萜相关论文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接种S_(180)肉瘤细胞株小鼠补充不同剂量凹顶藻提取物,观察其抑瘤和免疫调节作用;通过对正常小鼠补充不同剂量凹......
本论文系统研究了3种菊科植物太白山橐吾Ligulariadolichobotrys(Diels),峨眉紫菀AsterveitchianusHutch.etDrumm.,太白山蟹甲草Ca......
综述了我国2001年以来从天然产物中发现的具有抗菌、杀菌活性的新化合物,主要有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甾体、酚类、皂苷等化学......
本文对近年来具有1,1,4α-tfimethylhydrofluorene骨架二萜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
本文综述了从1963年以来黄牛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概括了该属植物中部分口山酮和蒽醌化合物的NMR数据。......
近年来学术界对香科科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给予了很大关注。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封有萜类、黄酮类、苯丙素类化合物,生物活性......
综述了我国2005年以来天然植物中具有保护肝脏的化合物,主要有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酚类等化学成分,并归纳了其生物活性研究结......
目的观察凹顶藻提取物(LET)对DNA损伤和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对小鼠补充不同剂量凹顶藻提取物(LET),采用标准化方法制备LET,......
摘要:萜类是一类不饱和烃类化合物,它们具有异戊二烯的基本单位。广泛存在于植物、昆虫及微生物中,按其碳原子数不同分为半萜、单萜、......
综述了我国2001年以来从天然产物中发现的具有抗菌、杀菌活性的新化合物,主要有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甾体、酚类、皂苷等化学成......
首次对新鲜和贮藏的木叶杨梅(Myrica rubra Sieb.et Zucc.)果实挥发油(volatile oils)进行了GC-MS联用分析比较。新鲜果实挥发油分离得到......
二萜生物碱是一类主要存在于毛茛科的乌头属、翠雀属和蔷薇科的绣线菊属植物的活性成份,目前已有1200余个该类生物碱被分离鉴定。......
小球腔菌可引发油菜黑胫病等给农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属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开始较早,化合物分离工作主要围绕黑胫病致病......
目的:本文通过汇总研究甘草成分的报道,系统整理甘草所含成分,并进行归类、分析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Da......
萜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小分子天然产物,在生物体内扮演重要的角色。植物和真菌中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已被广泛研究,但是在真核生物中......
目的:观察凹顶藻萜类化合物(Laurencia terpenoid extract,LET)的抑瘤活性、免疫调节作用及对S180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癌......
经皮给药系统具有能够回避肝脏首过效应,药物释放平稳,给药方便的特点,目前不断有成熟产品上市。但是具有适宜的油水分配系数和较......
果味、花香已不仅仅来源于天然产物,人们在化妆品、肥皂、蜡烛和食品等人工产品中也发现了水果、花卉、精油等特有的香味。随着风......
目的研究海兔素(Aplysin)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海兔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
没药属(Commiphora)植物分泌的胶状树脂作为没药(myrrh)为世界多个国家常用植物药,其所含成分包括萜类、甾体、黄酮、木脂素等次生......
本文对近10年来悬钩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悬钩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分离并鉴定了款冬花(Tussilago farfara L.)中的12个萜类及甾体化合物.实验采用85%的乙醇回流提取,醇提物用石油醚、醋酸乙酯及水......
<正>黄芩属于唇形科(labiatae)黄芩属(scutellaria),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有100多种,多为野生。现代药理实验证实黄芩具有抗菌、降压、利......
本文研究了一系列萜类官能团位置异构体和立体异构体的氨及异丁烷化学电离质谱;讨论了它们的化学电离过程及其反应气压力因素的影......
目的对生地黄的免疫抑制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结构鉴定。方法对生地黄采用体积分数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运用Diaion HP-20,Toy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