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明遇相关论文
熊明遇,字良孺,号坛石。江西出身。熊明遇历经四朝,解褐通籍四十载,官至兵部尚书,堪称明末重臣。政治上亲近东林党人,故常遭攻讦;......
三际说是西方近代以前用以解释各种大气现象最为重要的理论,明清之际经传教士输入中国,对当时中国的气象知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章......
西方流星、彗星观念在中国的传播是明末耶稣会传教士在华传播科学知识的一个案例,由此可以观察到晚明来华传教士对西学的传播模式......
熊明遇生当明清鼎革之际“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时刻。他的主著《格致草》广被时人以至遗民征引和称颂。作为明末东林党的成员之一......
笔者曾撰《明代几种茶书成书年代考》(《农业考古》2004年第4期),对明代张源《茶录》、熊明遇《罗齐茶记》、罗廪《茶解》、闻龙《茶......
熊明遇(1579—1649年),字良孺,号坛石,明代江西进贤北山人(今属南昌县泾口乡),万历进士。历任长兴知县、兵科给事中、福建佥事、宁夏参议、......
笔者曾先后撰《明代几种茶书成书年代考》(《农业考古》2004年第4期)、《明代五种茶书成书年代补正》(《农业考古》2007年第5期),对明代......
从熊明遇的文化观点,研究认为明末西方基督教的传入,给中国人带来了全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中国的儒士接触西方文化,并未只满足于科......
明代冯可宾与熊明遇论罗岕茶及其它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施由民罗茶是明代的名茶之一。中国茶叶发展至明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名茶,如明人......
笔者曾撰《试论明代熊明遇的〈罗齐茶疏)》(见《农业考古》2009年第2期)一文,对明代熊明遇的《罗芥茶疏》的成书年代进行了考证。因受......
我国既是茶的故乡,又是诗的国度,因此,茶很早就渗透进诗歌之中,为人们所吟咏。茶诗,是中国茶文化与中国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
明代熊明遇之母王太孺人墓志至今未见有著录。文章在对墓志进行释读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对墓志的撰文、篆额、书丹者,王太孺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