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相关论文
2007年8月,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笔者在欣赏这些新闻作品的过程......
对社会新闻的界定,虽然没有统一规范的说法,但大体上没有什么争议。业界的基本共识是:反映社会生活中有关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社会......
仔细读完荣获2009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评论《不是所有弯道都是超越好时机》(以下简称《时机》)一文,深感这是不可多见的一篇短而......
"中国新闻奖"是我国新闻界最高奖,在业界具有"指挥棒"效应。在学界,获奖作品也是广大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和学生研习的重要材料。日前......
2006年12月2日下午,杜平先生的新作《现代中国的面孔》一书在新加坡义安文化中心举行新书发布会。在《华人世界》记者采访他并以“......
刊登在《人民铁道报》2005年5月3日上的消息《海拔4161米:总理跟我们合影》一稿,在第16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消息一等奖。这......
本刊讯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刘保全编著的《中国新闻奖精品赏析》一书,日前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该书共收入1——16届“中国......
<正>本刊讯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刘保全研究员编著的《新闻精品是这样采写成的》一书,日前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从全国......
在新闻竞争当中,历来就有所谓"抓准问题写新闻"之说。大量的新闻实践表明,抓住重大问题进行报道,是产生影响社会、震撼人心的好新闻......
书名:《传播学批判研究:美国的传播、历史和理论》作者:(美)汉诺·哈特(HannoHardt)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什么是传播学的根基?什么样的......
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中国平煤神马报》(原《平顶山矿工报》)选送的通讯《矿工生命之舱》,以其“站位高、影响大、立意深”......
2004年2月14日上午10点,对于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六村党支部书记达吾提·阿西木来说是个终身难忘的时刻。他在祖国的首都北京见......
作家孙犁说:"艺术家的特异功能不在反映,而在创造."新闻记者与作家从事的精神劳动虽有不同的特点,但应用创新思维是共同的.大量的......
新闻采访写作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探索新闻特有的采访写作规律,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毕生追求的一个奋斗目标。刘保全先生从事新闻......
在第21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长江日报》2010年10月8日通讯《孩子,武汉有你们的家——一个汉藏家庭与藏族学生的32年不了情》......
当前,媒体融合程度进一步增强,影响和改变着媒体生态。新闻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曾虚白新闻暨台达奖"和......
一年一度的"中国新闻奖"评选,是检验我国新闻工作年度成绩的有效手段,它对于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改革、促进新闻作品质量的提高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