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发热相关论文
一、阴虚发热李某,女,36岁,1974年2月11日初诊。主诉:低烧一年余,原因不明,曾住某医院治疗半年无效。现症:每天午后发烧,体温37.5......
中药白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977年版及中药书籍记载,均为萝(?)科植物白前Cynanchum slauntonii(Decne)Schltr.cxLevl......
作者用清骨散剂量为:银柴胡10~15克,秦艽10~12克,胡黄连10~12克,鳖甲15克,地骨皮10~30克,青蒿10~30克,知母10~12克,甘草3克。应用上方治......
西洋参又称花旗参、美国参、五叶人参、广东参等,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药用根,主根含总皂6.4—7.3%,水解后分离有人参乙醇、人参......
鳖甲为鳖科动物Trionyxsinensis(Wiegmann)的背甲。其功能为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等。临床上用于阴虚发热,劳热骨蒸,虚风内动,经闭,疒徵瘕等症。生品质地坚硬......
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花盛开时采割,除去老茎,阴干,切断,生用。青蒿味苦、辛,性寒,归肝、胆、肾经,具有清虚......
首先从“气分阴阳”调控理论辨析“阴虚发热”证,纠正把阴虚发热阐释为“血虚发热”、“津液虚发热”的不正确说法,分析其实质,规......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又称花旗参,洋参、美国参、广东人参等,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根。主根含总甙6.4......
寒冷干燥的秋冬,娇嫩的嘴唇很容易“受伤”。很多人口干舌燥,甚至嘴唇干裂、脱皮,既难看又难受。嘴唇干裂别用舌头舔唇许多人都喜......
江南的夏季,气温酷热湿度大,极易滋生各种疾病.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明了以药代茶(茶叶)的“药饮”,作为清凉人......
越吃越珍贵,越吃越奢侈。如今,顺应人们对营养的高追求,不少高档酒楼变着花样搜罗高档食材。但是,越是昂贵的食材真的越有营养吗? 燕......
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为全人类抗疟做出了卓越贡献,青蒿也因此备受瞩目。青蒿是一味中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地黄,别名酒壶花、山烟根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河南、山西、河北等地。以块根入药,依加工方法不同分为鲜地、生地和熟地。地......
目的:观察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阴虚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阴虚发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患者水煎服青......
不明发热者,传统医学称之为内伤发热之范畴。中医认为,内伤发热,是由脏腑气血功能失调,阴阳偏盛偏衰而致。其因或因肝气内郁,久而......
白薇为萝蘑科鹅绒藤属植物直立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unge或蔓生白薇C.versicolor Bun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
白薇,传统中药学认为,其功能“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主治阴虚发热,产后虚热.温病发热,以及血淋,热淋,疮痈肿毒。笔者在用白薇治......
白薇味苦、咸,寒、归胃、肝经,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之功,以清虚热见长。多用于阴虚发热,或温病后期,伤阴劫液,夜热早凉,低热不退等......
方药:生地黄15g,地骨皮10g,白芍15g,玄参12g,麦冬15g,金银花12g,当归15g,桃仁12g,知母10g,青蒿20g。......
芍药,汉代以前无赤、白之分,通称芍药.<神农本草经>称其能'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病瘾,止痛'.自梁代陶弘景将......
【正】 盗汗,是指睡后则见汗出,醒后汗止的一种病理现象。中医认为该症主要是由于阴虚不能敛阳所致,因此常伴有五心烦热、口咽干燥......
1病例资料患者,女,78岁,半年来于每日下午两点至晚上12点自感上半身烘热,烦闷,伴右腿发麻,行走困难,其余时间一切正常。曾到医院就诊,各项......
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在古医籍中有地黄丸方近20首,而流传最为广泛且沿用不衰的是宋代钱乙(仲阳)所撰《小儿药证直诀》中的一首......
天门冬又名天冬、大当门根,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块根。每年秋、冬季采挖,但以冬季采收的质量较好。挖出块根后洗净泥土,除去须根,......
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花盛开时采割,除去老茎,阴干,切断,生用。青蒿味苦、辛,性寒,归肝、胆、肾经,具有清虚热,退骨蒸......
一、内伤发热上一期我们说过发热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于感受外邪,即所谓的"感冒",中医称之为外感;二是脏腑功能失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目的:观察清骨汤治疗阴虚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39例长期发热患者均采用自拟清骨汤治疗,并根据不同情况临证加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
热程超过2周、热度在37℃~38℃之间,或体温根本不高而自觉发热者,中医均称之为低热。大多属于内伤发热的范畴,多以内伤为病因,脏腑......
虚热证治体会胡庆铁虚热是指因虚所致的发热,亦即由于劳倦内伤等内在因素引发的,以脏腑阴阳气血之虚为基本病机的发热。临床表现多为......
<正>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目前难治病证之一。病程中发热是临床常见的证候。我院自1985年1月~1990年10月,收住院SLE 发热50例,现......
<正> 十余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对热证本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①~④。但运用血液流变学研究热证报道甚少,......
中医证候的动物造模对研究结果极为重要,而某证的动物模型必须遵从中医基础理论本身的原则,其病因病机必须有理可循,这样动物实验......
赵英强教授系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二科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中西......
<正>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近年报道较多,对其病因病机的探讨逐渐深入,临床疗效不断提高。目前国内对慢性“再障”用......
<正> 薛己,字新甫,号立斋,明吴县人。性颖异,过月辄能成诵,殚精方书,于内、外、妇、幼、正体、口齿各科,无所不通。治病有奇效。正......
<正>慢性低热在临床较为常见,近3年中笔者诊治了慢性低热患者7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①慢性低热的诊断......
<正> 何××,女,21岁,四川营山县人,汉族,未婚,护士。1983年10月25日入院。住院号:43511。主诉:反复发热1年多,伴胸闷、心悸1月多,......
<正> 温病为阳热之邪致病,病程中易伤津耗液,动风痉厥,出血、发斑出疹,甚则神昏谵语。一般温病瘥后虽然邪热已除,但机体多未恢复正......
<正> 甘温除热法首倡于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是李氏根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和"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
林天东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嗜好岐黄,尽得家传之秘,其治学严谨,不拘一格,方征博采,上溯内经、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