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相关论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运用系统论的原理,明确批判性思维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并积极探索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有效......
教学设想〕在高中语文课本中,一共安排了七项写作专项训练和七项听说专项训练。这就是说,培养学生的听、说、写能力应是高中语文教学......
<正> 中学语文课本高中第三册《<指南录>后序》一文插图"文天祥行程图"(原载本刊1985年第3期,本刊于1985年第6期登过《<指南录·后......
<正>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回顾了他从德祐二年(1276)正月二十日(原文写的是德祐二年二月,据史实当为正月)从南宋都城临安(今......
作者读《〈指南录〉后序》,为文天祥九死一生的艰险遭遇打动,为其百折不挠的斗争意志感动,钦佩他含垢忍辱将以有为的报国情怀,感喟......
<正>《〈指南录〉后序》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是蘸着血泪书写的感人至深的作品。过去的教材多将"呜呼!予之生也幸"至"复何憾哉!复何憾......
<正>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高级中学语文课本中,第十九课课文《〈指南录〉后序》中“呜呼!死生,昼夜事也”一句注解为“死生是早......
<正> 一、“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利害”课本注释为“指个人的安危”,这是有悖原意的。人死万事休,还谈何个人安危呢?实......
《〈指南录〉后序》注释商榷湖北十堰市令坚《〈指南录〉后序》一文在“不幸吕师益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
<正>重教《〈指南录〉后序》,尝试从新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我得出了全新的理解。"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是全文的关键,实际上,文......
<正>教学《〈指南录〉后序》一文,笔者在备课时研读课文第七段,发现该段中作者语气委婉,感情复杂,情绪时而悲怆时而慷慨,读来让人......
<正>【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2.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忍辱负重的爱国思想,让学生......
很久以来,我们都是英雄的追随者和歌颂者。我们习惯于崇拜与赞美,习惯以高过头顶的目光瞻仰英雄的雕像。也许我们过于虔诚,也许偶......
导读重点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质朴、爽快、真切、多变的语言特色。导读程序一、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