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33秒相关论文
约翰凯奇,一副“无色”之画激发了其创作无声之乐的冲动,1952年完成其大作“4分33秒”;“大音希声”是《老子》一书中涉及音乐美学......
文章通过对艺术的定义和作用的分析来讨论现代艺术,从而以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为例来分析现代音乐的创作的内涵和手段,从而对现代......
西方的现当代艺术形式十分丰富,复杂多样。著名钢琴家约翰·凯奇则更是把非音乐因素介入音乐,以没有声音的作品形式来表现音乐......
"4分33秒"这一现象近年来引起了音乐界的不少争论,笔者介绍了先锋派音乐的作品及代表人物,并对此现象作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很多种......
约翰凯奇,一副"无色"之画激发了其创作无声之乐的冲动,1952年完成其大作"4分33秒";"大音希声"是《老子》一书中涉及音乐美学的一个......
20世纪学院派音乐多元化趋势下,后现代主义音乐代表人物约翰·凯奇和谭盾的音乐都体现出了"主体消解"的后现代音乐哲学思想。本文......
法国作曲家萨蒂的钢琴作品《烦恼》的创作意图,是运用静态无发展的音乐材料,让听众在此背景上体会音乐背后的意义之所在。此作品对美......
音乐的存在方式是音乐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元命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老子的“大音希声”及孔子的“无声之乐”的美学思想与美国作曲......
西方的现当代艺术种类繁多,错综复杂,晦涩难懂。凯奇则更是把非音乐因素介入音乐,以"无声之乐"的形式来表现音乐,从而达到精神自由的......
音乐是一门音响艺术,凯奇冠冕堂皇地把作品称为由4分33秒的休止符组成,这部作品并没有包括任何具有一定音高的音符或是任何一个音......
人类的音乐发展历史中,有声的音响形式并不是唯一或必然的存在方式。众多的音乐实践与理论中都曾出现过“无声音乐”的实例,孔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