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DNA相关论文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全球目前共有3亿多哮喘患者,我国约有4570多万哮喘病人,极大加重了......
增殖诱导配体(APRIL)与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同属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共享两个受体.BAFF能促进B细胞分化、增殖和未成熟淋巴细......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妊娠伴胎儿先天性畸形多报道为心脏传导阻滞.我们遇到1例唇裂、腭裂及单房心脏无心房间隔先天性胎儿畸形,......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累及多系统的疾病,近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1].RP可与多种结缔组织病......
新生儿红斑狼疮(Neonatal Lupus Ery-thematosus NLE)是新生儿或婴儿期特异性皮肤损害和(或)心脏损害,同时母,婴血清中存在特异性......
本文分析了153例雷诺现象患者的临床诊断和表现,以关节炎、肌炎和手肿胀发病率高,分别为86.9%、35.5%和31.4%;血清中自身抗体阳性......
用地高辛配体标记探针的细胞原位杂交技术对3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C-myc原癌基因mRNA表达进行了检测......
抗双链DNA(dsDNA)抗体广泛存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并可能在SLE小鼠模型及人类发病机理方面起重要作用.我们采用BALB/c小......
近来研究表明,作为主要存在于T细胞表面的淋巴细胞分化抗原CD5分子在部分B细胞上亦有表达,CD5+B细胞构成了人类B细胞一个独特的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发病机理和遗传基础。方法 分析了SLE患者中各种自身抗体与HLA-DR、DQ基因的关联。结果 发现抗Ro......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水平及其与临床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并初步......
目的 探讨SLE患者生长激素和泌乳素对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反应。方法 用双抗体RIA法测定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注射前及注射后15、......
近年来研究发现一氧化氮(NO)、活性氧在SLE的发病中起作用,但机制不明.为此我们对35例活动期和非活动期SLE患者血中NO、丙二醛(MDA......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由HLAⅢ类基因编码的重要的炎症前期细胞因子,SLE患者血清中其浓度可表现为升高或正常,且与狼疮活动性及......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较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公认的难治性疾病。我们观察比较了霉酚酸酯(MMF)与环磷酰胺(CTX)冲击疗法治疗......
我们用ELISA法检测了SLE患者血清IL-2、IL-4、IL-6、IL-10细胞因子表达情况....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NF-κB信号通路活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NF-κB活性检测采用电泳......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可能为其主要的发病机制.既往血清学及限制性片段......
例1女,47岁,以面部蝶形红斑伴发热3个月为主诉于1998年初次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面颊、颧部开始起小片状红斑,日晒后加重,......
目的 观察小剂量三尖杉酯碱治疗狼疮肾炎的近期疗效.方法三尖杉酯碱1 mg+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5~7 d为1个疗程,间隔2~3周,总共3~6......
1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45岁.因反复颜面部浮肿、蛋白尿10年,面部蝶形红斑5年,发热2个月,于2003年8月6日入院.患者于1993年4月出......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常见临床表现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是,SLE也可以一些少见表现出现,较易误诊.以......
目的 了解抗皮肤基底膜带(BMZ)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循环中的存在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
患者,女,38岁,因发热、关节痛5年,咯血9 d于2002年9月3日入院.患者1997年10月因发热,关节痛,血白细胞低,血沉增快,尿蛋白阳性,抗核......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因不明的慢性皮肤病,这两种疾病出现在同一患......
本文希望通过回顾几个病例的诊治经过,以提高临床医师对风湿病心血管表现的认识,做到尽早发现,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