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通义相关论文
东汉白虎观会议的结集《白虎通义》是一部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古文经义的重要著作,全书分为四十三类大条目,内容涉及自然、社会、......
本文对五十年来中国大陆有关《白虎通义》的研究状况按时间顺序、依研究专题加以综述和评论 ,分析其成绩与不足 ,并指出今后研究的......
声训,是很早就出现的一种训诂方式,主要用音近义通的词进行训释,因声求义.《白虎通义》是我国东汉时期居于正统地位的神学法典,但......
经典、法典、礼典、圣典各有其意,分别具有学术权威、政治权威、道德权威、宗教权威。《白虎通义》有很强的神学特征,是受政治干扰......
【正】 在中国古代社会,宗和族是有区别的。宗即家庭,族指宗族。《礼·大传》称:“同姓从宗者合族。”《白虎通义·宗族》......
《白虎通义》是一次训诂学会议的产物,汇聚了当时学者对文化礼制词语的认识,其声训基本可信者在三分之一左右,与许慎、郑玄声训甚......
《白虎通义》所列举的制度规范的那些具体条款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它所传达的大汉帝国所赖以制定那些制度规范的一般正义原则,那其实......
<正> 一白虎观会议的历史意义"白虎通义"这一本书,自"隋书""经籍志"著其篇籍以来,各史记载稍有出入。"旧唐书"经籍志"说它是汉章帝......
《白虎通义》作为白虎观会议时众多经学大师讲论异同,由汉章帝亲自定决,班固最后编辑的一本经学著作,其中的引《诗》、说《诗》反......
以<白虎通义>为个案,以汉家"独尊儒术"为背景,剖析了周秦以来的社会变动与政治思想"百川归海"的必然性,指出<白虎通义>作为汉章帝"......
文章针对学术界普遍把《白虎通义》视为“经学”和“法典”的主流观点,对经、礼关系和“法典”一词的古今含义进行辨析,认为把《白虎......
【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经历历史潮流沉浮后,终于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登上汉代政治舞台,成为两汉的统治思想和......
本文通过对《白虎通义》文本的分析,认为在把握《白虎通义》的总体特征上有三个关键词:“天人相与”的世界观,“唯象唯法”的方法论,“......
从形式特征看,<白虎通义>与汉代章句不同,但二者之间又有渊源关系,且都以经和诠释作为构成要素;从内容特征看,二者相同,都重在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