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藻孢囊相关论文
甲藻孢囊是浮游甲藻失去鞭毛和游动能力后形成的不动细胞,是甲藻在环境不利条件下的一种休眠方式。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大量的孢囊......
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受全球增温和富营养化影响,部分海域出现了浮游植物群落的演变,并导致有害藻华(harmful algal blooms,HABs)的增加......
本研究采集了华东沿海四个典型港湾包括福建漳州东山湾、福建宁德福宁湾、浙江宁波象山港及江苏盐城大丰港52个站点表层沉积物样品......
本研究在渤海中部海域采集了30个站点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样品中的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生物硅(BSi)、有机质(......
渤海海域是我国赤潮的高发区,但赤潮发生的机理一直缺乏系统研究,各级监测机构仅仅对已发生的赤潮过程进行跟踪监测,无法做到科学的预......
甲藻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真核生物,许多甲藻能产生休眠孢囊。沉积物中的甲藻休眠孢囊对反映海水温度、盐度、营养盐及海平面变化等环境......
于2000-2001年采集了中国沿海10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样品,研究了有毒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spp.)和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
于2001年8月采集了大亚湾澳头海域3个采样点约20 cm柱状沉积物样品,研究了甲藻孢囊的垂直分布.该海域孢囊种类较丰富,共分析鉴定出......
采集了深圳湾3个采样点约20cm的表层沉积物样品,研究了甲藻孢囊的垂直分布.共分析鉴定出孢囊类型37种,其中5种为我国沿海未报道的......
于2001年4月在柘林湾3个采样点采集了各约20 cm的沉积物柱状样,分层研究了甲藻孢囊的垂直分布.在33个沉积物样品中共分析鉴定出甲......
通过对福建兴化湾海域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析,共鉴定出10 属29种(含不定种)甲藻孢囊.其中发现有毒种类7种:微小亚历山......
甲藻孢囊是一种可用于追溯环境变化历史的生物微化石,如指示水体富营养化和气候变化,但是如何指示水体富营养化存在争议,并且如何......
通过对福建罗源湾口海域KMZK5柱状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析,共鉴定出15属30种甲藻孢囊。对比发现这30种甲藻孢囊是该湾以前未被记录......
于2006年12月23日至2007年2月3日,采集长江口海域(121°~127°E,30°~32.5°N)19个站位0~10cm的底泥样品,根据孢囊的形态特征共鉴定出......
于2001年4月在柘林湾3个采样点采集了各约20 cm的沉积物柱状样,分层研究了甲藻孢囊的垂直分布.在33个沉积物样品中共分析鉴定出甲......
采集了深圳湾3个采样点约20cm的表层沉积物样品,研究了甲藻孢囊的垂直分布.共分析鉴定出孢囊类型37种,其中5种为我国沿海未报道的......
分析了2006—2007年冬季长江口海域(121°-127°E,30°-32.5°N)19个站位0-10cm沉积物中的甲藻孢囊,共检出27种甲藻孢囊类型,其中......
用TFO采泥器于2001年8月采集了大亚湾大鹏澳海域6个采样点8-18cm柱状沉积物样品,分层研究了甲藻孢囊在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垂直分......
2006—2007年对大窑湾养殖区的甲藻孢囊进行了研究,结果检出10种甲藻孢囊,分属于4大类9种甲藻孢囊,其中原多甲藻类孢囊2种,膝沟藻......
为了解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布特征,于2015年7月采集胶州湾12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进行甲藻孢囊分析,共鉴定甲藻孢囊37种(......
2007年秋季(10月)在黄海22个站位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甲藻孢囊的种类鉴定与计数,本航次中共鉴定出33种(不包括2个未确定种),优势种......
描述了厦门湾沉积物中的13种甲藻孢囊的形态与丰度、分布特征.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厦门湾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平均丰度为3360粒@kg-1......
对福建闽江口50个站位的海底沉积物样品进行分析,共鉴定出甲藻孢囊17种,隶属7属,主要的种类有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
为了解湄洲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时空分布特征,于2018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2019年2月(冬)采集湄洲湾海域7个站......
2009年和2010年采集北黄海15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甲藻孢囊分析,共鉴定出甲藻孢囊28种(隶属13个属)和2种未定种,优势种为膝沟......
海洋沉积物中残留的硅壳、甲藻孢囊、类脂类化合物及生物硅等生态参数被广泛应用于反演和指示海洋古环境特征。本研究通过测定烟台......
通过时福建罗源湾口海域KMZK5柱状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析,共鉴定出15属30种甲藻孢囊,对比发现这30种甲藻孢囊是该湾以前未被记录的......
通过对福建兴化湾海域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析,共鉴定出10属29种(含不定种)甲藻孢囊.其中发现有毒种类7种:微小亚历山大藻(Ale......
甲藻孢囊是甲藻失去鞭毛和游泳能力后,所形成的不动细胞。孢囊形成后会加厚细胞壁沉积于沉积物之中,进入甲藻生活史中特殊的休眠阶......
2010春季(4、5月份)在东海赤潮高发区14个站点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甲藻孢囊的种类多样性和生态地理分布研究。研究共采集鉴定......
孢囊指失去鞭毛和游泳能力的不动细胞。甲藻孢囊在许多甲藻生活史中都存在,孢囊的存在是浮游植物生物量季节性增减的重要原因之一(......
于2001年8月采集了大亚湾澳头海域3个采样点约20cm柱状沉积物样品,研究了甲藻孢囊的垂直分布。该海域孢囊种类较丰富,共分析鉴定出......
于2005年4~5月,在长江口外及浙江中南部海域设置5个采样站点,获取了15~40 cm的沉积物柱状样,分层研究了甲藻(dinoflagellates)孢囊......
为了了解长江口海域赤潮爆发潜势 ,于 2 0 0 2年 4月至 5月用采泥器采集了位于 12 2°~ 12 3.5°E、2 9°~ 32°N之间 12个站位的表......
集了深圳湾 3个采样点约 2 0 cm的表层沉积物样品 ,研究了甲藻孢囊的垂直分布。共分析鉴定出孢囊类型 37种 ,其中 5种为我国沿海未......
2014年8月对南麂列岛海域的甲藻孢囊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检出18种甲藻孢囊(属于4大类),优势种为自养型膝沟藻类的墨西哥易碎藻孢囊......
2005年至2006年间在大亚湾的大鹏澳和澳头海域分别设了三个采样点,采集了6个50~90cm的柱状沉积物,分层研究了生物硅(BSi)、总有机碳(TO......
于2007年4月~2008年3月,对大鹏湾盐田港、大亚湾大鹏澳海域浮游植物休眠体分布状况及环境因子进行了周年调查,分析了沉积物中浮游植......
于2005年3月至2006年4月,对大亚湾大鹏澳贝类和鱼类养殖区的甲藻孢囊形成及麻痹性贝类毒素(PSP)的累积情况进行了周年调查。揭示了该......
甲藻孢囊在甲藻的生命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研究了九龙江西陂库区沉积物甲藻孢囊对温度和营养盐的萌发响应.结果显示,西陂库......
于2000-2001年采集了中国沿海10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样品,研究了有毒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spp.)和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
为了了解珠江口桂山岛海域甲藻孢囊的分布及浮游植物休眠体的萌发状况,以揭示赤潮发生潜势,于2009年1月采集了珠江口桂山岛海域表......
在东、黄海海域采集了2010年春季14个站位(28°21′00″-34°00′00″N,121°17′24″-123°15′00″E),2011年春季29个站位(28°10′12″......
孢囊的形成是某些海洋甲藻生活史中的重要阶段,尤其是甲藻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使个体度过逆境的阶段,它对种群的保存和延续有重要的意......
采集了广东沿海典型养殖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以及沉积物捕捉器样品,对沉积物中的孢囊进行分类鉴定,同时在25℃下对沉积物进行了直接......
甲藻是一种单细胞的海洋真核浮游生物,其中10-20%的甲藻会产生休眠孢囊来度过不良的环境条件,沉积物中保存下来的孢囊可以提供有关......
孢囊是诸多有毒有害甲藻赤潮暴发的种源,也是底栖贝类毒素积累源之一。近年来,北黄海沿岸海域贝毒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为掌握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