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书相关论文
日本茶道史上的茶道具专著,亦被称之为“茶器名物记”,对日本茶道的成立具有独特价值.以21部古典茶书文献为主线和中心,可分为茶道......
悠悠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茶文化历久弥新,耐人寻味.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东西方文化互相渗透交融......
台湾作家曾至贤费十年心血,于2001年写成《方圆之缘——深探紧压茶世界》茶书巨著。书中对湖南省安化县所产的千两茶推崇备至,誉为“......
方健《中国茶书全集校证》存在将某些古籍的析出涉茶文字视作茶书的情况。本文认为古代就已被丛书收入的古籍析出涉茶文字应算茶书......
唐·陆羽《茶经·一之源》载:"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精行俭德"这个词,《辞海》和《现伐汉语词典》均没有......
唐·陆羽《茶经·八之出》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大意是说,黔中(茶区):茶产于思州、播州......
宋·赵估《大观茶论·序》载:“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大意是说,从本朝代开始每年都由建溪(闽江北源,福建......
<正>一千多年前,茶圣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记载:"《永嘉图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永嘉图经》是一部关于永嘉郡......
《大观茶论》是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估著的。皇帝著茶书实属罕见。宋徽宗,名赵估(公元1082~1135年),神宗的第11子,多才多艺。哲宗弟。哲宗病......
古代中国人是饮茶的发明者,他们自发形成了一套关于茶饮用水价值高低的观念,并记录在古代中国茶书中。这些观念主要有对用水来源地......
应茶友之邀到云南看普洱茶样,常在茶农家行走,但见他们煮着一种大叶的老茶喝,我好奇也跟着喝,觉味甘纯生津,有微酸,茶农说是"老帕卡......
三、闻龙年迈愈爱茶明代宁波茶人闻龙(1551~1631)撰写的《茶笺》,仅1000多字,是明代宁波4种茶书中最短的一篇。其实与其说是茶书,不......
400年前的16世纪末、17世纪初晚明万历年间(1573—1619),宁波四位同时代的名人屠隆、屠本畯、闻龙、罗廪,分别刊出茶书《考槃余事·......
中国古代茶书中的茶具与儒家哲学思想有密切关系。中庸和谐的思想在古代茶书的茶具设计中得到一定的体现。中国古代茶书中记载的茶......
明代的散茶冲泡,标志着茶饮真正走入了平民化阶段,全民参与让茶文化开启了第二个春天。茶文化复兴的显著标志,便是大量茶书在明代尤其......
晚明时期是中国传统出版的极盛时代,也是古代茶书编撰出版的繁荣时期。晚明编撰出版的茶书约占历代茶书的半壁江山,而且大量刊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