要略》前22篇共48条涉及浮脉的条文.经梳理发现:其一,此脉分部广泛,除位于寸口整部及单部外,也出现在趺阳、少阴等脉口,另外......
据脉论理、平脉辨证是(简称,下同)的一大特色,书中论述脉象的条文凡145条,其中,关于浮脉的有48条,约占1/3,而这之中,单论浮脉有19......
在中医经典中,对“浮脉”的论述颇多,若论及兼脉,则更为纷繁复杂。《伤寒论》曰:“脉浮者,病在表”,以后历代医家都以浮脉主表病为首......
脉诊是中医切诊的重要内容,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医圣张仲景继承了、的脉诊理论,并在临床实践中有所发挥,使脉象成为辨病、辨......
从脉象特征、影响因素、形成机制、所主病证4个方面对浮脉进行了阐述.其特征是脉位在上,用力则减;影响因素包括体型、季节、温度;浮......
据脉论理、平脉辨证是<金匮要略>(简称<金匮>,下同)的一大特色,书中论述脉象的条文凡145条,其中,关于浮脉的有48条,约占1/3,而这之......
人之脉象大体可从脉位、脉率、脉力、脉畅四个角度,分为浮和沉、迟和数、实和虚、滑和涩八种典型病脉,统称“八纲脉”。八纲脉为辨脉......
《伤寒论》中的“浮脉”意义深刻,耐人寻味、关联阴阳、贯穿表里、分明寒热、涉及虚实,又提示出正邪的进退,既包括了现代《中医诊断学......
以之浮沉、迟数等脉为例,对其主病之常变,从历代文献的论述和临床实际的运用,做了反思辨析,以冀求对脉象主病理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张仲景对浮脉的论述颇为深刻,在<伤寒论>398条中明确论述浮脉的就有114条之多,<金匮要略>中有关浮脉的论述也举不胜数.张仲景在其......
《难经》关于脉学的学术内涵对中医辨证论治具有重要贡献。《难经》对浮脉的指下形态、正常表现和临床意义等方面具有精辟阐述。书......
浮脉是太阳表讧之主脉,一般主表证。但在《伤寒论》里却不尽然,浮脉还可主阳、主温热,主水热互结之蓄水证,主结胸病、脏结病,主少阳病,主......
《金匮要略》有关浮脉的对比分析陈有明李合亢菊梅甘肃省武威市防疫站(733000)主题词《金匮要略》浮脉/历史对比研究读《金匮要略》发现有关......
浮脉在《金匮要略》中的脉象中占有很大比例。在142条论述脉象的条文中,论及浮脉的48条,其中单浮脉19条,浮兼脉29条,兼脉中两兼脉1......
背景脉诊属于中医四诊中的切诊,是指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的脉搏,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即脉象),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备受......
读《金匮要略》,发现有关浮脉的辨证大约有20余处,虽以浮脉为主,然在辨证论治上却又有不同。为探求平脉之理,实有综合、归纳、分析之必......
通过对国家统编中医临床学科教材中浮、沉脉的整理,发现浮、沉脉的主病与中医诊断学教材的论述不完全一致:浮脉不仅见于表证、虚证......
浮脉为脉诊的纲领脉之一,是临床较常见的生理、病理脉象,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从秦汉至今,浮脉理论发展历经了上千年的历史。......
目的探讨寸口部寸脉、尺脉最佳取脉压力的浮沉判别方法和阈值,解决三部脉象检测仪器研制过程中三部脉象如何定量加压的问题。方法......
高等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医诊断学》中浮脉与沉脉是一对反映脉位深浅的相反脉;《素问》中"浮"与"沉"则用来描述正常和疾病状态......
<伤寒论>继承并发扬了<内经>、<难经>的脉诊理论,使脉象成为临床诊治的重要依据.本文从文献研究浮脉的脉象和机理,辨析<伤寒论>浮......
通过脉图仪描绘49例冬、春、夏季外感发热患者浮数脉的脉象图,结合循环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自编程序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数据处理,......
脉诊在中医诊断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微妙在脉,不可不察"现仅就左右寸口之浮脉所主病证,结合临床经验加以试述。......
趺阳脉诊法是中医脉诊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仲景继承了这一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亦非常重视趺阳脉诊,他在......
目的观察生理性浮脉在正常人中出现的比率及其与性别、体型胖瘦、季节的关系。方法将医师诊脉与ZM-ⅢC型智能化脉象仪检测相结合,对......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不仅承袭了《内经》正常人脉象浮、沉与四季变化相关的观点,还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如生理状态下人体脉位与体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