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育》相关论文
《中国德育(电子周刊)》将于2006年10月10日正式创刊。它面向中小学教师,是中小学教师交流德育观念、德育方法的广阔平台,是一份可读、......
“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里关于德......
《中国德育》是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融思想性、学术性、新闻性、故事性于一体的国家级刊物,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中国德育》杂志编委会顾问,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和人学学科的开创者,北京大学哲学社会......
迟希新在《中国德育》2017年第7期上撰文指出,在“互联网+”大潮的裹挟之下,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熊丙奇在《中国德育》2017年第20期中撰文指出,当前我国对儿童开展的最基本的德育应该是从小进行规则教育。在倡导个体平等的时代,不......
《中国德育》官方微信公众号自开通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读者可搜索微信号"zhongguodeyu"添加关注,或者打开微信扫右侧二维码......
几天前,我从《中国德育》杂志社网上看到.我国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皮皮鲁”人物的塑造者郑渊洁在一次讲座中说.小学二年级时的班......
田夏彪在《中国德育》2016年第21期上撰文指出,当前实践中的道德教育往往被简化为专门任务式的道德教育课程、文本、活动,用以完成对......
安冬、白晋荣在《中国德育》2016年第13期上撰文指出,道德敏感性是指个体在后果意识的基础上对当前情境中道德问题的一种敏锐察觉与......
孙绵涛在《中国德育》2017年第17期上撰文指出,学校中的任何教育,包括德育都是围绕学科知识教学这个主渠道展开的,离开这一主渠道的学......
王晓广在《中国德育》2017年第17期上撰文指出,当今社会之所以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价值混淆、道德失序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部分人......
魏传光在《中国德育》2017年第16期上撰文指出,当前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育活力与育人效果低下的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朱俊增在《中国德育》第7期上撰文指出,道德注重人的行为动机,判定个体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个体的行为结果,更要看其行为动机。诚......
孙刚成在《中国德育》2018年第6期上撰文指出,真正的教师权威和教师威信,源于教师对真理和真善美执着的追求所衍生出来的教育影响力,......
安冬、高德胜在《中国德育》2018年第10期上撰文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对自爱产生了众多的误解,遮蔽了自爱的真实内涵.实际上,自爱一方......
摘 要 同伴交往为儿童道德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资源。交往冲突是儿童同伴交往的常态,认知差异是产生交往冲突的重要原因。儿童在同......
樊改霞在《中国德育》2018年第3期上撰文指出,塑造榜样,然后号召大家群起而学习之,这样的榜样教育是一种外烁的、他律的教育,其效......
为进一步研究中小学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时代特点与区域实施对策,探索新形势下加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策略与有效路径,交流各......
薛国凤在《中国德育》2018年第11期上撰文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
安冬、高德胜在《中国德育》2018年第10期上撰文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对自爱产生了众多的误解,遮蔽了自爱的真实内涵。实际上,自爱一方面......
《中国德育》2010年第2期刊登了杜时忠老师的《教师道德越高越好吗》一文。杜老师认为,“教师道德并非越高越好”。“这种崇高的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