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集》相关论文
(三)王绘,字质夫,元好问说他是“天会二年进士”(《中州集》辛集第八《王太常绘》),但所撰《大圣院记》,自称为皇统九年进士,这已由薛先生指......
《全宋诗》册三七卷二○四六页二二九九一王予可小传:“王予可(?~1172),字南云,吉州(今江西吉安)人。南渡后居上蔡、遂平、郾城间。……作品......
元好问《中州集》因诗存人,于其人生平、仕履、交游、性情、佚事、传闻等,共撰就254篇作者小传,厘为10卷。这些小传的重要性,不仅......
《中州集》是元好问在战乱之时对当代文献保存的产物.《中州集》的编辑思想主要有:体例布局以保存文献为主;将诗选与诗人小传、诗评......
现存著录有何焯、冯舒和冯班评点之《中州集》,题识、跋语和文中评点大体相同,而归属却不同。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题识、跋语,判断现......
元好问《中州集》由魏道明编辑、商衡手抄的《国朝百家诗略》与其所"记忆前辈及交游诸人之诗"两部分组成,这是造成《中州集》前后体......
《中州集》是元好问编纂的金代诗歌总集,是研究元好问。研究金代文史的重要文献,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忽视了对它的研究。鉴于此,......
《中州集》是元好问编纂的金代诗歌总集。元好问有《自题中州集后》五首绝句,评价金代诗歌和《中州集》。他高度评价金代诗歌,声称“......
“二税户”一词见于元好问《中州集》和《金史·食货志》,然而,二税户不是起源于金朝,而是出现于辽代。史学界有许多同志认为,......
元好问《中州集》中的作品,一定程度表现了金代诗人的法治思维和理想。他们对于天罚神断习惯法的认同,对于尊王托圣的治国思想,关......
《中州集》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金代诗词集,是研究金代文学极为重要的文献之一。其编纂者为金代最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元好问。其......
《中州集》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金代诗词集,是研究金代文学极为重要的文献之一。其体例是为每位作家都写有小传,而且小传的内容非常丰富......
《中州集》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金代诗词总集,是研究金代文学极为重要的文献之一。其编纂者为金代最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元好问......
《中州集》的史学价值,前人和时贤已有所论述,认为是“借诗以存史”。但准确地说应该是“借传以存史”。理由有三:其一,《中州集》是一......
《中州集》是元好问编纂的金代诗词集。其体例除卷首正宗和章宗外,“每人备为小传,详具始末”。在我国总集编纂史上,《中州集》是首次......
《中州集》是一部由金代大诗人、文学批评家元好问编纂的金代诗词总集。总集中对所收作家“每人各为小传,详具始末”。这些小传的内......
<正> 李纯甫字之纯,号屏山居士,是金代后期的重要作家之一。他在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金室南渡以后屡入翰林,连知贡举,文人学士景......
《中州集》文化意义再评价胡传志[编者按:1993年11月1日至6日,第三次全国无好问研讨会在河南开封市隆重举行。本刊特遴选3篇参会论文,以享读者。......
<正>在动荡剧变的宋金之际,蔡松年(1170—1159)是自宋入金、由宋人向金人转变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一位人物.他出身宋朝官宦之家.弱冠......
金代贡举考略周腊生《金史·选举志》云:“金承辽后。凡事欲轶辽世,故进士科目兼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其及第、出身视前代特重而法亦密......
《中州集》是元好问在金朝沦亡后编录的一部诗集,共收金代作家251位,诗歌2062首,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对《中州集》进行了如下探讨......
《中州集》作家小传是金元之际的元好问晚年时撰写的重要历史资料之一。元好问以遗民情感为动机,不仅致力于保存文艺作品,更要展现金......
十二世纪初,古老的女真民族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建立大金(1115-1234)政权。在此后的十年间,金朝灭辽亡宋,臣服西夏、高丽,成为统治......
王庭筠,字子端,号雪溪翁、黄华山主,又作黄华老人.辽东熊岳(今辽宁熊岳)人,是金代极负盛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元遗山曾以“百年文章公......