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九候相关论文
《易经》作为儒家六经之首,万法大道之源,无所不包,内涵丰富。中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内容与易经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论题.脉学天人同构的空间观念是该论题的具体化.中国古典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皆由气所构成,气在升降出入......
作为经脉(经络)学说的一部分,脉诊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是医者通过“切脉”诊断疾病的方法,也是最初发现经络的方法之一.笔者试图......
《伤寒论》与《黄帝内经》一脉相承,三部九候脉法与人迎寸口脉法对六经辨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经方诊疗必须以脉法为核心.......
东贵荣教授从大针灸观出发,临床上采用《素问·三部九候论》中三部九候部位进行针刺,并结合头针透刺法、背俞穴卧针法、阴阳气血配......
脉诊是中医学独特之诊断方法,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内容。脉诊理论最早见于《内经》。如《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三部九候......
在针灸临床实践中,《黄帝内经》主要是运用遍身脉诊法来诊察疾病、指导针灸治疗。其中遍身脉诊法主要包括三部九候脉法和人迎寸口......
<正>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而这"切"多指切脉。说起脉,顿时觉得很"玄乎",其实不然。本期我们重点介绍如何切脉,何为正常的脉象及......
就近10年三部脉象传感器、阵列式脉象传感器等多点式脉象传感器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提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进一步的研究......
三部九候脉诊法属于脉诊中的一种,是古代最早的一种全身遍诊法,然而,这一重要的诊断方法,在中医学发展的早期便已被废弃。笔者认为三部......
<正>1病历摘要王某,女,78岁。主因视物晃动半个月,视物成双10d,由门诊以"颅内占位病变性质待查"于2011年2月25日收治入院。患者201......
依据传世文献,对中医脉诊理论中三部九候学说的发展演变,进行了考证性的研究,指出三部九候学说受古代数术影响,萌芽于先秦,定型于东汉,并......
在研究<内经><难经><脉经>等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改良型MX-3脉象仪,按<难经>三部十五候的诊法,通过大面积病例测试,证实了五脏标志脉......
浅论“相脉之道”解放军302医院刘士敬(100039)内蒙古哲盟传染病院李连成“相脉之道”是我国先秦时代既有的经脉疾患的诊断方法,近些年随着许多......
整理《内经》中涉及"刺营"刺法的相关篇章,分析"刺营"所需针具,归纳针刺部位及时机,并延伸"刺营"刺法内涵,使之为针灸临床提供帮助......
三部九候脉诊法是《内经》中的诊脉方法之一,属最早的全身遍诊法。然而,脉法传承是去繁就简的过程,现代医家多使用寸口诊法,三部九......
目的:观察50例正常青年寸口三部脉的脉图参数变化,比较健康男、女青年左右手寸、关、尺三部脉图参数的差异。方法:采用上海中医药......
"是动则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后世对其的解释颇有争议。作者通过研究《黄帝内经》中的篇目原文,发现"是动则病"中"动"所描述的......
寸口三部脉诊是中医传统的脉诊方法。医者通过手指的施压,在寸关尺三部进行"举按寻"的脉诊过程,从而获取需要的脉象信息。以往的脉诊......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脉诊是中医学中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对于诊脉部位、寸、关、尺的定位方法及浮、中、沉的采集方法,历代医......
本文指出在《内经》诊脉方法中有寸口诊法与遍诊法的区别。在寸口诊法中包括五脏脉诊、六经脉诊、寸口人迎相参的脉诊、而遍诊法是......
同是一个心脏跳动为什么寸关尺三部脉的波形会各异?脉搏是怎样形成的?这些都是中医学中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西医与中医的差别之一......
《伤寒杂病论》序的篇幅超过少阳篇和太阴篇的总和,是正文的总纲。本文介绍了笔者学习《伤寒杂病论》序的心得体会。......
目的探讨寸口部寸脉、尺脉最佳取脉压力的浮沉判别方法和阈值,解决三部脉象检测仪器研制过程中三部脉象如何定量加压的问题。方法......
本文运用模型中医的哲理和数理来推论脉学原理的结构组成。通过三才思维模型及数学模型来研究中医脉学,探讨中医脉学的结构规律,以期......
<正> 辛寸关尺三部脈法的出现診脈之法,其初凡是人体有動脈部分的,都可作診断病情,其后由於社会制度的改变,也促使这种方法上的变......
中医脉诊研究再思考湖南中医学院(长沙410007)李冰星朱文锋黄惠勇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中医脉象,吸引了部分其它学科学者的兴趣,近40年来多学科学......
脉诊是中医四诊中最精细、技术含量最高者。《难经》确立了"独取寸口"三部九候的诊脉方法,在脉学发展史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奠定......
<正> 脉诊是中医四诊中的方法之一,也是切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医生运用手指的触觉切按病人动脉脉搏以探查脉象、了解病情的诊断......
<正> 四、切诊切诊包括脉诊及触诊两部分,其中脉诊的应用尤为广泛。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
三部九候脉诊法,是我国中医自古以来脉诊所使用的一套方法。传统意义上的三部九候诊法把人看作自然界的一个缩影,运用天地人的观点......
探讨古时间针法理论科学性时发现,古时间针法之间存在矛盾,其理论中时间、经脉、腧穴、气血等要素之间的关联缺乏严谨性和必然性,......
[目的]通过阐述《内经》《难经》两部经典中的脉学思想,同时汇集当今脉学界新成果,形成一套切合临床实际,用之有效的脉诊思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