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温除热相关论文
甘温除热这一提法,创始于金元四大家之一,是行医50余年的著名中医学家李东垣先生所创的中医治疗法则,现被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
当归补血汤是历版《方剂学》教材中补血剂的代表方,也是治疗血虚发热证的经典名方,临床应用广泛、影响深远。但笔者查阅文献发现古代......
目的观察归芪退热汤治疗气虚血亏型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7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4例癌性发热患者,按......
肺痿是一种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临床以虚热肺痿常见,其本质离不开内伤而呈现一派虚热之象。甘温除热法由李东垣始,是一种以性甘......
“甘温除热”法是中医治疗热病的特色治法,本指用味甘性温的药物治疗气虚或血虚发热的疾病,后世医家多有发挥.本文针对气虚及阳虚......
李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在临床上他十分强调脾胃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在《内经》“人以胃......
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症状,可以发生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中医学从病因而论,临床上可将发热分为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两大类。张佩青教授在......
甘温除热法是以性味甘温的药物益气升阳,治疗因脾气不足或气血亏虚所致的内伤发热及虚人外感发热的疗法,补中益气汤为代表方.吾师......
1甘温除热rn甘温除热,即以甘温之剂,培补生化之源,充裕气血,协和阴阳,使虚热自除的一种方法.如气虚之体,劳而发热,或手术之后气血......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非感染性发热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以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48......
介绍徐晓东老师治疗低热反复不愈验案1则,透过验案赏析,阐述徐师运用李东垣“甘温除热”与祝味菊“激发人体自然疗能”的学术思想......
李东垣依据《素问·调经论》中“阴虚则内热”之文引申,创立“阴火”论。阴火实乃内伤之火,其病因为饮食伤胃,劳倦伤脾,七情伤......
升阳益胃汤载于李东垣《脾胃论》,由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柴胡、羌活、独活、防风、泽泻、黄连、白芍、......
鉴于虚证发热和甘温除热法中蕴涵高深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也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求益社特举办了主题为......
气血亏虚是产后病的总病机,产后气血亏虚易感风寒。产后外感发热,虽有外感,不可误用汗法,以免重竭其阳;虽有发热,慎用苦寒,以免伤......
李东垣提出“阴火”理论,“饮食失节,寒温不适”为其病因,脾胃亏虚、脾不升清致精微下流,令精微不能上呈心肺,心肺阴虚而生虚热为......
自金元医家李杲提出“气虚发热” ,创“甘温除大热”之法后 ,后世医家对其病机的理解 ,众说纷纭 ,各执己见。笔者从补中益气汤方义......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是一首调补脾胃升阳益气的方剂,其配伍特点是升提药与补气药的同用,方中黄芪补气益肺固表;人参、白......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突破性地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观点,首倡"阴火论"。本文对其有关"阴火论"的涵义、证候特点、主要病因......
甘温除热是李东垣提出治疗内伤发热的大法,在临床应用中广泛,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多年,用此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理想,本文结合众......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所著《脾胃论》,是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损者益之”,“劳者温之”之旨而制定,是补气升阳,甘温除热之代表......
以3个验案为题材,分别论述了李东垣脾胃学说中甘温除热、健脾补肾、燥湿和胃等法在临床上治疗慢性结肠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胃窦......
甘温除热理论是李东垣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用于治疗由气虚引起的内伤发热,其中,脾胃虚弱和阴火上冲是气虚发热的病机关键,补中益气......
"阴火"一词首载于金元时代名医李东垣所著的<脾胃论>.对"阴火"的概念,议论者甚多,然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作者认为气虚发热、阳虚发......
自李东垣提出"阴火"论,历代阐释者不乏其人,但终觉不合东垣意趣。笔者反复研读之下,提出"阴火"乃是脾胃气伤和(或)元气不足时,命门关阖不......
<正> 读温病条辨至椒梅条,偶忆及先祖泰昌公夏令常用方剂之一之“连梅理中汤”,该方组成品为:黄连(姜汁炒)一钱五分、乌梅(酒洗)三......
<正> 甘温除热是扶正气达到驱邪的一种治疗方法。形成正气虚衰的原因,有外感风温、暑热耗阴损气者;有内伤湿寒致脏腑功能减退,气血......
提出肿瘤的发生是元气虚弱、生化异常所致,肿瘤热与气火失调密切相关,是元气虚弱、不能敛降阴火、阴火上冲所致。甘温除热的补中益......
<正> [病历介绍] 侯××:男,39岁,单位:山东省农具厂。住院号:19937。入院日期:1977年12月7号。主诉发热、右上腹痛二年多,加重三......
<正> 姚某,女,44岁,本县城关北街一队,于1982年9月16号因头晕身困乏力,四肢关节疼痛厥冷,经闭6年,伴不规则发热月余而来本院就诊。......
<正>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所著《脾胃论》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该书载医论36篇,方论63篇,分为卷上、卷中、卷下三卷。卷上以......
李东垣《脾胃论》体现了他所开创的内伤脾胃学说的成就,并系统的提出了"甘温除热法",其所创制的补中益气汤就是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性......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肠道黏膜炎症,其发病机制与李东垣的阴火理论有相通之处。脾胃气虚,元气不足,阴火鸱张是本......
<正> "八法"包括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八种治疗方法,都具有不同的退热作用,现就"八法"的范围,谈谈对......
"甘温除热"法是以性味辛、甘、温的草药作为方中主药,治疗因中气不足或气血亏虚而导致的内伤发热证或虚人外感发热的一种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