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宪法相关论文
1952年底,中国共产党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情况,作出筹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制定宪法的重大决策,并通过全国政协常委会把它上升为国家......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首届毕业生,蒋碧昆有幸参与了1954年宪法的制定。与刘少奇的亲戚关系,加上宪法学者的身份,令他的一生命运跌宕......
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的宪法,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毛泽东亲自带头起草了1954年宪法,了解此......
我国当前的国家机构是在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的基础上,根据1982年宪法建立起来的。从30年来国家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中得出......
按照1954年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大不设立常委会。当时的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既是同级人大的常设机构,又是本级人民政......
古有“县积为郡,郡积为天下,郡县治则天下治”之理。而今,乡镇作为县之所辖,为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则为最基层的国......
实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职时向宪法宣誓制度,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普遍做法,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进步。在我国,从1954年宪法诞生,到......
根据1954年宪法.我国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一府两院”的国家权力结构组织,“两院”地位平等,长期以来被视为司法机关,从而,形成两......
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正式颁布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宪法,这部宪法的精神来源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理论。新民主主义系列概念是毛泽东思......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立法体制的演变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种模式。一是多级分权模式,即中国县级以上的各级政府都享有一定的立法权限;二是......
苏俄宪法最早中译本的译者是张君劢,发表时间是1919年11月15日。此后,有十余种著作收录苏俄宪法全文,援引苏俄宪法条文的文章更是......
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光辉历程中,尽管坎坷不平,但成果显著。如果说,以毛泽东同志1949年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和1954年宪法为......
我今年已经97岁了,过去很多事情慢慢淡忘了,但有两件历史性事件却是终生难忘。一件事是1949年10月1日,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在沿革上与中央政府制度不同,是在继承历代地方官制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其确立分为两个阶段:1949~1954......
1954年宪法的制定,是新中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开放的产物。制宪者们还以开放性的视野,一定程度地借鉴了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和旧中......
1954年宪法作为一部过渡时期的宪法,从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到历史地位,都与过渡时期总路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54年宪法的一个重......
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同时,这部宪法对之后的我国三部宪法的诞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为现行的1982年宪法的诞生奠定......
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讲话包含了宪法具有纲领性、宪法是总章程、宪法具有过渡性等宪法观念,是共和国制宪者的......
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它取国内外宪法文献之精华,在吸收和借鉴之间确立了自身的鲜明特点:明确而坚定的社会主义方向,源于......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对检察机关的性质和宪法地位的正确理解需要追溯到1954年宪法的制定过程。1954年宪法正式确立我国检察......
1954年宪法作为新中国第一部正式宪法,它基本上确立了我国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以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宪政体制。......
刘少奇在制订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各个环节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酝酿阶段,受毛泽东委托,于1952年访苏期间致信斯大林,通报中共中央......
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这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下设的国家最高军事机构;1954年宪法......
近代中国是一个民族民主革命风云激荡的时代。作为中国革命的历史成果,1954年宪法是对近代中国宪法问题和宪政运动历史经验的总结,......
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等开始并不想立即制定1954年宪法。受毛泽东委托,刘少奇于1952年10月访苏时就中国暂不制定宪法而由《共同纲......
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宪政思想主要来自西方。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西方宪政文化通过不同的途径,在不同文化背景国家中的衍生。中国的立......
毛泽东的宪法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起到了促进民主和巩固政权的巨大作用,但在法律虚无主义时期也经历......
我国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所确立的宪政体制和原则,既适合中国社会转型的......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正式宪法,它上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下启1982年宪......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是中国宪治进程的重要里程碑。而作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刘少奇直接参与和见证了1954......
195 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是唯一运用制宪权而制定的宪法 ,奠定了新中国宪政体制的基本框架与基础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