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培养相关论文
血液培养是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最重要的检查之一,是诊断血流感染、菌血症的金标准。专家组对血液培养技术辅助血流感染诊断的临床应......
目的分析马尔尼菲青霉菌(PMA)在无基础疾病低龄患儿的感染状况及耐药性,为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患儿选择及时、有效的抗真菌治疗......
目的为减少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对供应临床的部分单采血小板开展细菌检测,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方法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Bac T/ALERT ......
我室于1981~1986年7月统计了54例四联球菌败血症,并做了药敏试验,现综合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33例,女21例;最大47岁,最小......
目的分析总结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1998—2004年收治的39例甲型副伤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型副伤......
现代的伤寒、副伤寒实验诊断仍为传统的血液培养及肥达氏反应 ,因传统的细菌培养所需时间较长 ,难以达到早期诊断目的 ,而肥达氏反......
目的解决现代临床微生物学工作模式,加强快速报告。方法总结本院送检的16943份标本,采用快速分级报告程序。结果血液培养48h内的早期报告和初......
目的:对菌血症患者检测采用血液细菌培养以及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方式,观察其影响效果.方法 :观察我院在2018年1月到2020年8月收治......
目的 分析儿童血液培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儿童患者血流感染的治疗提供抗生素治疗的依据.方法收集儿童血液培养标本13906......
目前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们不禁发问:拿什么拯救我的餐桌?少去外面就餐,多在家里吃饭,这样饮食安全一些。但是,你若不注意......
血流感染是最严重的临床感染,导致感染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虫等。血流感染对身体所有器官,如心脏瓣膜、关节等造成威......
目的建立快速鉴定阳性血培养的荧光原位杂交法.方法针对血培养中的常见病原菌,以细菌16 SrRNA和真菌18 S rRNA为靶序列,设计种属特......
目的:研究血液感染的微生物种类和病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检验科接受血压检查的82例细菌感染患者,采用BacT/Alert......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原菌药物敏感检测结果与败血症的临床治疗策略。方法选择102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采集静脉血进行致病菌培养,并及时......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科血培养阳性前5位病原菌种分布及耐药现状,为协助临床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BD公司BACTE9120型血......
为了解菌血症患者的菌群分布及婴幼儿与成人在血液细菌感染的不同特点.回顾分析了2001~2002年从临床送检的713例发热待查或菌血症患......
目的:了解2005~2007年在本地区进行血液培养分离菌的耐药性以及分布情况。方法:将本地区二级以上5所医院在2005~2007年12月内的全部标......
正确的标本采集,不但能提高检验的阳性率,而且能辅助医生作出正确诊断,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工作中......
目的 了解我院血液标本致病菌菌种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降低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方法 对201......
目的了解本院儿童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感染率及其药物敏感情况,为儿科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
血液培养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替代传统手术方法的自动化系统发展甚快,其方法敏感,培养基营养丰富、无人为污染,它所培养、分离出的细菌......
1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5岁,受凉后伴发热数日,来我院就诊.T38.3℃,P100次/min,BP14.6/10.6Kpa,WBC12.0×109/L.腹部彩超提示肝......
目的研究2014年至2016年我院三甲医院血液培养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入院患者血液培养,培......
目的分析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种类及仪器报警时间对快速鉴定病原菌的作用。方法收集BacT/Alert 3D12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对2 473份血液......
人们早已认识到,血培养是血液感染诊断的重要工具。目前,因污染导致的假阳性血培养率在0.6%~6.0%之间。受污染的血液培养对患者有显著的临......
目的探讨和比较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预测败血症患者血液培养阳性的临床价值。方法132例败血症患者纳入该研究,在应用......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与血培养结果的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血液检测的患者1460例,均在清晨空腹状态......
期刊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鉴定阳性血培养中不动杆菌的方法。方法Bact/Alert3 D120报警后,取阳性血培养液15uL于玻片上,预处理后50℃杂交45min......
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布鲁氏菌病为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人畜共患疾病。该病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细菌培养时间长、检出率低,给该疾病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广谱、超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使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和非致病菌在血液感染中发病率显著增多,其病死率占20%-50%。为了......
目的了解医院血液感染患者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美国Dade公司的Micro Scan Walk Away4......
目的:了解2003~2006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培养293株葡萄球菌分布及敏感性变迁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BACTEC912......
目的:了解我院血培养致病菌的菌种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方法:对2009年至2011年我院血液培养标本中所分离出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